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法國《查理周刊》是出了名的反骨,不論什麼都很樂意諷刺一筆(雖然之前有聽過為了不惹到猶太人,所以退回了諷刺猶太的插畫家),但他們的豐功偉業還真是毫無下限。
先前才因諷刺了伊斯蘭宗教精神象徵穆罕默德,被血洗總部;最近義大利發生了大地震,罹難者無以計數,但《查理周刊》還是沒在怕,居然還能大大諷刺一把,將罹難者比喻為義大利麵。
(責任編輯:林芮緹)

《查理周報》以三道義大利菜諷刺受地震侵襲的災民,引發網民撻伐。(取自Charlie Hebdo)
8月25日,義大利的阿馬特里切發生一起規模6.2的地震,屋牆倒塌,瓦礫堆滿地,無數傷者等待救援。令人悲痛的一幕在《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眼裡卻變成三道義大利菜——撒滿番茄醬的的筆管麵(Penne Sause Tomate)、斜管麵(Penne Gratinee)和穿插著「血腳」的千層麵(Lasagnes)。

規模6.2的地震將義大利小鎮夷為平地,造成死傷無數。(美聯社)
災民變「義大利麵」 《查理周報》遭撻伐
阿馬特里切是阿馬翠絲義大利麵的起源地,《查理周報》便以「義大利麵」的意象繪成漫畫,諷刺遭受地震侵襲的小鎮。拿災民做題的漫畫在社群網站傳開後,引發網民撻伐。
#CharlieHebdo faced a tragic terrorist attack..but y’know what? You’re just not funny..
295 dead #AmatriceQuake
不僅如此,阿馬特里切的居民將以「加重毀謗」為由,提起聯合訴訟,若訴訟案成立且勝訴,《查理周報》恐面臨龐大賠償。
I'm confused…. the whole world supports #CharlieHebdo after their tragedy and this is what they give back? https://t.co/1eCA0nET8d
— Clare Cullen / 'Clisare' (@Clisare) September 4, 2016
阿馬特里切地方律師齊克提(Mario Cicchetti)認為該則漫畫是一種「對災民的鄙視」,不僅無意義且「無法理解」。
甫受恐攻 《查理》爭議不斷
《查理周報》風格反骨,吸引不少讀者,也引來無數爭端。更在2015年1月因以「穆罕默德」為周報封面惹來3名槍手血洗總部,造成12死11傷。
Naked Muslim cartoon sparks wave of death threats at Charlie Hebdo magazine https://t.co/5XYbcViihU pic.twitter.com/vb2hBOXOSM
— Edwin Ortega (@gfhfd111) August 15, 2016
《查理周報》隨後以「我是查理」為名,發起捍衛言論自由活動,引發廣大迴響。
槍擊案後,其仍堅持「諷刺」精神,不改其路,在2016年1月,以「敘利亞3歲男童陳屍沙灘」為題,諷刺該男孩就算沒死,也會變成「性侵犯」。該則漫畫亦遭不少批評,認為無「自律」的言論自由,儼如蠻人,毫無人性。
#CharlieHebdo #cartoon on #Alan Kurdi is 'disgusting,' says aunt#Syria #refugees #refugeecrisis https://t.co/NGu0ZlCQow
— Alex Paulikevitch (@A_Paulikevitch) January 14, 2016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戲謔諷刺地震罹難者 義大利怒告《查理周報》〉。)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