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後可以想見,又會有一波離職潮。然而想跳槽換產業,究竟哪一行最吃香?根據勞動部、財政部和教育的調查報告,每一行的起薪差異之大,最多能差到 3 至 5 成,而決定起薪多寡的關鍵之一,就在於你就讀的科系。

根據《自由》報導,各行業起薪差距最大高達 3 成 1,勞動部 2016 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顯示,各行業平均起薪最高的是金融保險業的 3 萬 1025 元,起薪最低的則是「其他服務業」,例如洗衣、美髮、美容美體的 2 萬 3598 元。至於科學、專業技術服務業、電煤供應業、資訊和通訊傳播產業等,平均起薪則有 2 萬 8 千元的水準。

而在就讀科系部分,根據教育部「大專院校畢業生薪資巨量分析」,有三科系畢業生常換工作,分別是設計、民生及人文科系學士,這三類畢業生出社會三年間換工作比率高達七到八成。

而在薪資上,不同科系行情也差很大;設計類畢業平均月薪 2 萬 9 千元為最低,其次是餐飲、旅遊、觀光等民生學門的 3 萬 1 千元,和較高的醫藥衛生學門的 5 萬 5 千元,足足少了 8 到 9 成的薪水。

除了看個別科系的「行情」,台灣總體大學、碩士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又落在什麼區間呢?

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ou.twfm/posts/1559680297442791

時常關注性別議題的周芷瑄在臉書上寫到,根據 yes123求職網的最新調查,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 2 萬 6818 元,碩士生則是 2 萬 8600 元,都是連 30 K都不到。就算是台大畢業的大學生和碩士生,前者也不過領 2 萬7908元(多 1090元),後者則是2萬9947元,通通不到三萬。

另外,根據主計處 2015 年的資料,周芷瑄也依年齡,整理了受雇業者每月的平均收入,如下:

24,758 20 – 24 years
31,824 25 – 29 years
34,380 30 – 34 years
37,600 35 – 39 years
39,965 40 – 44 years
41,740 45 – 49 years
40,575 50 – 54 years
40,298 55 – 59 years
41,154 60 – 64 years

至於全各縣市的生活費,全台灣是21,086元、新北市 20,730 元、台北市 28,476元、桃園市 20,739 元、台中市 21,798元、台南市 18,782元、高雄市 20,665元。

看完整體薪資和生活費對比後,就知道不是個別科系的問題,而是台灣整體薪資水準低落。活在如今的台灣,年輕人究竟如何在低薪水平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蔡英文前陣子曾說,「基本薪資三萬元」是他的夢想數字。目前台灣基本工資為22k。相較下,南韓 2018 年基本工薪將從原本135.2萬韓元(新台幣3.8萬元),增加至157.3萬韓元。基本薪資三萬元的夢很美,然而眼看南韓逐步達成目標,台灣年輕人卻仍看不見一絲希望。

周芷瑄寫到,低薪問題絕對不是只談錢賺不夠,也不是出在人們有不會省。省短期的可以接受,是因為知道省了之後有意義、有改變的可能。但如果是可見的未來都要這樣省、稍過好一點的生活就要受譴責,那人生真的會很絕望,更別提多生小孩解決少子問題了。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明年南韓最低月薪將提升到四萬台幣──對比台灣低薪,如果你不是這兩個行業只能哭哭
來台九年日本拉麵社長揭露鬼島問題:台灣血汗、低薪,全都是因為追求「CP 值」
在亞洲工作像活在地獄!為何台韓留學生寧可留在高物價的法國,也不想回家工作?

資料來源:

自由:讀對系 選對行 做得久 薪情好
上報:【選錯科系像投錯胎】設計類畢業僅29K 餐飲、旅遊只多2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