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Z3fGYTLFI[/youtube]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2016 巴西里約奧運將在 8 月展開,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也即將於明年登場,籌備國際運動賽會究竟對主辦城市有哪些影響?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將著名運動經濟學者安德魯•辛巴里斯(Andrew Zimbalist)的著作《奧運的詛咒》翻譯給台灣人民瞭解「力與美的競技場」是如何淪為財團瓜分油水的黑箱?
梁文傑在 Hit FM 台北之音「蔻蔻早餐」直指,目前想要籌辦奧運的國家多數是為了宣揚國威,奧運應該要「服務城市建設」,想要單純從籌備大型運動賽事獲利的國家都是傻瓜。(責任編輯:曾華銳)
採訪整理:陳翊屏 │ 採訪校審:陳秋如
- 金玉其外:大型活動真如宣傳那樣炫目?
非外文科系的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在攻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班時努力研讀原文書,也曾翻譯書籍添補學費。翻譯過6本書籍的他譯筆流暢,八旗文化出版社看準奧運年趨勢,請來梁文傑翻譯《奧運的詛咒-Circus Maximus:The Economic Gamble Behind Hosting the Olympics and the World Cup》,並邀請台北市長柯文哲撰序,搭上波折連連的世大運籌辦話題,希望此書帶給讀者更多反思。
《奧運的詛咒》討論辦理奧運、世界盃足球賽等國際比賽迷思,作者安德魯•辛巴里斯主要研究職業運動、大型賽會對城市發展及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梁文傑說明,研究這項領域的專家在台灣並不多見,因為台灣鮮少舉辦國際大型運動賽事、盛行的職業運動發展未成熟,學界體育系也不針對奧運或世界盃等運動經濟學研究。
當政府想要舉辦大型活動時,會用華麗的預估數字迷幻世人目光,譬如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申辦聽障奧運時,顧問公司稱會有 2、30 萬人觀看、達成 400 億元經濟效果;台中市近期舉辦花博,市府也宣稱有 435 億的經濟效益。梁文傑指出,事後應該將所有數據拿來做對比檢證,而非在事前用預估或猜測的方式,否則未經過驗證的數字經由政府一公告,也只能由公部門說了算。
- 拿錢換名聲:辦奧運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國家舉辦奧運需遵守奧委會規範,例如場館建設、奧運村大小都受限制,梁文傑提出台北市想舉辦奧運的假設,那至少要投入半個中山區這麼大的範圍。國家不可能期待從門票或電視轉播權益金等額外收入回收投入的款項,辦這些活動通常是入不敷出的情況,觀光人潮沒有想像中的多,因為旅館住房率也不高,這些是西方國家共識。
倒有些國家舉辦奧運不是為了賺錢,目的是宣揚國威,一般歐洲國家對於張揚國家威信的行為沒興趣,但對於新興國家而言,則自認可藉由舉辦奧運成為世界強國的敲門磚,例如北京,否則如果從經濟效益考慮來舉辦奧運,國家就是傻瓜。
- 高潮過後:遍地蚊子館等著燒錢維護
為說服各國積極參與舉辦奧運活動,國際奧運委員會經常對外宣稱辦奧運會有長期效應(又稱遺產效應 Legacy effect)、城市會有飛耀性發展,不過大部分的城市在舉辦奧運後,留下一堆閒置運動場,因為職業運動一旦不興盛,場館使用率低,俗稱「白色大象」-在東南亞國家的古代王國,人們將國王致贈的白色大象作為榮耀象徵,但人民為了「維護榮耀」,供養大象的畢生其實付出了更多金錢與心力。
而「鳥巢」、「水立方」就猶如北京的白象,當初創新設計曾躍上國際版面,現在卻幾乎無人使用;雅典奧運也留下許多場館,梁文傑打趣比喻,也許這些建築在千年之後會加入希臘的遺蹟系列。若是放大檢視台灣場館,不考慮收入的一年維護費用,台北小巨蛋耗資 2 億元,大巨蛋更高達 6 億元,有沒有成為「白色大象」可能?
