【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中共攻台大解密】
活在台灣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中共會不會、有沒有可能打過來?如果打過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美國智庫「2049 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在這本書中,根據大量解放軍「不得外傳」的文件做研究後,提出了許多看法。
這篇文章,就是他推估在最容易激起中共攻台可能的五種事件。一起來看看他為何會這樣分析。(責任編輯:黃靖軒)

去年 12 月 21 日,總統視導空軍作戰指揮部,瞭解我國近日對於中共遠海長航情形之戰備處置措施,並做出相關裁示。圖片來源:總統府 CC licensed
為了讓我們更知道解放軍的戰略規畫者擁有哪些選項,我們必須「用解放軍的眼睛來看事情」。以下就是從解放軍的角度,建立出五種可能的想定來討論。這五種想定,都符合解放軍文件所記載的情境設想。
雖然本書前面的篇幅已經描述了解放軍眼中勾勒出來的這些情境設想,但直到這裡才算是第一次把這些情境設想組合起來。以下五種想定或許看來怪異,或許看來突兀,但重點是它們必須獲得足夠的關注與討論。
我們想研究的是中共會如何侵台這件事。不管眼前中共侵台的機率多低,我們不能忽略這個可能性的存在,且應好好思考,研擬因應的對策。以下五種想定涵蓋了各種可能性,請讀者先別誤以為這些想定一定會發生、一定是真的。其實,它們只是一種思考的練習而已。
第一種可能:中國經濟衰退碰上台灣總統大選
事情發生的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泥沼,黨中央領導人急著想找個藉口,以便轉移廣大人民的不滿情緒。剛好當年台灣進行總統大選,於是中共便想趁機侵台,一舉解放這個叛亂的台灣省份。
當年台灣的三位總統參選人都能獲得國際社會及台灣選民們的接受。因此,北京當局決定採用抹黑策略,在國際社會散播假情報,意圖離間台灣及美國之間的關係,順便破壞台灣社會的內部凝聚。中共謊稱,其中兩位候選人是激進的「獨派」,另一位則和他們對立,屬於「統派」。
解放軍擬定了作戰計畫,選在當年春季犯台。Z日(編按:Z日是本書作者代稱中共軍隊登陸台灣的日子,意思是 「中共攻台第零天」Zero-day)訂在四月第一週總統大選剛結束、當選人還沒就職之際(就職典禮是五月廿日)。
心戰措施也會適時展開,目的在分裂台灣社會和諧,使醜聞假案滿天飛,造成選舉結束後的政權移轉陷入混亂。登陸前的空中攻擊發起日訂在Z減八日,海面作戰始於Z減六日。至於解放軍所需要的入侵兵力,預計在當年二月底集結。
入侵計畫由以下三支兵力遂行:北方部隊在溫州集結(位在台灣北方約三百卅公里處),主要由解放軍的陸軍第一集團軍(按:二○一七年起改組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陸軍第十二集團軍(按:二○一七年起改組陸軍第七十一集團軍)組成,包含一個陸航旅(直昇機)和來自空降兵第十五軍的兩個空降師(按:二○一七年已調整組建)。它們在Z日的任務是奪下主要登陸地點桃園,加以鞏固並持續增援。
中間部隊在台北以西約三百五十公里的廈門集結。主要由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一集團軍(按:二○一七年調整組建為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構成,下有兩棲裝甲旅和幾個陸航團(直昇機),還有一個海軍陸戰隊旅。
