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易澄 (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BO 導讀:
每年台灣到冬天天空就會被覆蓋了一層薄霧,霾害威脅已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更令人難過的是,受空汙衝擊最深的通常是無力反擊的弱勢者。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在 2015/12/26 舉辦這場反空汙大遊行。如果毒害我們腸胃的黑心企業該受制裁,這個輕忽霧霾對健康威脅的政府,也應持續受人民監督!
我們為什麼創作「霧散」,一方面來自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的葉光芃醫師的鼓勵,也有感於我們的環境品質每況愈下,真的到了不得不發聲的時候了。兩年前,因為臺語版的悲慘世界,我在幾個場合「賣唱」,葉醫師急拉著我說,反空污應該也需要一首歌,我覺得有點為難,畢竟自己才智枯竭,對一首歌如何能帶動環境抗爭行動也缺乏想像。
然而,短短幾年來,在防治空氣污染的理論與行動上,慢慢有許多的公共衛生學者、基層醫師與社運團體,積極地累積許多論述與行動策略,才發現原來面對空氣污染,有太多我們過去沒有補足的知識,也有許多等待落實的方案。近年來有許多環境與健康的議題,對科學實證研究帶來很大的挑戰。
無論 RCA 工廠與員工罹癌、風力發電機與居民的失眠、或是空污與肺病等等,這種都是很複雜的暴露方式,考驗流行病學的舉證能力。先前 RCA 職災自救會的勝訴,是一個借助科學論證打贏公害官司的經典案例。然而這個艱辛個過程,也對應著健康不平等的事實。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受衝擊最深的常常是弱勢者,可是弱勢者更無法對自己身體受到的威脅採取行動,更遑論有任何資源能夠啟動有規模的研究。
台灣在過去毫無節制的發展主義下,面對環境的浩劫,已到了必須懸崖勒馬的時候。
環境公害與健康的緊密關連,一直也是我們臨床醫療工作者所難以撼動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有透過個人健康與生活習慣的增能賦權來期望病人恢復健康,而我們臨床醫師當前最困擾的一件事,也是在健保局的監視下,必須謹慎節制治療的成本,來節省國家的醫療經費。可是台灣面對的是太多的黑心企業,在從未考量任何造成他人健康危害的外部成本的前提下,無止境的發展,卻也從來不受任何約束。
空氣品質的控制絕對不是一個打高空的理想,而是絕對有方法跟步驟的。環境正義是我們這一代所面對最迫切的人權議題,也是民主的考驗。這首「霧散」,為「反空污大遊行」而作,是要呼應「非煤家園」的訴求。我們要讓下一個執政的政府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空氣污染的問題,其實不只是對個人減碳生活的約束,而是需要更積極的政治力,對政府提出具體的要求,制定出對環境與健康友善的方法與承諾。
歌名:霧散(為「反空污大遊行」而作)
詞:吳易澄 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曲:吳易叡 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遙遠的山嶺 蒙霧的形影
失散的鳥隻 佇風中搖泏
拋荒的樹林 滿天的風沙
美麗寶島 傷心唱悲歌
烏暗的城市 在等候光明
做夥來疼惜 受傷的島嶼
腳步踏向前 為咱尋活路
美麗寶島 將地球來保護 / 有希望的國度
蒙霧漸漸散的時
希望的門窗會扑開
天色若會清 山嶺會伸出頭 (讚)
遠遠佇遐 看見天星 看見向望 (好)
逗陣來守護 清氣的家園
做夥來堅持 減碳的制度
綠色的城市 健康的生活
美麗寶島 將地球來保護 / 有希望的國度
(本文、標題由吳易澄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胸腔重症醫師用 10 張圖卡,讓你看懂空汙 PM2.5 對人體的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