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2529862_a908f3d33a_z

不論是蔡英文或是朱立倫,兩位候選人在政策中都主張核電廠除役,蔡英文更進一步提出了 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量要達到五百億度,且保證電價在十年間不會大幅調漲。而陳建仁也在昨天的新聞指出,如果能夠很好的發展綠色能源,再加上節能減碳,「台灣電力供應是足夠的,漲價機率不會太大。」

除了陳建仁信心滿滿之外,聽到臉書要來台灣彰化站旁邊設立資訊中心,經濟部也表示歡迎,信誓旦旦的表示供電不成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候選人政見不跳票,核電廠將在台灣消失,且從保證電價不會大幅成長的諾言來看,大家也不擔心台灣未來的用電缺口。不過,真相真的有這麼樂觀嗎?

根據台電提供的資料,台灣一年的發電量和售電量都大約2千億度,而台電的核一、二、三廠約占目前台電電力系統總裝置容量的 12.61%,發電量 408.01 億度則占目前總發電量 18.61%。換句話說,將核電廢除後,我們要面對的是 400 億度左右的供電缺口。不論是從再生能源或現行最多的火力發電著手,政府必須想辦法多發 400 億度的電,才能滿足缺口。

而目前,能源局預估到今年底再生能源發電量可達 132 億度,主要來自水力發電 46 億度、生質能發電 (主要為垃圾焚燒發電)54 億度,太陽光電僅 14 億度、陸域風力發電僅 18 億度。然而,由於水力、生質能和陸域發電都已趨近飽和,未來再生能源增加的來源大概僅限太陽光電和離岸風力發電。

從這部由台電製作的影片中可以得知,目前各再生能源要取代核能供電缺口是有相當難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再生能源的供應不穩定,而太陽光發電設置除了需要高成本外,也面臨廣大土地取得的問題;如果要增加 100 億度發電,預估需要面積為 120 平方公里,大約是台北市面積的 45%。以現行土地利用的情況來看,要在 2025 年達到這個目標恐怕有困難。

main1_clip_image006

圖片來源:台電

如果蔡英文 2025 年要讓再生能源達到 500 億度有難度,那朱立倫所提的增加更多火力和天然氣發電是否會比較可行呢?台灣目前的供電比例,火力已經是最大宗,約佔 77%,增加火力發電最大的問題就是會產生更多碳排放,造成空汙;上個月台中就因為空汙達到紫爆等級,台中發電廠首度降載一百萬千瓦,相當於兩組機組的發電。而若使用汙染較低的天然氣來當成原料,問題就如影片所提,不僅不穩定,且因為運輸過程需要冷凍和液化,安全存量期只有七天,若在用電量巨大的夏天碰到颱風導致運輸暫停,後果不堪設想。

2015-12-04_181719

另外順帶一提,根據台電所提供的數據,就算現在是用電量較低的冬天,台灣也已經達到供電吃緊的黃色警戒。從目前預估每年用電量還會持續成長的情況來看,彌補 400 億度的用電缺口將是一大挑戰。

在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見中,廢核已成可預見的未來,然而關於能源政策畫出的大餅卻明顯經不起數據和現實面的挑戰。廢核、發展再生能源確實是一個理想,但多數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的用意並非是要完全取代核能,而是降低碳排放量、環境永續經營的角度思考,來取代高汙染的火力發電。台灣能源政策須要往哪個方向走,目前看來各候選人都需要更多智慧、少畫大餅才能真正尋求出路。


延伸閱讀:

只準備口罩夠嗎?面對無形殺手 PM2.5,那些政黨真正關心空汙議題?

帶你看台灣核能的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柯P即使賠錢也願意殺出

如果不要核能,意味著我們得開創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