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原作者forefinger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討論] 台灣南北教育資源真的差很大嗎?〉。)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許多人可能不解究竟為什麼要有繁星,憑什麼 48 級分可以上台大,台灣南北教育資源真的有差很多嗎?身在台北的你可能很無感,但台灣人只要生台北就已經贏了一半。

這些資源,早已充斥在你的生活周遭,只是你不自知而已。(責任編輯:林芮緹)

Sinchen.Lin, CC Licensed

文/forefinger

事實上在台北的確佔盡好處。

本魯南部人,學生時期待過台北一陣子。在建中、成功代課過,現在人在偏鄉(還不算特偏)教書。

我告訴你偏鄉是什麼情況。

首先,我們鄉裡一間補習班都沒有。學校學生有8成是隔代教養、有超過1/2是外配子女、而又有1/3以上是單親,這是真實的統計數據。

學校圖書館藏書總共才800冊,一堆都是超過20年的老書,離我們最近的書局是15公里外。學生想看到半年內的新書,就是要靠什麼天下雜誌的書香巡迴展。所以別想學生會有什麼閱讀習慣了。

家長社經地位不高,書也讀不多。事實上,他們最常從家長學到的技能就是抽菸和嗆聲而已。絕大多數的孩子放學後,比較乖的就是回家看電視上網、好一點幫忙家裡做生意。正常不然就是在街上到處玩耍,一下到公園烤肉、一下去飆車啥的,從小到大都沒有大人在管教。

我還遇過一堆家長因為太窮,要求學生請假跟去工作的。中輟只為了工作有沒有聽說過?就算沒中輟,到了農產旺季,班上一半以上的人請事假農忙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

你會說你從小也沒補習,但你總有書桌可以唸書吧? 總有圖書館吧?喔對了,我們這邊的鄉立圖書館關門時間剛好跟放學時間一樣,學生放學剛好圖書館關門。我家訪過的學生,很多連一張書桌都沒有,寫功課是放在大腿上寫的。啊~他們很多也都不會寫,因為從小沒家長督促養成寫作業習慣。

學校的電腦連跑師大的線上測驗都跑不動,甚至連填志願系統都會當機。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終其一輩子沒去過台北市、沒搭過捷運。某次新來的代課老師不懂,出數學題時用捷運轉乘來命題,學生就是滿頭問號:什麼捷運、什麼轉乘?

對了,我們教師聘僱每年都缺人,每年都在缺導師、缺主科教師。

以上是看的到的資源。看不到的:家庭教育不足、文化刺激不夠、經濟條件不佳。在台北,我可以放學時跟三五好友約著去書局逛逛、沒事看點展覽,要考試了一起去圖書館念書。捷運或街上貼滿了英文的標語或海報或故事 (我就很喜歡捷運上面貼的小則文學創作),偏鄉的孩子連透過電影練英聽的機會都沒有(笑)

而且,再次強調:我們只是偏鄉,還不是特偏。

身為教育人員,我可以肯定,如果哪一天我們學校出了一個學測65級分的孩子,那絕對是十年一出的天才。我們全校每年第一名最多都 PR 80上下,在台北連前十志願高中都上不了。但這樣的學生都是我眼中的天才型學生了,絲毫不弱於建中、成功的班上前三名。事實也證明,他們透過不管是繁星或是推甄的方式進入好學校,表現也都是一等一,很多用書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只為了想打臉那些嘲笑他們入學成績的人。

台北的確是資源非常多的地方,好好珍惜。因為,對我們的孩子來說真的非常羨慕。這些資源,早已充斥在你的生活周遭,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延伸閱讀:

責怪年輕人為何不敢追夢?活在台灣,不是生在台北就先輸一半
再拼也念不起台清交,「國民」教育給偏鄉孩子的詛咒:永遠複製貧窮
台灣的教育「龍、鳳至上、建北優先」,誰想過偏鄉孩子的未來?
來自偏鄉校長的誠懇請求:屏東不是文化沙漠,請給這些孩子一個機會
「你很特別, 特別到該做些不一樣的事」劉安婷,一個棄美高薪、返台推廣偏鄉教育的夢想家

(本文經原作者forefinger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Re: [討論] 台灣南北教育資源真的差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