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本書:《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

水育萬物,如影隨形,喜怒哀樂,粒粒晶瑩,天高地厚,堪嘆古今情不盡, 痴男怨女,可憐陰陽債難清,鏡花水月情,玲瓏剔透心,看盡乾坤浮雲眾,輝映藍色水玲瓏。

三國裡孫吳之所以強,在於孫權,但除了孫權之外,他們家的成員其實滿衰的,原因在於孫氏男兒多半都少年得志,長得也不差,但非常非常非常短命。祖上不積德(先天不良),後來父殺子、兄殺弟、姑姑搞姪子、姪子殺叔叔(後天失調),也難怪他們家族歷史會這麼高潮迭起。

究竟,這是命運無情的捉弄,還是貪婪的慾望在作祟,又或者是非善惡的因果循環 ?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責任編輯:余如婕)

江東之虎奔馳神州

孫吳政權的發跡,得從孫權的父親孫堅開始談起。孫堅出身自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早年當過縣吏。雖然孫堅有個知名的老祖宗——《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但到了他那代已經跟一般老百姓沒什麼分別。

孫堅開始嶄露頭角,是在他十七歲的時候。還是高中生年紀的孫堅與父親乘著船,見到岸上有一群海盜正在分贓從商船上搶來的貨物,那些海盜囂張的嘴臉,讓孫堅頓時義憤填膺,決定要為民除害。

孫堅不顧父親的勸阻,臨時在船上糾集了一批志士,此時孫堅發揮了他的軍事天分,點派人馬將海盜包圍住,海盜誤以為孫堅等人是捉拿他們的官兵,於是急忙各自拿著贓物一哄而散。孫堅不願就此罷休,手著單刀將其中一名海盜給身首異處,並提著他的頭顱回到船上,他老爸見到此景,嚇得差點沒昏過去。

孫堅擊斃海盜的仗義行為一舉成名,也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從此所向披靡、殺遍八方。黃巾起義時,孫堅受到當時的右中郎將(直屬朝廷的高階將領)朱儁所賞識,並隨同平亂,表現十分活躍。

之後董卓控制朝廷,引起眾諸侯聯盟起兵討伐,孫堅更是擔任聯盟軍的先鋒,斬殺董卓軍大將華雄,逼得董卓不得不帶著皇帝遷都1 。

終究人在江湖飄,怎能不挨刀呢?孫堅在一次戰鬥中遭到了埋伏,被亂箭所射殺,另一說是被巨石給砸得腦漿迸裂而亡,但無論怎樣下場都很淒慘,死時僅三十七歲。

小霸王少年得志

孫堅的長子孫策更是青出於藍,二十歲左右就平定了江東,其氣概可與「西楚霸王」項羽相提並論,因此《三國演義》也給了孫策「小霸王」的稱號。除此之外,孫策不但有個結拜兄弟兼得力戰將的周瑜輔佐,還娶了有「國色」之稱的大喬為妻,年紀輕輕什麼都有了,好不快活。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形容孫策「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就是人帥幽默好相處;另裴松之也引《江表傳》所記載孫策受歡迎的場面:「士民皆呼為孫郎,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男女老少都暱稱孫策為「孫郎」,聽到孫策出來逛街,瞬間萬人爭相目睹,為其神魂顛倒。

如此的超高人氣,也讓孫策在招募士兵時不過是露露面講講話,馬上就來了兩萬多人報名,真是招募志願役的最佳範例,值得我國政府參考。

大概是好運氣都提前預支光了,正當孫策最意氣風發的時候,竟遭到行刺,最後傷重身亡,只活了二十六年,比孫堅還短。孫策臨死之前,親自囑咐要弟弟孫權接棒,而此時的孫權,只是個十九歲的少年。

孫策另外三個弟弟——孫翊、孫匡、孫朗也都命運乖舛。孫翊和孫匡都在二十多歲時去逝,孫翊和兄長孫策一樣被暗殺、孫匡則是病死。最小的弟弟孫朗抵禦曹魏入侵時,本來想放火燒敵軍,結果不小心燒光自家的糧草,孫權氣到將他終身監禁之外,還踢出孫家改姓丁,算是有史以來最可笑的無期徒刑。

這個孫氏家族何止是受到詛咒啊!先人的骨頭都葬到茅坑了是吧?

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唯獨孫權天生命硬、相貌不凡。《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注引《江表傳》記載他出生的時候,樣子是「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就是下顎寬嘴巴大,眼神很犀利……

那不就是臺灣創作小天王吳○群嗎?

劉備與曹魏大將張遼也曾形容孫權的身材是「長上短下」,就是說孫權的身形比例有點奇特,上半身比下半身長。這種身形在當時可是大貴之相,意思是這輩子只要坐著給人服侍就好……

那不就是臺灣綜藝天王○瓜嗎?

