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_phpNle4zc

BO 導讀:
日前台北市原民會主委陳秀惠,在接受國民黨市議員李芳儒質詢時,因為說了阿美語而被民進黨市議員王孝維逼著道歉,陳秀惠則在市議會公開向議長、議員致歉,引發軒然大波。
事後,台北市議員李傅中武和李芳儒,則針對陳秀惠於 2015 年 8 月時在「台北市原住民婦女種子人才培訓課程」的課堂上表示,泰雅族婦女有「陪睡」待客的習俗,要求陳秀惠道歉下台。雖然陳秀惠後來以「同裘制度」解釋,要大家不要以情色的角度理解。

以下為原民會主委陳秀惠接受報橘《BuzzOrange》專訪內容。

  • 甚麼是白浪?

答:白浪一詞是原住民族對漢人的通稱,然而不同族群亦會對漢人有不同的稱謂。

  • 為什麼叫做白浪?

答:源自早期原住民族與漢人的生活貿易中,原住民因屢次與漢人生活貿易因文化、語言誤解與衝突所產生的摩擦及無數次被漢人所欺騙而產生的不信賴感,如用一瓶酒騙取原住民土地的故事,認為漢人是壞人,於是採用「歹人」的這個外來語來稱呼漢人,後演變為「白浪」一詞。此亦為原住民與漢人長期無數被巧奪的不愉快經驗中有了這個名稱。

  • 台灣人的定義是甚麼? 從中原文化看南島文化有哪些誤解與謬誤?

答:

(一)台灣人的定義是甚麼?

1 . 從原住民族的觀點,台灣人是閩南人以非我族類即非台灣人的獨佔名稱,但這都無法否認原住民族是最早來到台灣的主人。

2 . 另有一說為明鄭時期來台的閩南人想把歷史的恩怨埋葬在台灣,故叫「埋怨(台灣)」(台語),並重新在這塊土地上重新來過。

 (二)從中原文化看南島文化有哪些誤解或謬誤?

在 1980 年後,原住民的史觀是依日本人所認知的歷史,原住民族一直都認為自己與漢人是同宗同源、同根生的漢人,只是這 20 年來,因歷次選舉的操作下,將臺灣人又細分不同族群,其實在台灣真正只有兩個族群,即華夏民族與南島民族。

(圖片來源:ETToday)

(圖片來源:ETToday

  • 蔡英文總統為什麼要向原住民道歉?

答:

(一)原住民族歷經不同政權與不公平的對待,除經歷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及外來移民,逐漸喪失了土地外,並在經濟上處於劣勢,這是歷史造成的迫害與不平等

(二)400 年前,在這土地上早有一批人民居住著,而這批人原本擁有自己的土地、語言、文化,卻遭後續的統治者基於各項利益剝奪,將這群原住民視為未開化之番人,並且將其原有的土地視為未開發之地,無主地,恣意的巧取豪奪,最終使得這塊土地原有之人民流離失所

(三)失去土地的原住民,被迫遠離原鄉,在他鄉被視為異類,失去了文化,被迫學習主流文化,失去了語言,與長輩無法溝通,失去了族群,失去了家,最終失去了自己

(四)一個宣稱自己追求平等、多元化的國家,就要正視一個事實:國家在恢復原住民權利前,對原住民的迫害並沒有結束,而結束其被迫害的方法,就是恢復其權利,實現民族自決。

(五)只有當國家元首願意以國家的高度主動向原住民道歉認錯時,才可能創造出一個空間來彌補國家與原住民之關係,讓所有人民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也告訴後代子孫,台灣是一個擁有公平正義與多元包容的國家。

  • 原住民委員會是甚麼時候成立的?

答: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 1996 年 3 月 16 日成立,是行政史上第 1 個成立的原民專責行政機關

  • 原住民在政治上、文化上、經濟上,這些年來在台灣社會的主體性位置中,有甚麼樣的進展與變化?您認為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是甚麼?

