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7 年 8 月 25 號,臺灣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福衛五號發射,格外讓人感動。但其實在這顆衛星發射的背後,滿載著自立自強的辛酸。在政客因為怕自己剪綵不到、所以不願意投資的勢利態度下,只能多虧了來自民間不斷投入,才能擁有今天的成功。

而這顆衛星發射的幕後推手謝清志,更是一位替台灣射三顆衛星上太空、又解決了南科的存亡問題,卻曾因台派背景而受政治勢力干擾,最後被扯入「南科減振案」官司纏身六年,飽受折磨。

一顆衛星發射的成功,卻是背負著百般的辛苦,政府的冷落和打壓下、全賴人民堅韌的心性才能開花結果。沒政客的舌燦蓮花,但卻真正靠雙手實踐愛台灣。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國家太空中心提供,中央社授權轉載)

文/黃創夏

歷史一定要記住這一天,這一天不僅僅是台灣自製的衛星福衛五號的大日子,更是台灣人可以在最艱困的環境,咬緊牙關創造歷史的見證。

事實上,台灣在短視的政客亂整中,本來不可能誕生福衛五號的。

其實,相較於美國航太總署一年一百九十幾億美元(約六千億台幣)預算,不論藍綠的政府,那些法政出身,只會打嘴砲的政客官僚,無法忍受漫長研發多年,可能輪不到自己可以剪綵收割的航太研發投入,嫌太空中心是累贅。

那些只會炒短線的政客與官僚,多次都想要裁撤掉一年預算只有不到20億元台幣的國家太空中心,這些政客和官僚甚至是怕自己投入資源後,反而是幫下一任做政績,根本不支持太空中心,還想乾脆砍了,以免後任撿便宜。

幸好,彰化田尾草地人出身,努力向學而曾任美國航太總署NASA研究員的前國科會主委李羅權積極奔走遊說,終於說服了清華大學校長出身的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給個機會」,在劉兆玄擔任閣揆期間,政府終於首肯國家太空中心暫不裁撤,福衛五號的自主研發工程得以進行。

但預算還是緊縮,人員仍然精簡,反正就是放牛吃草,自力更生。

(國家太空中心提供,中央社授權轉載)

「沒有後路,不成功就裁撤」、「只有汗水,沒空流淚」、「沒有英雄、只有團隊」的艱困壓力之下,政府只給寒酸預算、政客背後猛扯後腿之下,這段期間,屢屢有不分藍綠的政客都不時想要拿工程發包的油水,發現國家太空中心是窮單位後,惱羞成怒還黑函滿天飛,福衛五號蹣跚前行‧‧‧

幸好,台灣真正的軟實力,就是這些木訥不擅宣傳膨風的本土理工人才,以不到兩百人的人力(NASA的僱員是一萬八千八百多人),終於打造出百分之百的台灣自製衛星「福衛五號」。

這些年以來,許多人都知道福衛五號「十年磨一鏡」,從台北一○一頂樓可以看到墾丁沙灘上飛起來的沙灘排球之鏡片傳奇,以及全球首創台灣自製的CMOS影像感技術,連美國都不會做的成就,卻不知那是更多的台灣人,為了台灣,不計代價的汗水結晶。

高手在民間,政府吝嗇投入太空計畫,可是台灣民間有許多高手默默支持,打造夢想。

福衛五號的複合材料技術,是過去多年也被政府漠視的漢翔公司協助的;更有曾經參與過印度「探月計畫」的王文良博士,不計成本替福衛五號研發打造出世界首創的CMOS。

甚至,台灣的半導體大廠都默默支持,CMOS 要用特製的晶片,一片晶圓只能切出五片專屬晶片,而且良率必須100%,一點缺陷都不能有,往往燒出200個晶圓才可能有一個堪用,其他都必須作廢。

賠本生意沒人做,原本太空中心和王文良博士很擔心找不到廠商生產,沒想到台灣的半導體晶圓大廠,竟然會在早已飽和的國際訂單生意中,為了替台灣加油,特別擠壓賺錢的生產線,專為福衛五號開一條專屬生產線,賠本供應,誰說商人無祖國,是祖國沒有提供他們可以貢獻的機會。

(國家太空中心提供,中央社授權轉載)

福衛五號的成就,並不是只有那一個衛星,更是台灣科技力突破極端環境的考驗與競技場。

例如,火箭發射震動極大,這麼精密的設備,一點震動都很危險,卻是需要能抗40G的震動(F-16戰機空中迴旋是9G,飛行員不慎就會斷頸),福衛五號卻做到了抗40G,這樣的抗震技術,是台灣中部機密機械工業能力協助與展現。

而火箭衝出大氣層時,溫度高達4000度C,但太空中卻又是零下270度C,瞬間4000度溫差的極度熱漲冷縮,稍有差池,結構構件就會材質不同熱漲冷縮不同而解體,需要有超級黏合技術去克服,這樣的超越極限之黏著技術,也是某個台灣廠商研發提供的超級黏膠奏功‧‧‧

太多太多了,在政府要裁撤,寒酸預算,還有許多藍綠「利委」想要訛詐不遂屢屢抹黑之下,福衛五號能夠完成,除了太空中心那些只要走到民間,甚至到矽谷都可以發光發熱的台灣理工科系訓練出來的頂尖頭腦,留著汗水忘記淚水努力之外,還有五十個台灣民間公司,默默投入。

請為這兩百個太空中心員工,以及默默投入的民間五十家團體和公司喝采,他們,雖然不會作秀、更不懂那些政客的滿嘴頭頭是道忙著沾光花樣,但身體力行「正港愛台灣」,他們才是「篳路藍縷、從零到有」的真正台灣魂!

 

推薦閱讀

台灣第一顆全程自製衛星發射了!但你知道福衛五號到底厲害在哪裡嗎
嫦娥這次不奔月:從挖太空礦到發展「宇宙外交」,中國為何想飛上火星?
一份「頑固」讓台灣太空夢成真!你所不知道的福衛五號感動堅持
沒你們福衛五號不可能咻咻升空!台灣的太空故事:一顆衛星竟幫台灣打贏國際官司

(本文經 NOWnews 、原作者黃創夏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名家論壇》黃創夏/「福衛五號」的歷史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