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本書:《中國歷代性學報告(18禁)》】
歷史會改朝換代,但人的七情六欲卻能與日俱「勁」的傳承──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馮國超,花費二十年以上的耕耘與反覆修訂,完成這部鮮為人知的歷代房中祕學。
從這本集結圖片與史料的性學鉅著,你會發現,古人其實比今人更大膽,對性的享受意識比你還開放!(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馮國超
中國是世界少數把性交禁忌寫得很仔細的國家
性交禁忌,指的是不適合的性交環境、時間、身體狀況等。中國古代性學家認為,性交時若觸犯這些禁忌,不但會讓人損氣折壽、疾病纏身,還會帶來災禍,殃及子孫。
幾乎所有的中國古代性學家對性交禁忌都極為重視,在古代的性學典籍中,隨處可見性交禁忌的介紹和強調。在世界各國的性學中,很少看到像中國古代性學那樣,在性交禁忌方面,花費如此多功夫和筆墨。
中國古代性學關於性交禁忌的內容極為豐富,在此先引述其中具代表性的幾種觀點:
房中禁忌:日月晦朔、上下弦望、六丁六丙日、破日、月廿八、日月食、大風甚雨、地動、雷電霹靂、大寒大暑、春秋冬夏節變之日。送迎五日之中不行陰陽。本命行年禁之重者:夏至後丙子丁醜,冬至後庚申辛酉,及新沐頭、新遠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合陰陽。至丈夫衰忌之年,皆不可妄施精。
《素女論》曰:五月十六日,天地牝牡日,不可行房,犯之不出三年必死。何以知之?但取新布一尺,此夕懸東牆上,明日視之,必有血色。切忌之。(《素女經》)
《素女經》:黃帝問素女曰:男女受氣,陰陽俱等。男子行陽,常先病耳目。本其所好,陰萎不起,犯之竭力,七傷之情,不可不思,常能審慎,長生知道也。其為疾病,宜以藥療之。今所說犯者七:
第一之忌:日月朔晦,上下弦望,六丁之日,以合陰陽,傷子之精,臨敵不戰,時時獨起,小便赤黃,精空自出,天壽喪命。
第二之忌:雷電風雨,陰陽晦暝,震動天地,日月無精光,以合陰陽,生子令狂顛,或有聾盲瘖啞失神,或多忘誤,心意不安,忽常喜、驚、恐、悲、憂、不樂。
第三之忌:新飽食飲,穀力未行,太倉內實,五臟防響,以合陰陽,六腑損傷,小便當赤,或白或黃,腰脊疼痛,頭項寄強,或身體浮腫,心腹脹滿,毀形夭壽,天道之常。
第四之忌:新小便,精氣微弱,榮器不固,衛氣未散,以合陰陽,令人虛乏,陰陽氣閉,絕食無味,腹脹滿結,怫鬱不安,忘誤,或喜怒無常,狀如癲發。
第五之忌:作事步行身體勞,榮氣不定,衛氣未散,以合陰陽,臟氣相干,令人氣乏,喘息為難,唇口乾燥,身體流汗,穀不消化,心腹脹滿,百處痠痛,起臥不安。
第六之忌:新息沐浴,頭身發濕;舉重做事,流汗如雨,以合陰陽,風冷必傷,少腹急痛,腰脊疼強,四肢痠疼,五臟防響,上攻頭面,或生漏瀝。
第七之忌:共女語話,玉莖盛強,以合陰陽,不將禮防,氣揍理開,莖中痛傷,外動肌體,內損腑臟,結髮塞耳,目視,心中怵惕,恍惚喜忘,如杵椿膈,咳逆上氣,內絕傷中,外絕萎弱,身不可防。(《素女方》)
彭祖曰:消息之情,不可不知也。又須當避大寒、大熱、大雨、大雪、日月食、地動、雷震,此事天忌也。醉飽、喜怒憂愁、悲哀恐懼,此人忌也。山川神祇、社稷井灶之處,此為地忌也。既避此三忌,又有吉日,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四季之月戊己,皆王相之日也。宜用嘉會,令人長生,有子必壽。其犯此忌,既致疾,生子亦凶夭短命。(《御女損益篇》)
御女之法,交會者當避丙丁日,及弦望晦朔,大風大雨,大寒大暑,雷電霹靂,天地晦暝,日月薄蝕,虹霓地動,若御女者損,人神不吉,損男百倍,令女得病,有子必癲癡頑愚、瘖啞聾聵、攣跛盲眇、多病短壽、不孝不仁。又避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廟佛寺之中,並灶傾廁之側,塚墓屍柩之傍,皆悉不可。(《房中補益》)
另外,魏晉時期的《玉房秘訣》、元代李鵬飛的《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萬全的《萬密齋醫學全書》、清代石成金的《長生秘訣》等書,都有相關論述。
誰看得懂這些文言文?我只想知道性交是不是真的有禁忌
看了上述引文,大家可能會覺得頭昏腦脹,因為當中的術語如「六丁六丙日」、「破日」、「天地牝牡日」、「王相之日」等概念,一般人很難知道其中含意。第二個感覺是: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關於性交禁忌的理論,與中國古人特殊的宇宙觀、天人觀和宗教觀連在一起,是中國古代性學較複雜的一個問題。為了有較好的掌握,我將盡可能把古代性學家的相關論述彙集到表中,看看他們究竟說了什麼。