此外,來自中國各地的師級、旅級部隊,和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按:二○一七年改組為第八十三集團軍)、第二十集團軍(按:二○一七年解放軍改組中撤編)也紛紛朝著廈門出發。中間部隊的任務是在Z減六日先攻下金門及周邊島嶼,然後在Z日奪取次要登陸地新竹。Z日展開後,中間部隊另擔第二波支援部隊,增援已上岸的部隊。
南方部隊的集結地是汕頭,此地位在台北西南方約五百多公里,距離澎湖不到三百公里,距離台南約三百六十公里。主要的部隊來自解放軍陸軍第四十二、四十一集團軍(按:二○一七年調整組建為第七十五、第七十四集團軍),還有一個海軍陸戰隊旅。南方部隊的主要任務有二:進行佯攻、擔任預備隊。
Z減三日的時候,南方部隊會從汕頭附近派出兩個大船團,帶著殺氣直奔澎湖群島和台南以南的海灘。當然,船團當中許多老舊船隻會被擊沈,只不過這些船隻上搭載的不是解放軍,而是被強拉出來穿上軍服的中共犯人,且船上也沒有真正的軍事裝備。
中共會播放假造的無線電通話內容,並在海面上散播油漬和殘骸,希望誘使台灣方面相信,已有好幾千名解放軍被殲滅。事實上,無論澎湖或台南,都不會有解放軍登陸。相反地,南方部隊的陸軍及海陸單位此時還在集結區的岸邊靜待,視需要登船支援桃園、新竹的灘頭堡。
中共在入侵計畫當中已先預想:美國會在菲律賓海附近部署三個航母戰鬥群,並訓令沖繩的空軍、海軍陸戰隊進入戰備,更讓轟炸機聯隊進駐關島、日本、阿拉斯加。
這些軍力不可能馬上到位,解放軍的估計是,到Z日之前美軍的軍力都無法完成準備,且要等到Z加十五日之後,美軍才會在美國總統的命令之下直接介入戰局。只不過,解放軍估計,到時候它們早就打下台北了。
其次,中共還備有應變計畫,負責處理美軍提早介入或台北遲遲打不下來的局面。應變計畫的指揮部下轄各式軍事航天部隊(太空)、網絡戰部隊、火箭軍(飛彈)、防空部隊、潛艦、轟炸機部隊等。
第二種可能:核電廠爆炸後,為了解決國內分歧而發動對台戰爭
中國中部某個核電廠發生了可怕的事故,釋放出大量的致命輻射,害死數以千計的無辜民眾,附近地區的醫療系統也隨之崩潰。悲劇發生後,黨內成員譁然,內鬥頻繁,北京市甚至出現一次失敗的軍事政變(政變真正原因外界未明)。中國共產黨中央高層這下灰頭土臉,領導權力岌岌可危,於是決定對台發動戰爭,用這個外部因素來救援黨內、國內的分歧局面。
解放軍採用兩面夾擊的「鎚砧戰法(Hammer and Anvil)」,計畫是由三股部隊分別從桃園、淡水、宜蘭上岸,猛撲台北。
另集結兩支兩棲登陸戰鬥群,一支在福州、平潭島附近的港口就位,另一支在北方較遠的寧波。同時,還在廈門、泉州、東山部署一支部隊,用來欺敵。解放軍還放出假消息給台灣軍方情報單位,誘使台灣相信,中共這次的軍事集結,目標只有金門和馬祖等外島而已。.
這次的作戰計畫,採用漸進式、較緩慢的進程來集結軍力,有點像是慢慢給彈簧施加壓力,等到準備好的那一刻突然鬆開,讓彈簧以雷霆萬鈞之力反彈回來,以便製造最大的奇襲效果,達成軍事目標。攻擊預定在當年九月底展開,這樣解放軍才能在春季、夏季有充分的時間,學好戰技殺敵人。
解放軍展開一連串的演習、訓練和兵棋推演,重點都放在這次侵台行動。主要的兩棲訓練場地設在海南島。中共的傳聲筒則對外宣傳說,解放軍正進行兵棋推演,由陸戰單位拿下海南島附近的兩個外島。這個消息一出來,更加深了外界「解放軍即將奪取台灣外島」的印象。
接著,解放軍針對金門和馬祖展開破壞行動。八月間,金、馬的輸電網陸續出現異常運作,經常全島大停電。還有幾間舊倉庫被人蓄意縱火燒毀。有一座監獄遭到幫派份子襲擊,幾位法警殉職,犯人們趁著混亂全跑光了。
另外,有艘油輪駛近金馬的一個外島時,因操作不當撞毀港口設施,滲漏的油漬污染整片海域,使這個外島陷入對外隔絕的情形。
真正的首波攻擊發起時間訂在Z減七日,解放軍以火砲濫轟台灣外島,此舉更印證外界的猜測:解放軍正在削弱外島防衛,準備登陸。同時中共針對台灣海峽區域發動了一連串網路攻擊、武裝無人機攻擊,重創台灣的海事安全。
Z減二日展開空中攻擊,用飛彈、空襲等手段打擊台灣的防空能力與地底的指揮碉堡。次日,解放軍潛艇組成的獵殺戰鬥群,對位在花蓮外海約五十公里和澎湖群島南方的兩支台灣海軍特遣隊艦隻展開飽和魚雷攻勢(獵殺潛艇已經跟蹤這兩支台灣海軍特遣隊一陣子了)。
