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161347403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近一個月來,從雄三飛彈誤射、南海仲裁結果公佈,兩岸關係愈趨緊張。台灣外交政策一直都是倚靠美國藉以抵禦中共,而這篇文章雖然立場明顯傾中,但卻是「國際政治現實」下的考量。台灣若是未來仍依靠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恐怖平衡,那麼若有一天其中一方勢力增長,則可能對台灣帶來極大的威脅。蔡英文是否能走出一條新的路,值得深深期待。(責任編輯 蔡昆儒)

文/特德·卡彭特(美國卡托研究所國防與外交政策學會副會長)

7月1日,因台灣海軍向台灣海峽中國大陸方向誤射了一枚導彈,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這枚「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導彈飛行了大約45英里(約合72.42公里)後貫穿了一艘台灣漁船,導致其船長不幸身亡,三名船員受傷。

中國政府最初的反應相對克制。雖然中國政府立即要求台灣當局對這一事件做出「負責任說明」,但他們並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利用台灣方面的「誤射」來惡化輿論。當天晚些時候,國務院台辦的發言人表示,「在大陸方面再三強調要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從根本上來說,這一事件是自台灣地區第14任領導人和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之後,中國大陸與台灣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體現。中國大陸的領導人並不樂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成為台灣的新「總統」,即便她在「台獨」的立場上並不如前任民進黨出身的總統陳水扁那般強硬。

在蔡英文5月就任之前,大陸方面就告誡蔡英文及其支持者必須堅持所謂的「九二共識」,即「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不去管其中可能存在的分歧,且這一態度始終未曾轉變。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在5月末會見台灣工商團體秘書長聯誼會參訪團一行時,就直言不諱地說,「台獨沒有前途,不可能成為台灣未來的一個選項,這是一個歷史定論」,他還說,「有人說要重視台灣普遍民意」,而他認為這毫無道理,因為「台灣社會也應了解和重視13億7千萬大陸民眾的感受」。

起初蔡英文含糊應對,之後又在公開場合迴避承認「九二共識」。大陸方面對此迅速作出了憤怒回應。6月下旬,就在蔡英文就任僅僅一個月後,中國政府中止了國台辦與台灣方面陸委會建立的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以及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建立的協商談判機制,使得兩岸溝通機制陷入停頓。

從中國政府的立場看來,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並不是蔡英文唯一的「冒犯行為」。她的政治同盟在南海推行獨立的領土主張。對於中國的主要戰略對手日本,她採取極其曖昧的政策。而在6月上旬,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為1989年的風波舉行紀念儀式。這些舉措在中國政府看來是特別挑釁的行為。而使矛盾進一步尖銳的是,台灣將在這個月晚些時候在美國試驗其最新型反導系統。而最後這件事也表明,美國在這些事件中扮演的遠不止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

在1979年美國與台灣當局「斷交」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時制定的《與台灣關係法》中,美國承諾會保衛台灣,但這只是一個鬆散的界定而非義務。美國政府同時也持續為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中國政府對此向美台雙方都做出過抗議,但在馬英九和國民黨領導台灣期間,那隻不過是形式上的外交抗議。

而那段穩定的日子顯然已走向盡頭,美國需要重新考慮其對台的安全承諾。中國政府所表現出的不耐煩、台獨分子可能做出的輕率行為或者僅僅是一次不幸的意外都有可能導致一場危機,給美國帶來慘痛的結果。而最近的這次事件更是凸顯了這一危險。試想,如果被台灣導彈擊中的漁船不是來自台灣而是來自大陸,如果擊中的是一艘中國海軍軍艦,可以想見中國政府的反應將絕不會如此克制。

台灣海峽就像是一個正在倒計時的定時炸彈。台灣人民似乎更想將他們的未來與中國大陸切割開來,而中國政府則下定決心要在將來實現兩岸的統一,其耐心也是有限的。現在我們很難判定結果究竟會如何,但是若不儘早從這個日益危險的關係中抽出身來,當這顆「定時炸彈」爆炸時,美國終將為其所害。

(本文經合作夥伴觀察者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德·卡彭特:美國應該遠離台灣這顆「定時炸彈」〉。)

延伸閱讀>>
【東方的神祕力量】一張七星八卦陣說明中國的軍事部署,讓美國怕怕 der
【看破中國恐嚇手法】日本焦慮、美國抵抗是東亞局勢中,讓台灣不被統一的關鍵
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我們只能加入美國的 TPP 。但‧‧‧這是陷阱還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