- 辦活動就是場賭博,但十賭九輸
此外,很多人認為希臘就是因當年舉辦雅典奧運花費太多成本,整體國家經濟才遭拖垮;英國廣播公司(BBC)針對里約奧運報導,巴西政府財政困窘、挖東牆補西牆,反而付不出教師與警察薪資,一群里約警察拿著「里約是一個不安全的城市,大家不要來」標語前往國際機場抗議,藉此告訴旅客:巴西警方無法保證旅客的安全。而現任巴西總統羅塞芙(Dilma Vana Rousseff)則因使用隱藏預算支付舉辦世足賽、奧運預算,被國會議員指控中飽私囊遭到彈劾。
舉辦國際運動賽事宛如一場賭局,國家欲宣揚國威的同時,不但沒得到經濟效益還賠上政治,落得搖搖欲墜的下場。但舉辦奧運也是部分人士尋求私利的展示櫥窗,所有舉辦奧運的鼓吹者,如電視台、廣告公司、建商、體壇人士或運動廠牌等…因為活動而得到週邊效益賺錢的都是它們,舉辦奧運的好處被整碗捧走,卻花費了納稅人大量費用。
- 結合都更:倫敦奧運借力使力推動城市翻新
但是奧運也有成功的案例,書中提及 1984 年奧運,主辦城市洛杉磯職業運動發達成熟,也曾辦過 1932 年奧運,在既有場館基礎上不需大興土木建設,奧委會甚至願意挹注不足的預算。洛杉磯在奧運結束後也無需刻意編列額外維護預算,使用簡單低廉的成本打造出史上最成功的奧運。
梁文傑提到另一項成功案例,倫敦和巴塞隆納都採用「城市再造計畫」,將翻新舊社區與運動賽事結合。以倫敦來說,東倫敦是倫敦最早發展的工業區,奧運建設可活化東倫敦城市翻新;不過,若城市建設純粹為了服務奧運,譬如巴西里約熱內盧在場館間興建高速公路、輕軌,但這不是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的通勤路線,運量過低的交通建設對城市發展簡直毫無幫助。
- 比起活動本身,不如期待我們能給外賓什麼樣的體驗
藍綠兩黨在郝市府爭取舉辦世大運時都持贊成意見,梁文傑分析,因為台灣是一個「想要成為國家的國家」,希望能藉此增加國際能見度。但是梁文傑呼籲,別對明年世大運有過度期待,以韓國光州世大運為例,也許主辦國為人知曉,卻沒人對金牌選手有印象;世大運主要參賽者都是大學生,在國際上並不如奧運、世界盃足球賽廣受矚目,連ESPN或FOX體育台等體育頻道也沒轉播賽事,再多的宣傳都難以提升矚目程度,憑靠舉辦世大運而揚名國際是難如登天。
梁文傑也向熱鍋上的柯市府提出建言,2009年時,北高曾分別舉辦過聽障奧運、世界運動會,就台灣公務員的素質與能力舉辦世大運其實不會太困難。梁文傑認為,應該把握機會讓世大運的選手、裁判、親友團及媒體記者們感到賓至如歸,在台灣體驗到友善又安全的氛圍,在賽事落幕各自回國後才有宣傳台灣愉快經驗的可能性。梁文傑反對政府及人民對世大運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身為監督市府角色的議員,他相挺柯文哲不想鋪張浪費籌備世大運的理念,也認可要以相對較少成本完成賽事的主張。
(本文經合作夥伴 Coco’s Channel 蔻蔻頻道授權轉載、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訪談圖片則由台北之音授權提供,原文標題為〈從《奧運的詛咒》看台北世大運 譯者議員雙身分監督評論〉。
延伸閱讀: 里約已成罪惡之都!員警沒油錢巡邏、選手遭槍擊......今年奧運恐怕面臨「巨大失敗」 【奧運是祝福還是詛咒】里約搞到政府破產、幫派火拼,為什麼還要辦? 台北世大運超支預算 500 億,還蓋了一堆蚊子館-看看東京奧運怎麼做 失控的世大運規劃,除了讓台北欠一屁股債,還能指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