這波攻擊的目的在於盡量擊沈台灣海軍艦隻,或驅散使其孤單而無法互援。而中共的海軍轟炸機搭載了超音速反艦飛彈,在大量戰鬥機護航之下,則瞄準殘存的台灣海軍艦隻。
Z日前夜,登陸船團及大量的大型水面護衛艦隻朝著台北東方、西北方的下錨地點急馳。為了達到最大奇襲效果,解放軍要等到施放登陸艇之前的最後幾個小時,才展開排雷及排除海岸障礙的行動。
中共心知肚明,登陸障礙無法完全清除,台灣海岸一定還有許多可怕的死亡陷阱等著他們,這點無法避免,也只能接受。天亮前幾個小時,解放軍特戰突擊隊已先滲透進入台灣,控制從宜蘭登陸區連結台北市區的公路,進佔雪山隧道兩端。Z日拂曉,即將展開登陸之際,中共飛機開始狂炸台灣陸軍。
依照估計,登陸的頭幾日解放軍會蒙受巨大損失,但只要鞏固台北附近任兩個登陸點,那麼已上岸的地面部隊就可展開夾擊,粉碎台北,速度快到就算是美國也沒時間介入。
中共軍方的策略規畫者判讀了最新的情報資料之後相信,他們大約有五到八天的時間,可以縱橫台海兩岸而不用擔心美國軍力的介入。五到八天之後,美軍的隱形戰轟機就會出動炸毀解放軍珍貴的後勤補給基地,等待多時的美軍潛艦也會從藏匿的地方現身,出手攻擊解放軍船團。
有鑑於此,解放軍也擬定了作戰計畫,將在Z加四日先發攻擊沖繩與關島的美軍基地,以求削弱美軍的軍力,避免美軍干預台海情勢。
第三種可能:民主駭客穿越防火牆,中國怪到台灣頭上
中共政權出現空前危機:一群支持民主的駭客穿透了中國的防火網路長城,在大陸境內的網站上向十四億人民展現鐵證:共產黨高層濫用國家資源自肥,黨高層的貪瀆造成國家經濟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消息一出,全國重點大學校園內都出現熱血學生抗議或靜坐,中共則以鐵血手段鎮壓學生運動,造成大量死傷。
中共立刻宣稱,這次的網路安全破口是外國陰謀主義份子的破壞行動。解放軍內一群亟欲趁機謀權的高階將領則說服黨內高層提升戰備,箝制國內與國際社會的通訊管道。至於一開始防火長城到底是被哪裡的駭客入侵的,則無情資可證實,但一般咸信應有台灣學生參與。
北京當局一方面擔憂國內社會持續動盪,一方面害怕自己權力不保,於是做出一個結論:都是台灣民主惹的禍,不摧毀台灣民主,中共政權就一日不得安寧。
人民解放軍受命解放台灣。計畫稍顯保守,採用傳統的「墊腳石」步驟:先奪取金門,然後進佔澎湖,再視需要於台中登陸。控制中部台灣以後,可以在當地持續集結一支龐大的兵力,再揮軍北上攻入台北。
但很可能連台北都不必打了,因為台灣撐不了那麼久。
攻擊將於當年三月展開,在春季與夏季逐次提高戰爭的規模和強度,不斷對台灣施壓,希望台灣政府會在九月底崩潰。解放軍同時規畫了十月間的全面進攻計畫,希望趁著冬天的強風還沒出現在台灣海峽,解放軍就已橫掃全台。
在這個分階段的作戰計畫裡,每個階段之間都安排一段暫時的停火,作為協商談判的時間。中共將對台灣發出最後通牒,讓台灣好好想一想。
如果台灣接受中共的條件,中共奪台成本就大幅降低;如果台灣抵死不從,解放軍就大有理由展開下個階段的武力攻擊。每打完一個階段,中共就等於增加了外交籌碼,讓局勢變成一場長期的神經戰,使美國的介入越發困難。
針對金門的攻勢,將以陸、海、空聯合攻擊行動拉開序幕。中共規畫者預估三天內就打下金門和離島,並在取得金門的卅十到四十五天內直撲澎湖(視天氣與其他因素而定)。在澎湖,預計會爆發慘烈血戰,但解放軍可望在十到十五日內獲勝。一旦奪下澎湖群島,解放軍就會用這裡當成跳板基地,準備進攻台灣。
戰火要到七月間才會延燒到台灣本島,解放軍會採用封鎖加轟炸的方式打擊台灣的防禦能力,若遇颱風則暫停水面與空中攻勢,等風平浪靜再繼續打。如果到九月間台北還沒屈服,屆時解放軍會從廈門、澎湖派出兩支兩棲登陸軍力進奪台中,掌控台中的港口及機場,修復使其開始運作,讓第二波的增援軍力快速累積。
第四種可能:總書記為了個人成就,趁春節攻打台灣
