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12 日)有中國網友在網路社群「天涯論壇」Po 了一篇以〈今年 4 月去了趟台灣,用四個概括就是「不過如此」〉的文章,列舉了他在四月全家來台灣自由行,遊歷台北、台中、高雄三座城市後的感受:
第一,城市建設真的很落後。高雄和台中的高樓大廈寥寥無幾,台北和大陸二線城市差不多,感覺還沒有大連發達,抱歉了大連。
第二,物價頗高。無論吃飯和購物,普遍給我的感覺是物價比北京高 10% 左右,便當相對便宜。
第三,支付太落後了。且不說能用微信和支付寶的店鋪寥寥無幾,在一些蛋糕房連卡都刷不了,我們四個人帶了 3 萬多現金(新台幣),以為能刷卡,結果玩到第六天,錢就花光了,非常悲催。
第四,好吃的太少了。都說台灣的夜市好吃,我們去了 6 個夜市,逢甲夜市、士林夜市都去了,好吃的小吃真的不多,而且吃了好幾天的夜市,感覺東西都差不多。香腸和蓮霧還不錯,挺好吃的。滷肉飯也吃了,去了一家很火的店,給我們統一的感覺就是一般般。
第五,很多東西沒有學到家。台灣路邊的垃圾桶很多,政府希望一是減少製造垃圾,二是把垃圾帶回家,垃圾清理要收費的。在大學和地鐵站能看到垃圾桶,也是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但我看了一下,兩類桶裡的垃圾都差不多,大家都是亂扔的。垃圾分類應該是像日本學的,但只學了個表面而已。
第六,感覺人民過的很辛苦。我們在台北坐地鐵,遇到一個大叔,在地鐵車廂裡打電話,聲音超級大,說什麼我現在電話費都快繳不起了,你們是不是希望我現在就去死啊!
第七,政治環境不穩定。打開電視,基本上各個頻道都是各種政黨互噴。
看完後網友反諷大讚:「中肯,不要來了」、「慢走不送」、「但第七個算負評嗎?」
其實,台灣沒有中國觀光客也不會活不下去吧?
據《蘋果日報》報導,繼 12 月 12 日台灣迎來 2017 年來台的第 1000 萬名旅客後,昨天(18 日)晚上也出現了第 100 萬位韓國旅客,觀光局招待長榮機票、文華東方等住宿券、家樂福 3 萬台幣商品禮券、自行車和南北溫泉泡湯券,歡迎這位幸運遊客。觀光局表示,第100萬韓國旅客的來臨,證明台灣已成為韓國旅客的重要旅遊目的國,象徵台灣在韓國耕耘客源市場開花結果。
不難看出,儘管中客減少,政府依舊推動新南向政策、開放免簽以及在日韓大力宣傳,努力彌補中客減少的缺口。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Kiwi He,CC liscened。)
參考資料
蘋果日報》【有片】陸客自由行給台灣7負評 總結下這4個字、韓國來台旅客破百萬 台韓觀光交流再加溫
不做中國觀光客的生意好像也不會怎樣
中國客不來,台灣觀光末日了嗎?數據顯示台灣用這個優勢穩坐千萬觀光大國
陸客不來地動山搖?數據顯示台北觀光吸金程度超越上海香港,學者也嚇傻
只做中國客的下場?陸客不來後虧損連連,近百家飯店業者準備把飯店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