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轉型正義」的觀念越來越受正視,越來越多人重視白色恐怖等相關事件歷史教育的重要性,而究竟這些年來學生們是如何學習「二二八」這段歷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歷史課本的歷史」!

(責任編輯:林芮緹)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中央社特地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圖書館查找民國51年至今的歷史課本,觀察228事件在歷史課本中的內容變化。 (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推動的課綱微調掀起爭議,引發反課綱與支持課綱兩派論戰。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經過」,高中課程綱要(標準)曾修訂10多次。中央社特地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圖書館查找民國51年至今的歷史課本,觀察228事件在歷史課本中的內容變化。

國立編譯館 統一編印課本時期

民國51年,教育部順應世界教育潮流,修訂課程標準。歷史課本只寫到台灣光復,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左:民國51年歷史教科書:右:民國60年歷史教科書。(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51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60年,因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歷史課本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60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72年為配合高級中學法,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73年實施。據此課程標準編印的國編本至78年版本仍然沒寫到「二二八事件」。

民國78年至84年的國編本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78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0年代,黨外運動興起,台灣社會陸續出現平反二二八的聲音與行動,直到民國79年2月27日,立法院集體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默哀一分鐘,行政院並為此成立「研究228事件小組」。

民國79年歷史課本,首度出現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

惟陳儀擔任行政長官期間,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致釀成36年的「二二八」事件。政府迅即撤換陳儀,改組省政,並宣撫民眾。

民國79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此後一直到民國84年,隨著政府調查與民間努力,「二二八事件」歷史輪廓逐漸清晰,課本裡的篇幅也有所成長。(畫底線者為新增部份

民國80年

惟陳儀擔任行政長官期間,軍政措施失當,適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致引發36年的「二二八」事件,頗多傷亡。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旋即撤換陳儀,改組省政,並宣撫民眾。

民國80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1年

惟因戰時的嚴重破壞,戰後的動亂與經濟恐慌,人民失業眾多,生活困難,復以陳儀擔任行政長官期間,軍政措施失當,適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致引發36年的「二二八」事件,頗多傷亡。

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旋即撤換陳儀,改組省政,並宣撫民眾。

為了平撫事件帶來的創傷,行政院特於79年成立「二二八專案小組」,研究事件的真相,對歷史作一交代;並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以慰不幸死難者在天之靈。

民國81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2年

惟因戰時的嚴重破壞,戰後的動亂與經濟恐慌,人民失業眾多,生活困難,復以陳儀擔任行政長官期間,軍政措施失當,適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致引發36年的「二二八」事件,無辜人民遭受波及,頗多傷亡。

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旋即撤換陳儀,改組省政,並宣撫民眾。為了平撫事件帶來的創傷,行政院特於79年成立「二二八專案小組」,研究事件的真相,對歷史作一交代;並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以慰不幸死難者在天之靈。


民國82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3年

台灣光復之初,因戰時的嚴重破壞,戰後的動亂與經濟恐慌,人民失業眾多,生活困難,社會問題相當嚴重。

陳儀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期間,當時台灣省行政體制特殊,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連中央政府在台灣的派出單位亦均受行政長官節制,其權力與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無異,使得朝暮等待光復、回歸祖國的台灣同胞大感失望。

加以行政長官公署軍政措施失當,實行經濟統制,部分官員貪瀆及軍紀不良,更造成人民的不平。適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引發36年的「二二八」事件,無辜人民遭受波及,頗多傷亡。

國民政府主席 蔣中正先生聞變,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旋即撤換陳儀,改組行政長官公署為省政府,革新省政,並宣撫民眾。

為了平撫事件帶來的創痛,行政院特於79年11月成立「二二八專案小組」,研究事件真相,俾對歷史作一交代;並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以慰不幸死難者。

民國83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3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4年

台灣光復之初,因戰時的嚴重破壞,戰後的動亂與經濟恐慌,人民失業眾多,生活困難,社會問題相當嚴重。

陳儀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期間,當時台灣省行政體制特殊,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連中央政府在台灣的派出單位亦均受行政長官節制,其權力與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無異,使得朝暮等待光復、回歸祖國的台灣同胞大感失望。

加以行政長官公署軍政措施失當,實行經濟統制,部分官員貪瀆及軍紀不良,更造成人民的不平。適因取締私煙引發衝突,引發36年的「二二八」事件,無辜人民遭受波及,頗多傷亡。

國民政府主席 蔣中正先生聞變,嚴令陳儀負責制止報復,否則以抗命論罪。旋即撤換陳儀,改組行政長官公署為省政府,革新省政,並宣撫民眾。

為了平撫事件帶來的創痛,行政院特於79年11月成立「二二八專案小組」,研究事件真相,俾對歷史作一交代;並由李登輝總統向死難者家屬道歉,政府發給補償金及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以慰不幸死難者。

民國84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民國84年國編版歷史課本。(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88課綱─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因應社會變遷,民國79年教育部成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修訂歷時將近6年,在84年確立並發布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於88學年度開始實施。88課綱最大變動就是採取「一綱多本」編寫模式,開放民間根據課綱編寫教科書,由教育部審定。

95暫綱─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教育部為銜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與大學通識教育,並改善當時高中課程學科數目與授課時數太多等問題等。90年著手進行「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台灣史首次獨立成冊,於93年發布,95學年度開始實施。

98課綱,95暫綱微調版,國文歷史科暫緩上路

98課綱以95暫綱為藍本微調,目的是研修更理想的課綱內容,97年發布後原預計隔年實施,但因社會對國文、歷史科內容多有疑義,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決定暫緩一年實施,除了國文、歷史2科仍需再討論,其他科皆在99年實施。

101課綱

教育部100年5月10日召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會」審議過歷史課程綱要,從101學年度高一起逐年實施。

104課綱微調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103年1月微調高中國文和社會領域課綱,預計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部分內容如公民科「人權保障與立法」章節,刪除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舉例,一般化為「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歷史科「日本統治」改為 「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 改為 「光復」臺灣等修改,引發爭議。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

延伸閱讀:

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我經歷的二二八事件
如果二二八沒有加害者,為什麼知識份子施儒珍要躲在牆縫內過一生?
年輕人對黨國教育的怒吼:我根本不知道二二八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