某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是中國自毛澤東以來僅見權力最大、最嚴厲、最凶猛的領導人。此時的他年紀老邁,變得越來越焦躁、越來越依戀權力、越來越沈浸在建構輝煌大業的幻想中。
由於他曾長期擔任福建省長(編按:習近平 2000 年時曾任福建省省長),於是竟然下令解放軍研擬一個攻台計畫。
在總書記的眼中,拿回台灣將是他個人畢生無上成就,也是他對中國歷史的最大貢獻。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最近經歷一連串內部整肅,正苦於沒機會向上級表功,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於是立馬向總書記遞交了一套五種劇本的攻台計畫。
總書記從這一套五種劇本裡面,挑選出最大膽的策略:利用農曆春節假期,把台灣殺個措手不及。
每年的春節日期依照農曆而有變動,大約都落在一月廿二日到二月十九日之間。解放軍知道,春節期間台灣政、軍機構和人員的警戒都降到最低點,大部分人員正在享受一個禮拜以上的假期。
許多台灣居民喜歡趁春節出國到日本、東南亞或北美地區觀光,台北市內的中央政府機關也關門休息,整個城市宛如空城,大家都回到南部家裡去了。
傳統上,春節期間解放軍的情況也差不多。但今年將會很不一樣。按照解放軍的計畫,一小股特戰部隊利用春節人聲鼎沸的時機潛入台灣內部解放軍預定集結的地方,並採取相關的措施,不讓台灣情治單位發出警訊。
然後則是一連串「被發生」的事件:廣東省出現恐怖攻擊事件,讓中共順勢提升部隊戰備等級;上海則有渡船傾覆意外,中共也順勢提高寧波附近的海軍活動。北京還透過外交和宣傳管道表示,海峽兩岸的關係不錯,即將出現正面的發展。
Z日訂在春節假期第一天,以當天凌晨三時為Z時,這時整個台北城已經空了,全台灣的人也正睡得香甜。突然之間,一陣巡曳飛彈的狂波摧毀台北周遭的指揮中心和防空網,台北對外的聯繫橋樑和隧道都被彈道飛彈炸爛。
清晨五時,解放軍傘兵空降進入幾個寬闊的公園和高爾夫球場,直昇機載來的突襲部隊攫取台北松山機場,建立前進基地。潛艦與氣墊船則在淡水附近卸下特戰部隊,猛撲中華民國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該部防守首都圈北部通道)。
稍早幾個小時,中共間諜成功以毒物污染了駐紮台北市郊、中華民國陸戰隊第六十六旅一個單位的水源,遲滯了這個單位的反應時間。另一個間諜小組也即將對中華民國憲兵指揮部的高階將領痛下殺手。
前述舉措肯定勢將給台灣帶來混亂,而中共會緊接著出動空中武力消滅停泊在港內的台灣海軍艦隻,並將空軍的精銳戰機摧毀於地面。
福州、平潭島附近的解放軍陸軍此時正在渡過台灣海峽,視情況或者沿淡水河口刺入台北首都圈,或者在台北港附近上岸。在台北首都周邊擺好陣勢之後,全中國的部隊統統動員起來,和中華民國陸軍展開一場速度競賽:究竟是解放軍先殺入台北,還是台灣軍方先光復台北。
解放軍規畫者也知道,這個計畫風險奇高。光是天氣不配合就足以毀掉整個行動;台灣也可能透過自己的情報網及反情報網預知中共居心,在事前就阻止中共有所行動,這樣更會變成台灣在政治上的空前勝利。
就算老天配合給出好天氣,就算中共依舊保有奇襲因素,台灣軍方可能還是有辦法動員起來,在中共特戰突襲隊伍還沒全面掌控台北市之前、還沒從中國本土獲得增援之前,台灣的戰車、甲車隊伍已經開進台北市區了。還有,台灣自己的空降部隊或搭乘直昇機垂直降落的部隊也可能從台灣南部快速發起逆襲,一舉光復台北。
儘管有上述考量,這個計畫的潛在優點還是大到讓中國共產黨總書記點頭同意執行。從他的眼光來看,就算台北之戰沒有獲致最大戰果,這波春節攻勢也會在台灣島內製造出足夠的恐慌和混亂,有利中共在接下來幾個禮拜後待氣候轉好之際實施傳統的侵台戰爭。還有,這場首都奇襲戰可以讓解放軍策略規畫者獲取寶貴的經驗和情資,進一步了解台灣的反應速度與能力。
另外,這個計畫貴在速度,這樣可讓美軍來不及反應,使中共宣傳人員趁著時間空隙開始高唱「美國在台灣最危急的時候放手不管了」。
第五種可能:台灣公投主張進入聯合國
