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14355

文 /賴中強

小心,你知道把健保卡交給親友到醫院掛號、領藥,你的健保卡就可以被拿去做證券、期貨線上開戶,買賣股票嗎?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卸任前兩大爭議政策,開放中國自然人買賣台股基金,目前預告期滿,隨時可能公布實施;開放健保卡做為證券、期貨線上開戶的身分認證,從本週二開始實施。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3/22宣布,即日起,民眾以健保卡至衛福部健保署網站註冊並取得登入密碼後,即可至證券商、期貨商與投信投顧業申請線上開戶。民眾只要在家將健保卡插入讀卡機,連上衛福部完成註冊並取得帳號、密碼後,便可憑健保卡以及帳戶在券商網站完成開立證券交易戶。

這個措施,金管會說是「方便民眾開戶」「提供多元身分認證管道」,但問題是持有健保卡不代表就是本人呀,國人把健保卡交給親友到醫院掛號、領藥(連續處方箋)的情形非常普遍,交付健保卡時並沒有授權開設證券戶的意思呀。這個措施將增加營業員使用人頭戶炒作股票的情形,為民眾帶來不必要的法律風險(跑法院地檢署),在持有健保卡者知悉本人銀行存款帳戶的情況下,並可能為本人帶來實質財產損失。

 只要有健保卡、讀卡機,就可以開證券、期貨的帳戶(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只要有健保卡、讀卡機,就可以開證券、期貨的帳戶(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目前證券商線上開戶的比例並不高,這個措施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幫證券公司推廣線上開戶與網路下單,節省人事成本,如果成功,證券商的分公司據點、營業員、開戶對保人員都可以大幅裁減,證券公司節省營業員手續費退佣的費用更是可觀。

金管會跟衛生署要想一想,健保卡的設置目的為何?是掛號、領藥的便利性重要?還是線上開戶的便利性重要?難道要逼數百萬就醫者,為了避免健保卡被別人拿去開戶的風險,必須一律親自掛號、親自領藥嗎?

我們要看到一個老闆賺飽飽,金融大裁員,親友之間就醫時不再信任、不再互助的社會嗎?

傳統觀點認為財經是專業的領域,要讓專家、官僚做決定,所以財經領域有大量行政命令,經濟民主連合主張經濟也要民主,為了避免專家、官僚專斷,人民要參與決定。

(本文由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ETToday


延伸閱讀:

土壤液化地圖公開衝擊房價?金管會提出的「差異化管理」,只是讓窮人承擔更多災難風險

要打下台灣不如買下台灣!金管會竟宣布明年將開放中國客買台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