身為吳○群與○瓜綜合體的孫權,成為孫氏兄弟的例外,從他開始統治江東到他去逝,足足長達五十二年,為所有三國君主之最!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孫權經歷了不少挑戰,但因他知人善任,加之身邊有優秀的謀臣良將,一路走來有驚無險,成為孫吳的開國皇帝,甚至曹操都以「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字)」來讚賞孫權。

孫權雖沒有受到「家族傳統」影響,極幸運地登上九五之尊,然而孫家的短命詛咒非但沒有消散,反而轉而開始糾纏孫權的子女們。

皇室亂鬥又亂倫

二宮之爭平息後三年,孫權駕崩,繼位的孫亮不過是十歲的小孩,因此孫權臨終前囑咐大將軍諸葛恪來輔政。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就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恪在輔政之初頗為意氣風發,在對於曹魏大軍來襲的防衛戰中,大獲全勝,因此功封為丞相。

這場大捷福禍相倚,造成諸葛恪變得目中無人,不知見好就收,還想要出兵再下一城,結果大敗而歸。剛愎自用的諸葛恪最後被宗室孫峻給刺殺,棄屍荒野4 。殺掉諸葛恪之後,孫峻就任丞相兼大將軍,開始控制朝廷。

《三國志.吳書.孫峻傳》記載孫峻「少便弓馬,精果膽決」,想必巧克力腹肌、人魚線該有的都有,堪稱孫吳「小鮮肉」。孫峻渾身散發著野性的氣息,或許讓孫權的女兒、也是孫亮的姐姐—孫魯班,動念打起了這位堂姪的主意。

孫魯班的丈夫是衛將軍全琮,所以孫魯班又被稱為全公主。這位全公主喜愛搬弄是非,先前就在孫權面前毀謗孫和與他的母親王夫人,使得王夫人憂憤而亡,也讓孫權打消了孫和復任太子的念頭。這次孫魯班又勾搭自己的堂姪,不但出軌還亂倫。

「姑姑—」
「什麼事,峻兒?」
「姑姑,我好像有點發燒,想脫衣服。」
「峻兒你氣色看起來不太好,快進姑姑的房間,裡頭有張『寒玉床』又大又舒服。」

孫峻無視朝中低迷的氣氛,任意操弄權柄。就連在長沙隱居的孫和,由於孫魯班沒來由的憎恨,加上他與諸葛恪有姻親關係,無端被牽連賜死,死時不過三十歲。

朝中被這對姦夫淫婦給把持,群臣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期間又發動了數起暗殺孫峻的行動,可惜皆已失敗作收,孫峻一怒之下誅殺相關人等,孫魯班又藉機誣陷她妹妹孫魯育亦有參與,於是孫魯育在這場事變中莫名其妙被處死。

這個孫魯班肯定是心理變態,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連個像樣的理由都沒有,純粹只是「老娘不高興,所以你們都去死」的恣意妄為。

老天有眼,孫峻掌權短短三年後,夢到被諸葛恪的冤魂糾纏,驚嚇過度發病而亡,死時三十八歲,孫峻的地位由他的堂弟孫綝來繼承。

孫吳版「康熙與鰲拜」

孫綝的囂張比起孫峻毫不遜色,《三國志.吳書.孫綝傳》稱他「負貴倨傲,多行無禮」,在他的暴政下又殺了不少大臣,打了不少敗仗,孫吳朝廷氣氛已經夠差的了,還被孫綝這二百五來補刀。

此時的小皇帝孫亮已經十五歲,到了可以親政的年紀。孫亮對於擅權的孫峻、孫綝已經不滿很久,因此孫亮親政後,時常找些事情責難孫綝,逼得孫綝不敢上朝5 。

「七萬兩之差異,寫一堆奏章,幾十億兩的問題不處理,處理這種事,請自己搞定,不要惹朕生氣。」孫亮向孫綝斥道。

雖然孫綝不願與孫亮正面衝突,但他並非沒有對策。他安插了自己的親弟弟來統領禁衛軍,達到嚇阻孫亮的效果。

孫亮對於孫綝的反制,發揮了超乎他年齡的智慧,他先是拉攏姐姐孫魯班等朝中官員,祕密策劃暗殺孫綝;還暗自訓練一批年紀十五到十八歲的少年,約三千多人成為他的護衛軍。此舉在往後清朝康熙皇帝殺鰲拜時再度重現,可見孫亮年紀輕輕,卻頗具膽識韜略。