未來的歷史學家們將會持續爭論:為什麼中共會發動這次的侵台戰事?有些學者站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指出原因可能在於北京感覺到美國勢力消退(例如華府的國防支出降低,以及美國降低了對台灣等盟友的安全協助)。
另有學者認為,原因出在台灣堅持主張進入聯合國——中共侵台前幾個月,台灣曾就此議題舉辦公投,絕大部分選民認同台灣入聯,導致中共氣急敗壞出言恐嚇(但中共的軍事準備行動卻在此事件的一年之前就已展開)。學界還有一派見解相信,中共這次侵台是中國軍火工業瘋狂發展之後的必然結果。
不管原因為何,解放軍已接獲命令奪台。作戰計畫是派遣部隊朝著台灣北部佯動(長久以來大家都相信中共的登陸地點首選一定是北台灣),事實上真正的攻台部隊則朝南走,分別在台南與枋寮搶灘。
解放軍預計在Z加十五日的時候,讓濁水溪以南的全部區域都升起五星旗,並持續透過台灣最大港口高雄,運送大量的物資、人員、設備進入被「解放」的區域。接下來,就是打一場長期的消耗戰。
若要打下台灣,解放軍向來的信念就是要速戰速決,但這次可以慢慢打,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援軍不會出手幫助台灣。美國的孤立主義氣氛正盛,完全改變了區域戰略平衡。
既然時間多,解放軍策畫者也前所未有地勾勒出一個極長時間的登陸前封鎖、轟炸階段(四十五天),大幅度削弱了防禦者的戰力與士氣,讓情勢對搶灘有利。北京的黨政軍人士都認為,解放軍壯觀的軍容會讓台灣膽怯,解放軍根本不必打,早在第一艘登陸艇還沒衝上灘頭、第一個空降士兵還沒踏足台灣的土地之前,台灣的總統就已經嚇到漏尿了。
福州前線的軍頭們則不像北京的領導麼這麼樂觀。他們審視最新情資,認為台灣會頑抗到底,甚至可能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來對抗解放軍。解放軍在灘頭堡累積軍力的階段最脆弱,這時候碰到台灣部隊拿出核武、化武就完了。
因此,解放軍前線指揮官故意拖延地面部隊進入戰場的時間,讓戰事延長,希望火箭軍、網路部隊、海軍和空軍能夠先打出戰果。
依照計畫,Z減卅日的時候中共會突襲南中國海上的兩個台灣據點,太平島和東沙島,接著在Z減十五日的時候進攻金門。攻台部隊的主要集結區選在東山和汕頭。北方的寧德港也擠滿了船隻和部隊,可是這支部隊存在的用意是要誘使台灣相信,解放軍的主要目標是桃園台地,使得台灣疏於照顧南部——而解放軍正要從南部登陸。
Z日前夕的上海和廣東,將有數千輛中共坦克駛進巨大的開口型車輛載運船(滾裝船),這些船隻預計在Z加十日駛抵台灣,屆時台灣南部主要港口都已經落入解放軍之手(至少解放軍是這麼相信的)。
坦克登船這件事藏不住,港口附近會變得忙碌吵雜,當地的台灣線民會看得一清二楚。解放軍為了混淆台灣的視聽,於是在港口附近放假消息說:這次坦克登船其實是故佈疑陣,主要目的是給台灣製造恐懼。
Z減一日,解放軍派遣一支自動駕駛的無人船團,駛入佈滿水雷及障礙物的桃園沿海,讓這些無人船隻去撞水雷,藉此清理出一條安全的航道,不過效果不佳。同時,幾百架一九五○年代的舊式噴射戰鬥機也經過現代改裝,變成自動駕駛的無人機,飛向北台灣綿密的防空網進行自殺任務。戰事持續期間,類似的欺敵行動將會在台海兩岸不斷上演,代表無論是台灣或中國,都不知道未來究竟會如何。
(本文《中共攻台大解密》書摘內容由合作夥伴遠流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總統府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中共攻台大解密:台南是解放軍首選之一,但府城事實上很難攻
別再亂傳「中共解放台灣兩周就夠」的謠言!鄉民神解為何兩岸開戰中國會是弱勢
如果台灣宣布獨立,中國真的敢開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