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KoWJ/videos/1027322057369774/

唉呀,阿伯又在做天龍人看不見的政績啦!

延伸閱讀:【你這樣我很不忍】柯 P 又在搞台北市民無感的施政,難怪民調上不來

雖然台灣雨季時總有豐沛的雨量,但因為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和河川短促等等因素,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都迅速地流入海洋,無法循環利用。而更多時候降雨還反而造成淹水、土石流等等的問題,都顯示出台灣對永續資源的輕忽。

也因此,台灣雖然感覺上不太缺降雨,卻仍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按目前世界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每人每年供水量介於1千至2千公噸時,就是缺水地區,而台灣每人每年可用水量正是大約1千公噸。

 根據經濟部水利局統計,2008到2014年間全台灣每人平均的日用水量,可以發現最近幾年大部份人都是用到超標。不但台北市的用水量遠高於全國平均用水量,全國平均用量也高達 276 公升,但水利署的設定的合理用水量也才250公升而已,難怪台灣會經常鬧水荒。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局

而為了解決大台北地區極高的用水量造成的缺水,以及容易淹大水的問題,柯文哲也想到了解決辦法。

強調環保永續的柯文哲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政策,他提到過去政府編列了龐大的預算在防洪治水上,但真正前瞻的思維,應當是創造一個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來作為治水政策的核心。

例如先前柯文哲引進的「吸水馬路」就是其中重點項目之一,柯文哲提到他積極將路面、人行道改用先進的透水鋪面設計,就是為了讓雨水更容易滲入土壤,夏季高溫時,水分蒸發後還能降溫減緩熱島效應,而這兩年來,臺北市的透水鋪面已經施作超過12萬平方公尺。

而針對過去一下雨就常常積水成災的文山區,柯文哲也透過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整體規劃,完成排水分流與滯洪池工程,大幅降低淹水的風險等等建設解決問題,他認為這些改變不容易被外界看見,卻是提升居住品質的關鍵(汐止居民哭哭)

柯文哲最後寫道:我們可以選擇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臺北,而我的選擇是:創造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逐步實現一個安全、生態、親水的海綿城市。

而這番措施又讓不少市民感慨:「那麼多施政滿意度卻墊底,實在是為你抱屈!」「這些東西看不到,讓選民怎麼投票給你?」

參考資料:

經濟部水利署
別再浪費水了…花5分鐘了解台灣缺水危機&沒水怎麼辦?
水資源特展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

推薦閱讀:

德國機場蓋了十年,全因小公務員抓到公安漏洞!留德教授諷:德國人效率真的很低
沒人搭為何還要蓋?柯文哲戳破拼命蓋捷運的台灣怪象:淡海輕軌會虧到不省人事
【過去的市長錢花哪了】瘋狂還債讓市庫兩年還剩 420 億元,柯文哲:很多建設可以自己來做了
【糟了,是世界奇觀 7】雨下整夜,那些「潮」到漏水的台灣公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