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昨天中國時報頭條,針對國防部長面對質詢時說出「台灣面對中國不只能撐兩周」這件事情,下出了「馮部長,多撐一天死多少人」的標題(連結內為電子報標題),引發網路一面撻伐。
本文作者是香港知名專欄作家鄭立,他以前中學老師的身分告訴大家,這位中時記者的邏輯到底是哪裡有洞。(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chenglap
作為前中學教師,如果我教他國文,看到這種文章,我一定會抓他過來鏟到上天花板。
如果他堅持臺灣是在大衛對哥利流巨人中,不可能打贏中國的弱者,那麼他用「悲天憫人」四個字就更奇怪。和平主義也好,同情心也好,悲天憫人也好,這些全部都是「遊刃有餘的強者對弱者」的態度吧?
你自己有飯吃,可憐飢荒國家的小朋友沒飯吃,那就叫悲天憫人。你自己在和平的國家,可憐敘利亞在打仗,那就叫悲天憫人。但是你自己就是飢民或者戰爭的受害者,沒有反抗能力任人魚肉的話,那憑甚麼去同情人。
悲天憫人這種思想,是拿來勸那些有力量主導事情的強者的,你可以勸解放軍「悲天憫人」,拿甚麼不要殺生不要死人不要破壞,別發動戰爭,侵略臺灣,或者即使侵略臺灣也盡量不要破壞與殺人。
如果真的神奇地解放軍會聽這種話,那種話或者有點用吧?但對被侵略的一方說, 就毫無意義. 被害者根本沒權決定是否要戰爭,殺人方是否要殺人。他們有權決定的是面對那些殘忍霸道的侵略者,抵抗去妨礙他們實現他們的想法,從挫敗中迫他們放棄或改變計劃。
這個邏輯就像去屠宰場,對雞散佈素食主義來減少雞被宰殺
對著屠宰場的雞,去散佈素食主義幹嗎?沒錯素食主義應該會減少雞被宰,但是這跟雞是否素食主義無關好嗎,該素食主義的是決定是否吃雞的人。
說得難聽點,弱者被一個恐武有力的大漢侵犯時,能做到的就是藏著一把剪刀,快狠準的剪掉對方的XX,或者刺他的眼睛,讓他不會成功。至於寫這文章的神經病, 就是說要避免強姦, 你不如自己先獻身. 先獻身就不會被強姦了, 結果他們所謂防止戰爭的方法, 就是先開門放棄抵抗讓對方進來隨意鎮壓.
「窮兵贖武」是拿來壓迫別人, 弱者發展自己的肌肉保護自己,用來使加害者成本更大, 更難選擇, 卻不去侵犯別人, 真的要說就是一個很老套的詞語「莊敬自強」. 把弱者保護自己說成是窮兵贖武, 那要不要說窮人打工領薪水是「巧取豪奪」? 我看這傢伙也真的會這樣寫。
中國是否對台發動戰爭,是看這件事情對他們代價有多高
實際上是否會戰爭,看的是戰爭的成功率和代價,那些大國持有大量核武的理據, MAD 核武和平論是甚麼?就是互相丟核武。代價太大,所以大國們不會互丟。也就是說,再怎樣超級大國, 就算會贏但代價太重的慘勝, 就不會選擇戰爭,而達致和平。至少冷戰大家都信奉這信條。
臺灣是否會戰爭,不是看臺灣人有多放棄武力, 而是看一旦發動戰爭,這件事對中國的代價和風險有多大,如果臺灣只有少量武力,中國很容易就打爆臺灣的話,那中國選擇是否要侵略臺灣,就沒甚麼困難,只是心情的問題。
心情好就留你狗命,心情不好就會打你,那堆奴才不斷叫臺灣在心情上討好中國心裡就是這樣想。今次他們只是寫了出來畫在臉上,用我們廣東話的說法,這些人就叫作契弟。
臺灣要和平,就只有將侵略自己的風險與代價,盡可能增加,將得益盡可能的減少。侵略臺灣將會變成一個成本和時間不可計算,而且有很大機會失敗的巨大賭博。說穿了,正規的武力、非正規的武力,任何可行的傷害中國的計劃都是可以列入。
包括研究中國在海外的投資與商業、非洲的農礦場、在世界各國的商船、在各國高產值有著重要專業知識的專家、各國親中國的政客,這些並不是解放軍和中國政府有能力保護,卻會真正威脅到中國與破壞他們利益的東西。
臺灣認真要看自己的生存與國防,就應該把這看成全地球的事。
用臺灣流行的說法, 就是「c/p 值」,把「侵略臺灣計劃」這項商品的 c/p值弄得很糟的地步,中國買下去就會得到一個災難,那他還理性的時候就不會買下去,當他失去理性真的買下去,就會被迎頭痛擊。這樣,才是真正的悲天憫人,真正以和平安樂為志業。
不想臺自己流血,就要證明了自己的抵抗能力足夠強大。
(本文經原作者 chenglap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新聞] 中時頭條~馮部長,多撐一天死多少人? 〉。首圖來源:中央社)
推薦閱讀:
別再亂傳「中共解放台灣兩周就夠」的謠言!鄉民神解為何兩岸開戰中國會是弱勢
9.2 別再拿「流血論」威脅台灣人:中國動武跟台獨無關,關鍵是看中共有無「統治危機」
如果台灣宣布獨立,中國真的敢開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