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zzorange/videos/1551850094831034/[/facebook]
搞文創能吃嗎?
請問台灣文青聚集大本營「華山 1914 」
這些年,你們到底是賺錢,還是賠錢?
2015 年出版的年報中揭露,華山已由虧轉盈
一年吸引三百六十萬人次買票進場看展,整體產值破三十億
華山 1914 園區開出的發票總額達五億,替公司帶來兩億營收
上述是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自 2007 年接手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權,九年來所繳出的成績單。王榮文後來也在受訪時表示:
「華山已經走過前五年打底的過程,現在是可以往前一步,做一些『不賺錢』的事了。」
王榮文接手華山後,成立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簡稱「台文創基金會」),以這個工作團隊致力讓華山成為「文化與商業共存」的場域。
「文化與商業」共存,惹來「華山」只有商業、只有餐廳的批評
——在文青之間,更有「華山、松菸傻傻分不清楚」的窘況。對大眾來說,他們都是某個被再利用的公共空間,但對於兩者的歷史脈絡,以及為什麼能達到如今的文創經營角色,沒有什麼概念……
台文創基金會還有二十多年的華山經營權,接下來的時間裡,也很可能仍然要繼續站在「政府指令」、「大眾觀感」以及「經營獲利」的中間矛盾來回,他們後續的經營計劃與願景是什麼?
文創可以當飯吃嗎?「華山 1914」由虧轉盈的艱難取捨 12/21 下午三點,邀請台文創基金會執行長王沛然,娓娓道來 (本文即為直播入口,活動當天會嵌入直播畫面)
來賓:王沛然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執行長。2015、2016「華文朗讀節」總策劃人。 Pratt Institute 建築碩士。在紐約生活多年,2011 年回到台北。從經營複合式書店到建立說書人和創意人的平台,持續以華山 1914 文創園區作為基地,搭建跨領域的橋樑,實驗故事展演的多元可能。
主持人:張育寧
BuzzOrange 總編輯
10 年平面媒體報導與管理經驗、5 年網路軟體型態新媒體經營與管理,擅長網路媒體議題設定與內容發展、互動式垂直社群經營、精準會員式議題內容溝通、全媒體跨多螢內容編輯、經營管理。 2015 年受邀至總統府與各大部會,擔任網路社群溝通主題之指定講師。
延伸閱讀
【百年建築—日治酒香華山】被遺忘的故事:兩個釀酒師、一個資本家,芳釀造酒場與蝴蝶蘭醇釀
【百年建築—文化華山】藝術能吃嗎?18 年華山藝文特區簡史的殘酷映照
【百年建築—地圖華山】1930 年代的日本工業建築美學,戰後台灣不復見的文化思維
【百年建築—文化華山】原來我每次在那唱啊跳啊都不會壞的華山 Legacy,已在那 80 多年
【百年建築—他山之石】古蹟空間再利用,文化與商業真的能共存共榮?
【百年建築–光點華山】專訪陳伯任,在老舊的倉庫內,加蓋另一個為電影而存在的盒子
【百年建築—人物專訪】王榮文:什麼叫做文創?這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
【百年建築—文青華山】在二樓角落的 18 坪書店,青鳥書店能再度翻轉華山的文創夢?
【百年建築—夜色華山】廢棄警衛室裡重生的台北夜色:Trio Café
【百年建築—隱士華山】藤森茶屋望北茶亭,新舊日式建築的對話
(本文開放合作單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