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5 月 17 日,一條新聞成了各大報頭條,衛福部疾管署從 1 月底接獲醫院連續通報,指出 5 例急性病毒性 C 型肝炎確定病例的患者,都曾經到桃園市楊梅區「維蓮診所」就醫並接受藥物注射。調查後發現該診所竟然使用後未丟棄針具,重複使用造成感染。

這則頭條乍看是醫院無良的單一個案,但若細究會發現背後有一個台灣醫界隱藏許久的問題,而且至今仍然未解。

營運維蓮診所的是高齡 90 歲的醫生李維臣,在黨國時期曾是軍醫,1977 年取得醫師證書後再桃園市衛生所擔任主任兼醫生,1985 年獲得執業執照後開始在桃園診所執業,共換了7、8 家診所,直到 2008 年才開設維蓮診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336462679755776&set=a.348705575198163.76263.100001761714221&type=3

曾就讀公共衛生科的知名作家管仁健認為,這個問題顯露過去軍醫的執照太好拿,相對也沒有任何羞恥心和約束力。他用「中正牌」比喻黨國時代下的軍醫執照,指出解嚴即將 30 年,但戒嚴時代的各種亂象,至今仍未消除,實在很悲哀。

管仁健說,1983 年自己從公共衛生科畢業後就在衛生所實習,當年衛生所的所長和轄下組長需要有醫師資格,但有醫師執照的不太可能來「屈就」,因此大多是拿所謂中正牌,「也就是軍醫退役後,偉大的中華民國就頒發一張醫生執照。」

相較於拿中正牌的醫師,一般醫生必須要考超高分才能念醫學系,而且一讀就是七年,課業和實習也都比其他科系辛苦。管仁健說,這麼辛苦才換來的專業執照,有可能會為了省錢而做回收針頭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嗎?他比喻,這種「只換屁股不換針」的無良醫生,執照就是用戒嚴換來的。

民進黨上任以來,對國民黨進行了一連串針對轉型正義的追討。然而除了黨產之外,恐怕還有太多黨國時代遺留下來的陋習存在當今台灣社會。從「中正牌」事件就能看出,台灣需要轉型正義的地方,其實還很多。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

本文資料來源:

蘋果:無良診所重複用針頭
管仁健臉書

延伸閱讀:

鈔票改版浪費錢又不能拚經濟?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懂轉型正義帶來的利益
健保 20 年讓台灣中小醫院倒閉八成,養出一堆剝削醫生的醫療財團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