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董事長董瑞斌。照片來源:台北捷運公司提供。

(採訪/撰寫:張育寧、黃靖軒)

台北捷運 20 歲生日剛過,在經歷一連串路線開發後,如今的北捷正面臨轉型期。今年五月,北捷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斥資 1 億 2000 萬元,針對捷運中山站周邊做改造。除了要讓 3 月底熄燈的地下書街起死回生外,還要將一旁的雙連線形公園打造成綠色廊道,吸引店家入駐並帶動商圈人潮。

從改造中山站的新聞看出,北捷不再只是一間「把人從這送到那」的運輸公司,這間官股公司的營運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去年五月賀陳旦出任交通部長後,有豐富財經背景的董瑞斌接手了北捷董座的位置後就告訴大家,北捷接下來要開始「賺錢」了。

我們好奇的是,身為一間市政府持股 73.75 %的官股公司,北捷到底要怎麼賺錢?當柯文哲市長說捷運票價不能漲,北捷商業化的挑戰是什麼?為了解答這些問題,BuzzOrange 專訪了北捷董事長董瑞斌,從他的觀點剖析北捷未來的營運發展。

捷運光會載人不夠看,靠「業外收入」賺錢是全球趨勢

董瑞斌說,隨著柯文哲去年 9 月宣布捷運票價「不能漲」,北捷勢必要找更多「業外」收入,朝商業化的方向前進。他說明,北捷已達成階段性任務,路線都已建置完成,未來十年、二十年不會有新的捷運線通車,頂多未來再延伸一兩站。

換句話說,作為北捷本業的運輸總有一天會到頂點。這這時碰到的挑戰是當勞動、電費、環保成本都再增加,票價卻不能漲價時,北捷該如何營運?

董瑞斌提到的挑戰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根據交通部統計,搭乘台北捷運的旅客雖持續攀登,2016 平均每日運量達 202 萬人次,較上年成長 2.5 %。然而乘客多不代表賺的多。北捷的運輸本業已經連續虧損十幾年,平均年陪 5.9 億元。

董瑞斌的解方,就是想辦法增加業外收入,例如廣告或是捷運站內提供商店入駐收取租金。他說:「很多朋友問我說北捷放這麼多廣告幹嘛?但沒有廣告,票價壓力承受不了呀!」

靠業外收入營運捷運公司不只北捷這麼做,亞洲國家如香港、新加坡在運輸本業達成長瓶頸後,都是朝市場管理去走。日本東京、大阪地鐵公司不僅自己做複合式商場、擁有屬於自己的品牌,業外收入甚至占營收三分之一到五成。董瑞斌告訴我們,這正是北捷接下來要走的方向。

而中山捷運站的改造,就是增加「業外收入」其中一個新案例。

「都市發展不均很可惜」,董瑞斌:鐵路就像一道疤痕,把城市切開

目前捷運中山、雙連線形公園基地為 30 年前的舊設計,隨著時代推進,許多功能已不敷使用,加上原有動線迂迴彎曲,還有各個出入口及突出物,造成全區空間零散破碎,對於行人相當不友善。

除了硬體上有待改善之外,北捷看中的是中山站周遭的商圈活力。回溯中山站歷史,中山、雙連站位處過去台鐵淡水線,也是台灣第一條鐵路支線。董瑞斌提到,台灣城市發展跟台鐵有密切關係。如果觀察就會發現,台鐵兩側的發展不一樣。通常是一側發展得很好,另一側不好。例如台北車站前站發展得很好,後站發展的就很慢。

董瑞斌說:「鐵路就像一道疤痕把城市切開,讓兩邊沒辦法同步。這是很可惜的地方。」以中山站的例子來說,淡水線東側中山北路發展得很快,但西側就是傳統社區,發展相對緩慢。

北捷未來目標,就是要讓兩側發展更加平衡,藉由「綠色廊道」吸引更多旅客和商家入駐,帶動中山商圈發展。董瑞斌提到,廊道全長雖然才幾百公尺,但也有不同風貌,北捷在改造的過程會想辦法讓特色保留下來。目前工程已經發包,預計明年六月底、七月初就可以改造完成。

北捷要靠導購賺錢!董瑞斌:每天流動的兩百萬人都是商機

然而作為交通運輸公司,北捷要如何靠帶動商圈發展「賺錢」?董瑞斌說,以前運輸的想法都只是把人從一個點運到下一個點,下車後就不管他了。就像拿水桶從一個地方把水裝到另一個地方,倒下去水就不見了。

「人流就是商機,北捷每天平均兩百萬人在這邊流動,放掉太可惜。」董瑞斌說,除了廣告、開放商場入駐收取租金外,電子商務是北捷另一個賺錢之道。

他指出,北捷目前已經開始和捷運站附近商家合作,讓商家的廣告看板放在捷運出口去做到「導購」。而「台北捷運 GO」就是在這種想法下誕生的 App。不僅旅客可以藉由指示快速找到店家消費,北捷也可以藉由拆潤賺錢,做到對商家、旅客、北捷都有利的「三贏」局面。

想賺錢,人手不足怎麼辦?北捷和新創團隊合作創造「雙贏」

從廣告、商場到電子商務,北捷的野心很大,但一間交通運輸公司要涉足不同領域,勢必碰上人才不足的挑戰。董瑞斌坦承,北捷目前確實人手不足。除了送員工出國學習商業經營的專業能力外,北捷目前也試圖在與民間企業合作,尋求新創團隊的幫助。

例如,北捷最近開始配合「Open Data」的概念,希望藉由釋出去隱私化的資料,尋求新創團隊的合作開發出導購 App。這不僅能解決北捷往電子商務發展時碰到的人手不足窘境,也能讓台灣更多優秀的新創團隊被看見。

提到幫助台灣新創團隊,董瑞斌話鋒一轉,說北捷也希望能用更多元的方式幫助新創團隊。說起小巨蛋,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只有想到演唱會或球賽,鮮少人知道小巨蛋也是市府委託北捷營運。

董瑞斌說,小巨蛋除了辦演唱會之外,裡面還有很大空間、租金又便宜,適合新創團隊進駐。他說未來目標是要讓小巨蛋變成音樂、文創、運動相關的新創團隊基地。目前計畫等到世大運設施明年六月全部撤出後,北捷就會開始著手執行後續工作。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台北捷運公司提供。)

資料來源:

聯合:北捷運量成長 本業卻虧錢
聯合:智慧經營/董瑞斌 打造優質軌道文化
中央社:北捷公司斥資億元 改造中山雙連公園 [影]

延伸閱讀:

擠爆的北捷 VS 冷清的高捷──為何高雄人寧願騎機車也不願搭捷運?
沒人搭為何還要蓋?柯文哲戳破拼命蓋捷運的台灣怪象:淡海輕軌會虧到不省人事
原來捷運問題這麼多!政府擺爛了十幾年沒解決,柯文哲點出北捷三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