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最近(2017.6)一份民調顯示蔡英文民調掉到 21 %,許多媒體將矛頭指向了民進黨政府今年推出的前瞻計畫。
其實這種猜測一點都不冤枉,類似前瞻的建設計畫國民黨時期早就做過了。民進黨現在只是在做一次。本文希望讓你思考,如果大興土木就能救經濟,還會輪得到民進黨上台嗎?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溫朗東
前瞻計畫,是民進黨衰亡的前奏曲。
2008 年總統大選,馬英九提出愛台十二建設,預計投資 3.99 兆元(政府占 2.79 兆元),號稱實施後平均每年實質 GDP 規模可提高 2.95%,且平均每年增加 24.7 萬個工作機會。
愛台十二建設,有穩固中國國民黨政權嗎?
愛台十二建設的成效,人民有感嗎?
如今這種大興土木的經濟方案,中國國民黨嘗過一次敗果,民進黨再來一次。
面對質疑,民進黨呼喚了兩張神主牌。第一張叫做「泛藍反對的就是正確的」,第二張叫做「平衡南北差異」。就是沒有對前瞻計畫的疑問做出具體回應。
第一張神主牌,假設了「所有質疑民進黨的就是泛藍,就是統派。」相當侮辱台灣人智商。
第二張神主牌,無法解釋為何8800億的預算中,有 1454 億用在高雄捷運環線──只有高雄叫做「南」,嘉義台南屏東不算?也無法解釋為何要解決重北輕南,只有「軌道建設」一個選項。
大部分民眾都沒時間研究前瞻計畫,憑著對民進黨的信心不聞不問。民進黨這次即將在七年內流失人民的信任,甚至是不可逆的流失。
不需要多專業,就可以發現前瞻計畫的以下問題:
一、前瞻計畫這麼好,為何 2016 選舉時不敢提?為何參與擬定蔡英文「十年政綱」的陳博志,也覺得軌道建設要暫緩?
二、前瞻計畫這麼好,為何要「先斬後奏」?快速在立院通過條例,事後再大張旗鼓宣傳,這符合民主政治程序嗎?
三、前瞻計畫的效益評估,為何寫得這麼爛?所謂的增加三四萬個工作機會,竟然是直接把總預算的 20% 當作是人力支出。就像是一間公司接到了1000萬的案子,說自己未來必定增加4個年薪50萬的雇員……這算法合理嗎?
四、前瞻計畫中有一半預算在做軌道建設,爭議最大的也在這裡。為何不先進行爭議較小的數位建設、城鄉建設、綠能建設、水環境建設,而要搞百貨公司福袋,用暢銷品掩護滯銷品?
五、高雄的軌道建設發展至今,青壯人口持續流失。六年來,25 至 34 歲年齡層,減少約 82000人,青年失業率六都之冠。這是因為軌道蓋得不夠,還是發展方向錯誤?
六、核二廠 1 號機重啟,「非核家園」走倒退路。彭博公司分析,2025年「減碳」跟「非核」無法並存,因為綠能投資金額不足,綠電不夠,得要靠燃煤發電補上。從永續發展的立場,前瞻計畫為何要把一半預算放在軌道建設,而不是綠能建設?
七、青年低薪、房價高漲,是馬英九執政引起青年人強烈反彈的主因之一。軌道建設對房價有幫助,對青年人就業幫助有限。為何預算不多分給數位建設,鼓勵新創事業?
亡羊補牢,於時未晚。民進黨還有機會,重新調整前瞻計畫,暫緩實施一些預算高爭議大的軌道建設,把預算分給有助於永續發展、青年就業的項目。
如果認為一切可以透過政宣手法、選戰策略來因應,實在太低估現代公民的素質了。
講白了,如果大興土木就能長久執政,現在國民黨還在朝裡,哪輪得到你?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連結。首圖來源:總統府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柯文哲兩年半還債 390 億餘元,嗆前瞻浪費:大家都沒把國家的錢當錢,每個都負債
一位台中人的告白:天龍人永遠無法體會外縣市爛又貴的大眾運輸
【從前瞻到高捷無人,天龍人夠了嗎?】我們繳一樣的稅,為什麼不能享受和台北人一樣便捷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