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從鄭氏時期、清朝到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前的數百年間,台灣的文字就是台語字,台灣人書寫詩文,字字都是用台語發音。國民黨政府的所有措施中,對台語的滅絕政策真的是搞得最成功的,以至於今日多數台灣人不再重視台語的拼音、書寫,甚至愚昧的看輕台灣的本土文化。(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活水來冊房
有網友在PTT發文:
台語本來就是沒有文字的話,要學就是要有人陪小孩講,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學的,但我看有些台語課本還有什麼鬼拼音,我在那邊拚半天還不一定對,這樣到底是在學什麼?是在搞一些文字出來整人的嗎?
看到標題「台語課本有病」拳頭都硬了,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看到解嚴這麼久了這種言論還存在, 就覺得什麼轉型正義大概也是無望的,保證過五十年照樣一堆人懷念戒嚴好棒棒。
台語的處境就跟台灣史何其相像,可惜沒有台灣史今天那麼看起來有希望。
9.2聽到什麼白色恐怖228大屠殺,會說那根本沒這種事。就好像今天很多人家裡電腦還在用撥接,以為台語沒有字。台灣歷史在過去國民政府的隱瞞打壓,幸好在今天已經綻現曙光。 台灣語言一樣在過去被打壓醜化,很可惜在今日居然等不到天亮。
來來來,藏書界竹野內豐一一答客問。
Q1:台語沒有文字可寫。台語課本的字都是現代人亂編出來的。
容我翻個華麗的巴洛克式白眼。在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之前,台灣的文字就是台語字。
1945年以前的台灣人不會講華語。1945年之前台灣已經有人寫了許多文章。所以1945年以前的台灣人,只要是用漢字(或白話字)寫作, 字字都是台語/客語啊!
從明朝《荔鏡記》的紀錄,便是使用台語的前身閩南語書寫。 在台灣,從鄭氏時期到清朝數百年間的台灣人書寫詩文,字字都是用台語發音。 清朝還有識字課本《千金譜》、民眾消遣娛樂讀的「歌仔冊」、 傳教士來台後以羅馬字書寫的報紙、聖經、字典,全部都是以台語書寫誦讀。
因此台語確定有字可寫,而且寫很多、寫很久、寫很大。
現在大家覺得可以用漢字書寫的「正統語言」——華語, 其白話書寫歷史也不過數百年。《荔鏡記》與華語文字書寫歷史相比,也並沒有晚到哪裡去。
什麼?可是看不懂?看不懂怪我逆? 為什麼戰前識字的人就看得懂,今天我們看不懂? 還不是誰長期禁止教學、醜化本土語言? 所以今天才要放進教育裡,希望扶持已經元氣大傷的本土語站起來。
Q2:漢字也就算了,寫那個鬼拼音是誰創造的啊?
那個所謂什麼鬼拼音,這套拼音符號是從「白話字」修改而來, 白話字在台灣使用的歷史,比你現在熟悉的注音符號早了80年。
有人說拿台語課本給阿公看,他也看不懂, 阿公會講台語是會講,但他學過讀寫嗎? 會講某種語言,與會寫、會讀文字,完全是兩回事。
以學國語的經驗來講,三歲小孩用國語和人對答,基本上沒問題, 但把他講過的話寫成字要他讀,甚至要他把自己講的話寫成字, 沒學過認字的話自然無法完成。
如果會講國語就自動會讀、會寫對應的字,那國小就不必寫六年的生字簿了。 這不是漢語的特例而已,就算是拼音文字, 假如沒學過字母和背單字的話,照樣有文盲。 所以,會講台語,不見得看到台文就自動會念,更不用提會寫了。
Q3:為什麼要在學校教台語?
重要的文化放在教育錯了嗎? 有人說「要孩子討厭什麼學科,把它放進教育就對了」; 說這番話的朋友,現在擁有的基本知識和學位不知都哪裡來的? 該不會都是在家自學長大的小孩吧?
一種語言的死亡就是一個文化的死亡,我們英文再怎麼好,也好不過英國人, 但是我們需要跟自己的土地連結,需要在地化。 外國人來想要了解台灣的時候,我們就算會英文卻因為台語或是本土的母語不好, 根本無法向外國人深入介紹台灣,這樣不是國際化。
「越在地,越國際」,在國際化的趨勢中,我們更應該看到自己的獨特跟優勢,而不是一昧的只想要丟掉自己本來有的土壤。
打個比喻,你家鄰居突然跑來把你媽打了個半死,還住在你家。好不容易你自己長大了,不怕這個跑來住你家的鄰居了。你卻說半死的媽媽雖然很可憐,但人終究會死的嘛,幹嘛浪費錢去送醫呢?
我說這樣講的人未免太大方了吧,你以為你宋世傑啊還「人都會死的嘛」。 半死的媽媽就算沒辦法救到重返十八歲,至少勉強想辦法救到能生活自理, 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嗎?
國民政府跑來台灣把本土語言消滅得不要不要的, 好不容易我們的轉型正義走到今天這一步, 卻有人說「雖然本土語言被打壓是很可憐,但今天我們也沒必要花錢救它了, 教什麼台語啦,還不如拿這時間去學英文!」 你聽聽,這番話跟「你們年輕人搞什麼運動,有時間還不如去拼經濟」有87趴像。
當然,只靠教育確實是不夠的。 過去殘害台語最重要的工具,其實是媒體。
因此我們希望國家語言發展法能夠走在正確的路上,讓台灣能有動力產出更多好的本土影視、節目,甚至頻道。
Q4:學界先統一一套標準用字和拼音好嗎?
拼音早就制定了,漢字也制定了上千百字了。來來來,告訴你一個好東西,算我求求你家裡網路不要再用撥接了。
好啦,我真的要給的是教育部台灣閩南語線上字典和台灣客家語的線上字典。
雖然推薦用字還不夠多,但有一群為本土語言奮鬥的工作者努力在耕耘,持續地研究、考證標準用字。(但他們很謙虛,只謙稱是「推薦用字」)
真的,一切只缺我們用心去學。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videos/1256319517788906/?autoplay_reason=user_settings&video_container_type=0&video_creator_product_type=2&app_id=2392950137&live_video_guests=0[/facebook]
這個葡萄牙人,一輩子沒住過臺灣, 在國外只靠台灣留學生的指導、羅馬拼音拼讀文獻、從網路看「家和萬事興」鄉土劇, 可以這樣講一口台語。
史提芬周(周星馳電影《食神》中主角)說得好:「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成為台語人!」(或客語人、阿美語人、泰雅語人…..)
當我們喊著轉型正義,想要找回過去被塵封、扭曲的歷史真相;當我們讀著湯德章、陳澄波的故事,要求平反他們的名譽;我們卻對台灣過去祖先語言的殞落,不聞不問,認為沒必要扶持教學。
我只能說,國民政府的所有措施中,語言政策真的是搞得最成功的,值得所有獨裁國家借鏡。
延伸閱讀:
是誰讓台灣人覺得母語粗俗?這四本台語醫學書,揭露國民黨「國語政策」前的台語盛況
為何台灣人會認為「學校不必教方言」?他用 6 個 QA 說明:別成為讓台語死亡的幫兇
這個外國人台語比我阿嬤還輪轉!靠拼音和看本土劇自學,他的台語已經海放一半台灣人
【世界上最難語言】為什麼台語 40%的字都有兩種唸法?藏書達人為你解析有趣的台語發展史
【我講台語,我驕傲】同樣被殖民過的芬蘭努力保護語言文化,台灣人卻覺得講台語很「俗」
(本文經原作者活水來冊房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擷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