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早在2015年9月21日,中國便宣布啟用新版卡式台胞證,而最近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也表示,目前中國正在解決台胞卡功能受限問題。
提及二代台胞證,中國上下幾乎都口徑一致,中媒觀察者網甚至試圖以「經商方便」回應台灣人「國家矮化」、「尊嚴盡失」,現在更有人在中國媒體 觀察者網 上說:透過二代台胞證,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消除隔閡、完成統一。中國官方、媒體、網友都紛紛呼籲:不要用「台獨」立場看待二代台胞證,那該用什麼觀點來看才不會覺得屈辱呢?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最近,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正在解決現有台胞卡功能受限,以及如何改善台灣民眾赴大陸就業、創業資訊不足等問題,並預定在今年底前推出18位數的「二代台胞卡」,與大陸身份證實現統一。
台胞證開始了新一輪的升級,這將大大提高台灣人民在大陸的生活。那麼,藉此新聞,我們來聊聊有關台胞證的那些事兒吧。
台胞證的前世今生
其實,台胞證原本只是旅遊證件,其全名是: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根據《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在1992年開始頒發給台灣居民來往中國大陸的旅行證件。
與此對應的,也有一本叫: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簡稱大通證的證件,方便大陸居民前往台灣旅遊公務等。
旅遊證件,是它的原始屬性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面對台灣人民在大陸生活就業等產生的諸多不便,台胞證開始了升級換代:2015年7月6日起於福建省試行電子卡式台胞證,同年的9月21日正式停止簽發本式台胞證並全面啟用電子台胞證。
到了2017年,為進一步拓展台胞證的功能與用途,台胞證將增加NFC芯片,再次升級為二代,實現與大陸身份證的統一;也就是說,台胞證逐漸變成了台灣居民在大陸的唯一合法身份證及法律證件。
18位的二代台胞證與大陸身份證進行統一後,就能十分方便地接入大陸的生活系統,包括但不限於網絡生活,購票出行與求職,為台灣人民提供更為便利的生活體驗。
舉個例子:大陸人能通過身份證直接在網上購票,可以在高鐵站直接刷卡進站出站,而台胞證卻不可以,因為沒有NFC掃描芯片。再者,原本的系統設計只兼容了15位或者18位的身份證,對於台胞證卻要到後期才另外設計兼容。
這樣導致了高鐵票的自動取票機不能憑台胞證取票,要到窗口去排隊等候。一直到最近才升級了系統,兼容了八位台胞證。可以說,統一了台胞證和大陸身份證的編碼後,不僅能方便台灣人民在大陸的生活,同時也能節約眾多的社會資源,無縫對接大陸的系統。

使用新一代台胞證也可以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票了
當年的爭議
當然,台胞證的升級換代本身並非毫無爭議,無論是2015年的一代卡式台胞證,還是2017年的二代。而且台灣方面的爭議言論也無非是「矮化台灣」、「讓台灣失去尊嚴」以及「個人信息外洩」等老套的言論。
光是大陸為台胞免簽註一項,每年將為台灣民眾省下10多億元新台幣,但是2015年的台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強調說:「能省下錢當然對於個人和台商來講很重要,不過我們更注重的是這個卡片是否衝擊到台灣的『尊嚴』和『尊重』。」
國民黨「立委」盧秀燕也在「立法院」質詢時聲稱,大陸徑直啟用卡式台胞證,這是台灣的「尊嚴」問題。她說,台當局不能只有口頭表達抗議,要有具體作為,「為了台灣的尊嚴,我提案聯署要求停止10月登場的夏張會。」然而,台灣海基會卻有五位官員已經在2015年的7月份就取得卡式台胞證,讓綠營的氣到跳腳。
至於洩露個人信息方面更是無稽之談
當時台灣的一些官員們忙著作秀,污衊卡式台胞證含有所謂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功能」。經台灣安全單位檢測後證實根本沒有,更沒有個人資料外洩的可能。
卡式台胞證若要嵌入無法被輕易偵測的高精密芯片,技術非常昂貴,以數百萬的發卡量計算,不符合經濟效益,也沒有任何意義。當時,台灣旅行業質量保障協會大陸來台觀光接待委員會主委盛金鑫就對公眾表示,卡式台胞證和紙本沒差異,申請數據跟舊版相同,「只是使用起來更方便了。」
到了今天,新卡式台胞證即將出台,台灣官員邱垂正仍然說著陳腔濫調,大打隱私牌,表示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對於陸方證件有無侵犯台灣民眾隱私權益,會持續密切關注,並適時提供民眾知悉──這些說辭簡直毫無新意。
用當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話來說:對於任何有助於兩岸同胞交流往來的措施,「台獨」政客們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然而他們那些歪曲基本事實的誤導性言論,也太低估台灣民眾的判斷力,實際上不值一駁甚至是不值一審。
比如這位台灣大叔的一番話:
台胞證的變化:統一進行時
台胞證原本只是作為一個旅遊證件方便台灣人在大陸進行旅遊及公務等活動,隨著兩岸的交流日益密切,來大陸觀光、公務、就職、就業、生活的台灣人越來越多,原本的台胞證功能日益落後,於是升級就成了時代的呼喚,台胞證也由原本的旅遊證件的功能,逐漸變成了台灣居民在大陸的唯一合法身份證。
推動兩岸統一,兩岸如何進行融合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總不能等到統一之後再思考如何進行兩岸融合吧。而兩岸融合的過程中,就需要潤物細無聲及盡量消除隔閡,特別是消除在大陸的台灣人的生活隔閡。
(本文經 觀察者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濱哥哥:護照上貼再多紙,也不如一張台胞卡〉。首圖來源:中央社)
推薦閱讀
【聯合國不認 ROC 護照】要求台灣學生用台胞證才能進場,怒嗆「台灣並不是個國家」
【有統獨就沒是非?】人渣文本:統媒的良心何在?
【年輕世代看統獨】統派青年張瑋珊接受陸媒專訪談:我如何從感性台獨變成理性統派
卡式台胞證把台灣特區化? 國台辦嗆曲解:是台獨政客怕得要死
實質統一已悄悄在進行:中國辦事處已低調掛牌、免簽卡式台胞證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