不過孫亮就沒有康熙的好運氣了,暗殺孫綝的計畫不幸敗露,反被孫綝帶兵發動政變,孫亮被逼退位,改封為會稽王,皇位由他的六哥孫休繼位;多管閒事的孫魯班則被流放到豫章,孫綝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大獲全勝。

孫綝要的是乖乖聽話的皇帝,孫休莫名其妙被拱上皇位,當然也清楚孫綝的意圖。孫休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封孫綝為丞相,給他一個大大的甜頭。

不過孫休不是吃素的,心中早有所準備,弟弟孫亮犯的錯他可不會重蹈覆轍。就在即位不久後的臘月祭典,孫休設局將孫綝給殺了,孫綝死時不過二十八歲。

但這時的孫休還不能放心,因為上任皇帝還活著呢!孫亮的退位名不正言不順,現在拔掉了孫綝這個毒牙,朝中肯定會有讓孫亮復辟的聲音出現,孫休可不能讓好不容易得到的權柄給溜走。

孫休以孫亮私自舉行奇怪的巫術儀式,又語出怨懟為由,將孫亮貶為候官侯。《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記載孫亮在前往候官途中自殺身亡,不過裴松之所引的《吳錄》卻說孫亮被毒殺,年僅十七歲。究竟事實真相為何,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定論。

「好弟弟,你只要活著,朕這個皇位就坐不安穩啊!」孫休的心中如此想著。

這家人暗殺來暗殺去的,殺上癮了啊?

終結孫吳的大暴君

這一連串亂七八糟的家務事都解決之後,孫休在位期間的吳國,總算得以休養生息,且有中興的態勢。但孫家命運的詛咒仍然無法擺脫,孫休這個皇帝只當了六年,二十九歲就重病駕崩。

孫休生前已立長子孫?(音「彎」)為太子,孫休去逝後理當就應由孫?繼位。

不過當時蜀漢滅亡、孫吳國內又有叛亂,孫?年紀還小,大家都擔心孫峻、孫綝亂政的事情又會重演。由於左典軍(禁軍武官職)萬彧跟孫和之子孫皓有著深厚的交情,因此他向朝中重臣推薦讓孫皓繼承皇位。

這個建議雖然是帶有一些私心,但卻不無道理。當時孫皓二十三歲,正當心智成熟的盛年,加上他的父親孫和過去曾是太子,由孫和的兒子來當皇帝倒也還說得通。

就在朝中重臣達成共識之下,決定改擁立孫皓為帝。孫和一生雖與皇位失之交臂,不過他的兒子最終卻做了皇帝,造化果然弄人。

孫皓登基後並未因前人事跡而有所警惕,還成為孫吳歷代最為殘暴的皇帝。即位不到兩年,就將擁立他的重臣以及孫?給殺了。之後連一路挺他的萬彧都不能倖免,萬彧在心灰意冷之下也自我了斷。孫皓做過的荒唐事實在太多,最終孫吳就斷送在他的手上,孫皓降伏於晉朝司馬氏,孫吳自此亡國。之後的孫皓在晉朝的庇蔭下,過得還算安穩,最終在洛陽逝世,年四十二。

孫權七子就屬老五孫奮最沒出息,沉迷於出遊打獵,還擅殺官吏,後被貶為庶人。若之後就安分當個老百姓倒也沒什麼,但在孫皓當政時卻莫名傳出孫奮要當皇帝的謠言,孫皓一聽不爽,把孫奮跟他五個兒子都殺了,孫奮何其無辜,死時年紀頂多四十來歲。

總結孫吳的皇室物語,就是爸爸殺兒子、哥哥殺弟弟、姐姐害妹妹、姑姑搞姪子、姪子又殺叔叔,除了孫權以外,他的父兄弟子女無一善終,不是被殺就是短命。

正所謂天地有情,人生無常。皇族的生活就像一張網,讓人掙不開也逃不脫;一如蜘蛛活在自己編織的網中,吞噬獵物,也等著被獵物吞噬……

【補註】

1.  此事在《三國演義》成了關羽「溫酒斬華雄」。
2. 《三國志.吳書.孫登傳》:「又失盛水金馬盂,覺得其主,左右所為,不忍致罰,呼責數之,長遣歸家,敕親近勿言。」
3.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4. 另參見後文〈小時了了〉。
5. 《三國志.吳書.孫綝傳》:「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還建業,稱疾不朝……欲以專朝自固。」

(本文書摘內容、圖片出自《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由 方寸文創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推薦閱讀

 【課本不敢寫的人妻獵艷史】為何曹操到處搶人老婆,連關羽的女神都難逃魔爪?

日本人砍掉整座阿里山的檜木拿去蓋神社?真相是什麼

超強國片《血觀音》:八個黑色隱喻,神到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嚇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