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需要關心這則新聞】
台灣每一次參與國際賽事,「中華台北」隊名就會成為討論焦點。其實里約奧運舉辦時 CNN 就跳出來說「中華台北」是不存在的國家;日本之前也發動連署,要讓台灣以「台灣」之名進軍 2020 東京奧運。當其他國家都點出這個詞彙的荒謬,為什麼我們的政府、我們自己還不想改變?(責任編輯:黃靖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台灣中華奧會表示,自1971年以來,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遭到中國大陸邊緣化」。
台灣只能使用中華台北名稱參加奧運而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及國歌參賽,使台灣人民日益不滿,如今台灣內部對國家的身分認同和自主地位,比以往堅持許多,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更是如此。
中華民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到了1979年,國際奧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案,台灣的中國奧會改名為中華奧會,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日後須使用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奧運,不得再使用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歌。
經過一連串強烈抗議後,台灣於1981年正式妥協,1984年首次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塞拉耶佛冬季奧運。此後30年來,台灣參加過每1屆奧運,但內部許多人並不樂意接受這個名稱。如今隨著具有獨派色彩的政黨執政,此事更具爭議性。
《CNN》提到,2004年台灣首度在奧運奪金,當時跆拳道輕量級(49公斤)女將,陳詩欣站在雅典的頒獎台,她頭戴桂冠、胸掛奧運金牌,淚水滑落臉頰。然而體育館內播放起金牌得主選手的國歌,並非「中華民國國歌,而是「國旗歌」。館內也沒有懸掛任何台灣國旗,只有一面「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旗幟。但旗子上面的「Chinese Taipei」,根本是個不存在的國家,而是1949後的兩岸分治的產物。
《CNN》引述年度國立政治大學的民意調查結果,1991年自認為 「台灣人」的受測者僅佔13.6%,到了2004成長至45%;報導引述一項今年由台灣民意基金會(the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Foundation)調查的民調,高達80%的民眾認定自己是台灣人。這點在年輕世代中尤其顯著。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也是當時太陽花運動人士的黃國昌,對《CNN》表示:臺灣希望跟中國維持和平關係;然而,並不意味,臺灣人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 方式,來迎合中國。
CNN報導認為,當臺灣人私下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越來越堅定而自信,為何不能在國際舞台也是一樣?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認為,中華台北這個名稱「不敬」,因為台灣奧運選手出身於台灣各地,而且屬不同種族,因此最好的隊名是「台灣」。
獨派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執行主任昆布勞(Coen Blaauw)則認為,中華台北這個名稱有損台灣的國際地位。他認為這個名稱不僅是對台灣人民的羞辱,也擔心這個名稱將越來越不可拆分。
他並表示:中國的否決權和決定台灣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參與國際事務這件事情,不應該成為台灣在參與如奧運等國際組織的先決條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聞來源: 民報:CNN:政治矮化臺灣的「中華台北」名號,惹人惱怒! 中央社:CNN:台灣內部對中華台北名稱日益不滿 CNN:What's in a name? Anger in Taiwan over 'Chinese Taipei' Olympics moniker
延伸閱讀:
蔡英文上任滿月總整理:「新」政府逐漸不新,是否背離民意成為下一個國民黨?
【國民黨不告訴你的事】台灣本來有機會以「Taiwan」參與世界組織,卻被國民黨硬生生改成「中華台北」
【歷史解密】中華台北的代表名稱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