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台灣常聽到有人把七、八年級生比喻成「草莓族」,認為年輕人普遍抗壓力不足,其中八年級生又被認為只會抱怨、沒大沒小,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這是一篇七年級前段,即將邁入中年的人所寫下的文章。他的觀察說明,活在資訊爆炸年代的八年級生,其實才是生存力最強的一群人。(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chirex
本人七字頭段班,但不曉得是不是個人運氣的問題,我遇過的八、九年級,我真的覺得,年輕人真的勝過我們這一代跟上一代太多,我真的自愧不如。
他們對流行資訊的敏感度,語言能力的學習,與社會議題的關心,還有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懷,真的是勝過我們冷漠的七年級頭段班太多。更別提比那些尸餐宿位的五、六年級多少。
他們真的身處在一個很混沌的未來,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他們很可憐是得大量被迫的吸收,超過以前很多的知識才能生存下來。
以前的五、六年級,不會電腦不會網路,光靠課本跟一招半式就能活得很好。七年級的則是要學打字、網路、文書技能這些。八年級則不止,什麼打字、文書處理只是他們的basic技能,什麼美編、傳訊、程設、剪輯影片……對他們來說也是小菜一碟。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像吃飯喝水一樣。
更別說他們還得學習中、英、日文,還得面對全球化腳步的挑戰。一堆八年級人生的規畫中,出國壯遊打工,根本就是必備的。什麼申請、事前規劃,全部自己查,自已來。
身為七年級的本肥唯一能作的,只有在他們真的摸不著頭緒時,才用我的經驗出手幫忙。
或許,真的是我遇到的年輕人都是菁英吧?可能真的是我運氣好。沒遇過什麼8+9不爭氣的七、八年級生,就算技能不佳,至少待人都應對進退得體,有禮貌。
每次我看到上一代的懦弱貪腐無能,再看比我小上一輪的年輕人的努力積極,我就很自責。為什麼我們不能守護他們成長?為什麼我們不能給他們優秀的環境?這麼多這麼好的年輕人,才是台灣未來的希望。
我也已經步入中年了,所以我很多事都是放手給年輕的人去,而不是事必躬親去作。因為他們真的很厲害,學習能力強,不懂就會問。
而且更棒的是,當他們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不是像老人只會問說要怎麼辦?手足無措、然後雙手一攤就擺爛。而是會問我說,他現在遇到一個狀況,但他有想一個方法,如果他這樣處理,我覺得好嗎?可以嗎?
我就會用我的經驗去回答他,回答不了的,沒關係我們一起找答案。而不是像老人只會把問題丟給你,然後擺爛等時間準備問題,或是問題解決他。
真的,看到這麼多這麼好的年輕人,我覺得我們上一代能作的就是放心讓他們去作,我們該適時的交棒給他們,然後把我們經驗傳承給他們,再好好的站在他們背後當他們的靠山,讓他們能努力往前就是。
我多麼希望我當年的長輩也能作到這樣,但他們沒有。
那我能作的就是像我當年希望的那樣,站在他們的背後當他們的後盾。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不計較當他們的前浪。因為每一個人能有所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背膀上,我不是巨人,只是個小矮人,但如果我可以讓下一世代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那請用力的踩在我的背膀上。
--
作者原文補充:
(原文)留言很多人是不是誤會了什麼?我文章可沒說過七年級的比八年級差耶。我自認實技跟經驗也不會比那些新人差啊XD我說的是如果是我當年跟他們在同一個年紀,我會不會有也有他們的學習態度與心態?
他們現在18、9歲是比當年的我18、9歲時還強啊XDD我也沒說過五、六年級不會電腦耶,但五、六年級時代電腦不是學校學習時必備的技能,那是他們出社會後才會碰到的。
有些人會去學習,像我爸四年級的,他電腦就全部自修自學的,不會才問我。所以很多五、六年級出社會後停止學習,甚至拒絕接收新知識,不想摸不想學,只會說我不會,學不來,那個我不知道,你們年輕的東西,我老了不會用啦。
這種人多不多?有出過社會的就知道,是不是愈老的員工會倚老賣老,擺老擺爛的比例會愈高?
我希望在我的能力範圍去支持這些年輕人,就如我當年也是被很優秀的主管跟同事給帶過一樣。不過他們也同樣被老屁股給壓抑,早早就退出這一行,不是當人妻就是轉業了。
但我可沒打算變成那種我過去最厭惡的,只會倚老賣老的老屁股。我可沒打算輸給年輕的後輩,雖然我希望被超越,不過他們要追我追得很拼才行喔XD
(本文經原作者chirex授權轉,並同意 BuzzOrange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問卦] 八年級 = 厭世、負能量?〉。首圖來源:總統府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就是要讓你砸到爽!七年級生不開餐廳創亞洲首座「憤怒屋」:台灣人就是太愛ㄍ一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