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蔡英文日前表示要讓彰化也蓋捷運,從台中烏日站延伸到北彰化,引起外界討論,但不少學者、民眾質疑是否真有需求,政府應審慎考慮。
對此,有一名彰化在地網友在PTT發文,點出彰化為何需要蓋捷運,甚至他自己就是因為台鐵尖峰時間經常人潮大爆滿,差點擠不上列車的悲慘通勤族。(責任編輯:蔡沛宇)

來源:台中市政府
文/ zxc70227
小魯非鍵盤彰化人,是實質彰化人,身分證N開頭。在彰化從小到大待了18年,直到大學才去外地讀書,而高中也在彰化市待了3年,那我覺得彰化需不需要蓋捷運呢?首先先幫大家釐清「彰化」,跟「捷運」兩個概念再來討論。
有人說彰化超鄉下超落後啦!人那麼少蓋給誰搭,雖然大多數是反串,但我這裡還是回答你:彰化雖然看起來不大,但也分很多地方(分北彰化、南彰化,這之下還有更多分區,因為人口多)。

彰化行政區劃圖。 維基百科
這次捷運要蓋的地方叫做彰化市,未來想延伸的地方是和美、鹿港。彰化市人口不多啦,大概23.5萬人(已經持平很久了,這幾年都在這上下震盪)。全台縣轄市第一(第二是屏東市),再加上區級的話排第十七(第十六土城,第十八永康)。
雖然彰化市面積不大,但人口高度集中在市中心,邊緣像是大肚溪畔或八卦山區跟鄉下沒兩樣(這些地方佔整個彰化市超過一半),用士林的面積來跟彰化市比較就很相似,但士林人口多了五萬,這樣的人口不知道夠不夠撐起一條捷運線呢?
再來捷運的部分,首先捷運要賺錢不是只有靠運量,若只靠運量,那全世界都會虧到爆炸啦!最重要還是配合整個都市的重劃一起發展(俗稱的炒地皮啦),這次的捷運規劃還有配合彰化的都市計畫去做,特別是台化那整塊。

來源:台中市政府
這是台中市府都發局對延伸彰化做的設計,雖然說會有炒地皮的情況,但也讓因腹地而陷入停滯的彰化市能持續發展,加上工程費用以捷運來說並不算貴(138億),又多蓋了一座兩用橋供公路使用(金馬大橋),因此整體看下來算是值得投資的交通建設。
最後回到交通問題上,彰化市跟台中市完全密不可分,兩城市間通勤人口非常龐大,國道最會塞車的路段其中之一就是大雅-員林這段,而且是不分平假日只要遇到上下班的尖峰時刻都很容易塞。另外一條大動脈台74號中彰快速道路一到尖峰時刻一樣塞塞塞。
而台鐵的短程旅客運量部分,台中-彰化的運量排第六名,前一名是台南-高雄,後一名是高雄-屏東,每天約有4~5000旅次來回,只比第三的台北-中壢少1000旅次。
用個簡單的概念,台北-中壢搭車人數的八成,就是台中-彰化的人數,這樣的旅次量也讓尖峰時刻的台中-彰化列車大爆滿,我就曾經擠不上去QQ。
有人會說可以讓台鐵增班啊,但鐵路有諸多限制,除了人事跟列車調度之外,一段鐵路就只能塞這麼多班次,最繁忙的台北-桃園一小時最多塞八班,平均約六班,而台中-彰化間目前最多已經六班,平均約五班,這樣看來可以增班的數量非常有限,不是單靠鐵路就能解決的。
因此我身為一個在地彰化人,對於捷運的立場是樂觀其成,主要是彰化市真的有這方面需求,而且造價不算太貴。雖然捷運不一定比火車快,但多一個選擇又不用到台中再多轉乘一次,再配合上都市計畫,彰化市才有持續發展的空間。
而對台中而言,衛星城市的交通越便利當然發展越好,不過捷運站附近的轉乘配套也要先搞好,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率,看能不能把鄰近鄉鎮(鹿港,和美,秀水,芬園)的公車路線延伸到這裡來。
至於和美、鹿港延伸線我就不提了,因為目前還沒有建設的必要啦,路線太長,人口需求遠不及彰化市,先搞好公車的轉乘,等彰化市弄起來再計畫,往後順著金馬路延伸到中華西路口這個交通大瓶頸就好。
延伸閱讀:
沒人搭為何還要蓋?柯文哲戳破拼命蓋捷運的台灣怪象:淡海輕軌會虧到不省人事
為了接送這些國大代表,一個使用率極低的小碧潭站造成不合理的捷運設計
【一條捷運蓋 20 年】光是政治角力就讓機捷工程空轉 6 年,在台灣 BOT 變成「沒效率」的代名詞
(本文經原作者 zxc70227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