從下頁表格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性學關於性交禁忌的範圍極其廣泛,上自天文,下至地理,還包括具體的時間、身體狀況等,可謂無所不包。這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性學中很難見到。中國古代性學之所以呈現這種面貌,與其特有的精神世界、對天人關係的認識,及人體生理的了解有密切關係。
想做愛?也要先把神明放在心裡再做
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有明顯的泛神論傾向,在古人看來,萬物皆有神,雷有雷神、風有風神、灶有灶神、廁有廁神,他們有意志、有喜怒,更不要說寺廟裡供奉的神佛了。而神對人類的生活有著主宰和決定的作用,因此,人類對神必須保持虔敬的態度,不能有絲毫冒犯。
而在古人眼裡,性交是一種極隱私的行為,若在神像面前性交,便是對神的褻瀆和冒犯,當然會造成各種禍患。清代的《點石齋畫報》中的「臥佛顯靈」,稱有一對男女,在杭州臥佛寺中的臥佛前性交:
日前,有一美丈夫偕一麗人,陽托拈香禮佛為名,陰赴濮上桑間之約,遂於黃昏時候,詣寺頂禮華畢,將臥於佛足之下解衣磅礴。方欲夢入陽台,忽見臥佛驟然而起,瞠目視之,舉手作欲撲之勢。大驚,急披衣起,踉蹌奔歸。若是,則清淨之地,尚不至變為淫穢之場也。誰謂佛真塊然無靈哉!
這當然不可能是事實,但反映出人的某種禁忌觀念。
至於為什麼在打雷、颳風、下雨時不宜性交,清代的石成金在《長生秘訣》中有這樣的解釋:
有識之人,凡聞雷聲,即不仰臥;遇起狂風,不敢高語,所以存敬畏也。蓋暴風疾雨,或雷轟電掣,皆可天地威怒之候,此時應當靜坐敬畏以避之,豈可為交媾之事乎?譬如父母微怒,其子孫除不懼怕,反加嬉笑,則父母未有不責罰之理。凡有雷電,或大風大雨之時,若犯房事,不獨生災損壽,倘一有孕,日後生子,定是不仁不義、忤逆兇惡之人,且多項貌醜怪殘缺者。可不慎哉!
大自然中,風和日麗、天晴無雨屬於常態,陰天下雨、打雷颳風則屬於變態。常態的天氣讓人心平氣和,在這種狀態下性交能使人身心愉快;變態的天氣則令人內心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性交變容易發生意外。試想一下,假如正在性交時,突然聽到雷聲或狂風折木,對心理也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因此,中國古代性學家說在雷電風雨,陰陽晦暝,震動天地時不能性交,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有些內容雖有誇大之嫌,例如認為在日月無精光、日月薄蝕、虹霓時等性交,會有各種可怕的後果等。作為一種提醒,使人在自然界發生變化時多加防範,仍算是有其價值。
做愛不能只顧慮神明,還要觀察陰陽之氣
除了在性交時不能觸犯神靈,中國古代性學家還認為,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上下弦望」(指上弦月、下弦月及月圓時)、「六丁之日」(指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這六個日子)、冬夏二至之日、五月十六日等性交,會嚴重損傷元氣、影響壽命。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日子屬於自然界發生特殊變化的時候,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交合之辰,冬夏二至是陰陽相爭之時等,所以不適合性交。
總之,關於性交禁忌的論述,是中國古代性學中較獨特的部分,有不少值得現代人重視和借鑑。但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些性交禁忌過於繁雜,有些還充滿神秘色彩,若一一遵行,性交就會成為索然無味之事。因此,無疑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中國歷代性學報告(18禁):5000年來第一本,最完整房中祕學首次公開》,由大是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CC licensed)
不要不好意思,這些文章我們也偷偷挑給你看
韓國嗆日本人的姓氏都是用做愛地點決定──所以在田中央打野戰就真的會姓田中嗎?她揭露做八大的那兩年:色情業者用高超話術,一步步誘導女孩卸下心防下海「接 S」
【女神結婚兩岸哭歪】仇日的中國人,為什麼會對蒼井空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