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國民黨腐敗得無可救藥是公開的秘密,但一場黨主席選舉,怎麼能搞得這麼混亂?(連幾月幾號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黨魁候選人只會站在那邊「哭經國」、國民黨希望之星卻好像只剩下徐巧芯——究竟國民黨這場混亂暴露出了哪些問題?當整個社會都點出國民黨「不重視人才」的問題時,國民黨沒有發現自己其實已經病入膏肓?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文/事件地平線
我們在想,是不是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制度中,決定了黨主席不 care 年輕人的聲音。
► 延伸閱讀:大家都想搶徐巧芯? 國民黨的青年斷層從何而來
根據國民黨公布黨員資料,國民黨有88萬多黨員,但具有黨主席投票權者僅22萬多人,比2016年黨主席補選時投票人數的33.7萬,足足減少11萬人。
# 國民黨的命運決定在65歲以上黨員
65歲以上和低收入戶因免繳黨費就有投票權,佔了19.7萬人。真正有繳黨費而擁有投票權者不足 3 萬人。因為保護弱勢 (?) 的規定,導致擁有投票權的黨員極度高齡化。
► 延伸閱讀:老藍男果然才是國民黨的主流
洪秀柱說,她也覺得連署制度有點問題,但要改革或廢除,必須考慮是不是從下屆開始。
► 延伸閱讀:不公平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從公開消息來看,只有郝龍斌跟詹啟賢對於年輕人參政這件事情是「從現在開始」,他們的幕僚團隊中都啟用了年輕的網路世代。
但詹啟賢在談年輕人參政的新聞,是放話說民進黨已經沒有年輕人的位子,所以勒?
洪秀柱跟韓國瑜分別都是開空頭支票,其中韓國瑜強調自己六十歲最年輕,我想他不太清楚什麼是年輕人參政吧。
吳敦義推了競選神曲,顧左右而言他,我也不知道他對年輕人參政的看法。
潘維剛說她當場感召了年輕人入黨繳了黨費,這是宗教洗腦嗎?
► 延伸閱讀:
有沒有比電視台清楚一點惹?
歡迎分享!
(本圖文經原作者事件地平線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黨魁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