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在 2/21 宣告抗乳癌新藥未達臨床療效,股價應聲下跌,連續四天吃跌停板。當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便跳出來為新藥辯護,而遭到質疑持有浩鼎的母公司股票想要來一波學術炒股。而中研院也發出聲明稿表示,翁啟惠並沒有持有任何生技公司股票。但事情到了 3/23 又有新進展,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遭人爆料在浩鼎上櫃前透過潤泰集團以每股 31 元得到 3000 張股票,而後公司掛牌半個月就獲利高達 2 億元。
浩鼎公司表示,翁郁琇持股一事早已揭露申報,且取得股票手段均為合法。但問題是,翁郁琇是藝術家,為何她會投資生技產業?而且購入股票所需資金超過 9000 萬,這錢從何而來?潤泰集團的轉讓有沒有對價關係?
(翁啟惠,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翁啟惠昨日發表聲明稿,表示翁郁琇因心痛阿姨罹患乳癌去世而想投資抗乳癌新藥研發,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為父母贈與及個人積蓄;而《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僅明訂配偶與未成年子女所有財產需要申報,但翁啟惠認為女兒已經成年,且持股一事早已揭露,所以並未一併申報進財產名單之中。他也表示當初為新藥辯護是站在科學家的立場,但的確思慮不周。
翁郁琇的動機不用管是真是假,反正沒人在意,但以現行法律來說,如果最終翁啟惠能證明清楚女兒的資金來源,這些事情最多也只能說是他的道德問題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不涉及違法情事。而從翁啟惠聲明稿中可以看出,他事前並非不知女兒持有浩鼎股票,如果說連最基本的利益迴避都沒想到就跑去辯護那真是太白癡了。任何人掛著中研院的頭銜,就不只是單純的研究者而是公務人員,對於商業合作的事情應該要更加敏感小心。不管怎麼說,翁啟惠辭去院長職務大概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立委管碧玲則認為,在目前的法律規範中,關於技術轉移與科技研發的部分有太大的空白,才會使得研究人員動輒觸法。從陳垣崇案、MG149,到現在的浩鼎案,已經有太多科學家被捲入無謂的政治風暴之中而耗損求去。
- 浩鼎一連串的爆料背後還有一隻黑手
把事件拉到更大的脈絡來看,為什麼自從浩鼎解盲後,會爆出一連串從蔡英文家族持有浩鼎股票、翁啟惠持股護航的烏龍爆料,到現在翁郁琇持股為父牟利的政治事件?
雖然現在浩鼎的股價已經從解盲前的 700 元跌到將近 400 元,但浩頂未來還有在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翻身的機會。一旦新藥受到 ASCO 認可,浩鼎股價就可能回升,但至今市場上的空單卻是反常地只增不減,現在市值總額已經高達 28 億元。因此,現在這一連串的風波很難讓人不去聯想是有人刻意爆料,意圖操弄股價,金管會怎麼還不快去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