答:

(一)20 年來原住民在政治上、文化上、經濟上的創舉如下:

1 . 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1996 年 3 月 21 日,陳水扁任臺北市市長時,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以象徵對臺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

2 . 臺北市禮賓處伴手禮:,陳水扁時期首次在禮賓處以原住民的伴手禮當作接待外賓。

3 .1999 年,原住民族首次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展「台灣與加拿大原住民當代藝術聯展」。

4 . 在凱悅飯店(現為君悅大飯店)第 1 次以原住民食材接待外賓。

5 .原住民身分法,台北市原民會第一屆主委高正尚努力積極推動二分之一原住民身分法,即針對原漢通婚者,只要父或母其一具原民身分,其子女就可從其父或母之性別取得原住民身分

6 . 依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平均餘命相較於一般人少 10 歲,故首創 55 歲以上未滿 65 歲之原住民,可申請國民年金原住民給付。

(二)您認為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是甚麼?

讓行政機關的公務人員和多數 98%的漢民族理解原民的困境並以同理心為原民謀福利。

  • 台灣的原住民族在台灣,這二十年來發生了甚麼事?甚麼事沒發生?

答:

(一)針對以上的創舉,使我理解 2 件事可以讓原民翻轉,

  1. 行政機關之介入
  2. 商業平台之提供

唯有國家政府積極提供平台,原住民就有機會向這世界舞台發光發熱,並為國家貢獻出能力並回饋給人民

(二)什麼事沒發生?

政府應讓行政機關的人員理解原民的困境並以同理心為原民謀福利,加強行政機關人員對原民歷史文化的理解,讓行政機關人員體認原住民與他們是同宗同源的同胞。

  • 原住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嗎?

答:是,一直以來都是。

  • 現在的「台灣人」概念是怎麼樣形成的?

答:是 1949 年來閩南人所獨佔的一個名詞,其實只要是生長在這土地上的人民,都是台灣人,臺灣人非只有閩南人莫屬

  • 有些人把原住民當成資產,有些人把原住民當成負債,原住民文化在未來的台灣多元文化中可以產生甚麼意義?

答:原住民在藝術、娛樂、體育上都有傑出的表現,比如歌手阿密特(張惠妹)、張雨生、羅志祥、阿 LIN,藝術家優席夫,體育好手曹錦輝、陽岱鋼等,其實只要政府好好善用原住民的優勢,原住民絕對會是對社會有貢獻的民族。

  • 你從小就在部落長大嗎?

答:是,我有完整的部落生活經驗,也以此為豪部落灌溉並豐富了我的生命。

  • 你怎麼看新住民的處境?

答:他們都是遠渡重洋辛苦來台生活的人民,也是屬於台灣的一份子。

可否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原住民族文化中最優美的部分?

原住民各族文化中有非常多具高貴價值的內涵,無論是對祖靈的崇敬、大自然生態的尊重、長幼秩序的倫理觀、人格教育的養成、男女地位的平等以及兩性關係的分際等。在此就以泰雅族的「同裘制度」為例來說明:

「同裘」有兩種型態,其一是泰雅族已紋面的未婚男女青年,若相互喜愛,可以在家長的允許下同裘共眠來考驗對方的感情,進而約定終身大事,回家後向家長說明後找人提親。這種嚴格的同裘並無性交或任何不軌行為,這是泰雅族人對於大自然和生活相結合的性教育。外來族群不明瞭這種儀式,就認為這是淫蕩的風俗。其二是因泰雅族長居住於高山,天氣寒冷時,若有親友來訪,為避免訪客睡覺時受寒,故會同裘而眠

這樣的習俗是在嚴謹的禁忌下進行,一則是為考驗男女的情愛、一則是為了生存,若犯了任何不倫禁忌,會遭受到族人譴責,也要賠償昂貴的貝珠裙以示懲罰,嚴重者會被驅逐出部落。

(首圖來源:自由電子報


延伸閱讀:

【說母語錯了嗎】北議會推「講國語運動」?原民會主委備詢說「阿美語」被逼道

【一場就職典禮,回顧大中國史觀】「原住民粗獷草莽」,原來這就是蔡英文所謂的原住民史觀

誰說問政一定要用「國語」發言?規定母語只能在私領域說,正是消滅語言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