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前陣子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讓軍公教薪水調高 3%,讓不少地方政府叫苦連天,尤其是已經宣告破產苗栗縣政府,之前就已經需要「預借統籌分配款」來挽救財政困難了——但苗栗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不就是多虧了「五星縣長」劉政鴻嗎?
五月天的《入陣曲》MV 當中的劉政鴻剪影意象,真是與現實再貼切不過了─在象徵拆除田地、民房的怪手背後,就是金錢、金錢、金錢:因為主政的 9 年來,劉政鴻不斷舉債開發、割地賠款,最終寫下的債務紀錄是高達 648 億元的天文數字,以及「瀕臨腦死」的財政昏迷指數。
而新任縣長徐耀昌接手後,大嘆劉政鴻讓苗栗縣府窮到「抽屜打開都是空的」(咦,你們不是都是車輪黨的嗎?),不僅積欠已久的縣府員工薪資及工程款至今仍沒有著落,連警察的超勤津貼也為了樽節而率先被犧牲,瀕臨破產的蕭瑟感,瀰漫在整座苗栗縣政府大樓之中。
究竟,劉政鴻為什麼在這座人口只有 56 萬的純樸山城中,創造出猶如「天坑」一般的龐大債務,而這麼多錢到底又流到何方,《BO》特別整理了劉政鴻執政的 8 年來所創造的「世界奇觀」,探討這位「五星縣長」是如何敗家不手軟,成為全台「舉債一哥」。
648 億負債天坑,讓 56 萬苗栗縣民都驚呆了
劉政鴻的敗家速度到底有多驚人,咱們用張圖表來讓您一目了然:

苗栗縣首長舉債金額一覽表(資料來源:財政部國庫署)
從表中可以看到,劉政鴻上任後,公共債務幾乎年年以 10% 以上的速度向上攀升,其中 2009 年劉政鴻連任的前一年更是飆升到 23.1%,到了 2013 年底則是來到 401.59 億,與剛接任苗栗縣長時約 180 億的公共債務相比,主政 8 年來的債務翻了超過 1 倍之多。
而 401.59 億這個數字只是可預期的「公共債務」,若再加上「自償性債務」,以及調借統籌分配款等「潛藏債務」,648 億元的負債「天坑」自然而然就這樣誕生了。

窮到「連抽屜都空」的苗栗縣政府(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光是談到「苗栗縣庫負債 648 億元」,相信這麼多位數的金額對各位而言可能沒有什麼概念,我們就來用無腦的媒體公式以及當紅的商品幫大家換算一下:
◎可以加入 29 次亞投行
◎可以買 81 架阿帕契直升機
◎可以購買 19 萬 3636 尊宇宙大覺者(合十)
◎可以讓 98 萬名小朋友免費吃 10 年份的營養午餐
◎可以買 360 萬頂沒裝感測器的阿帕契頭盔
◎可以買 3 億 6780 億瓶以破盤價促銷的林鳳營鮮乳
◎可以買 16.2 億杯以世紀之毒調製而成的英國藍玫瑰花瓣冰茶
看到這些數據應該驚呆了吧,區區一個苗栗縣,不,區區一個劉政鴻,就讓苗栗縣的舉債近乎「國際級」,不僅可組一支精良的阿帕契勁旅、加入國際組織,還能養活這麼多我們的下一代。
儘管劉政鴻妻子杜麗華怒批反對者:「舉債是為了建設」、「如果劉政鴻不去改變苗栗,苗栗就是只有死路一條」,但環顧苗栗地區的人口、就業市場和產業結構,劉政鴻竟能在執政 9 年內,留下比起升格前的桃園縣還要多的債務,著實令人感到疑惑。
這個猶如天坑一般的財政缺口,到底將縣庫裡的金銀財寶流向何方?有位苗栗縣民投書媒體,她舉出了苗栗縣令人獵奇的三大現象:
一直唱一直唱:沒錢,也要裝闊請你看三大男高音
想到苗栗,你會想到客家文化、三義木雕、泰安溫泉、龍騰斷橋、後龍好望角……
特有的在地文化,理應是政府在財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推廣的項目,但苗栗縣政府過去 9 年來力邀的「國際歌手」數量,和其他縣市相比完全不成比例:「三大男高音」的卡列拉斯、多明哥、鋼琴家邁可森、莎拉布萊曼……

多明哥來苗栗開唱吸引上萬樂迷,但事實上所有民眾都是免費入場(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為了包裝這些倏忽即逝的國外歌手,苗栗縣府更斥資數千萬,打造完全與在地文化脫鉤的「苗栗國際音樂節」、「苗栗國際藝術節」,如果門票秒殺也就算了,但在不成比例的疲勞轟炸情況下,票房一如預期的慘澹,落得縣府最後只好以贈票、換票、甚至退票的方式充場面,徹底賠本。
這些千萬公帑,也就隨著邁可森拿手的大黃蜂進行曲、莎拉布萊曼的「Time to say goodbye」一般,真的說聲再見。
延伸連結:
苗栗國際音樂節短線操作 戕害藝術(自由時報)
鄉親 為什麼不看多明哥(苦勞網)
苗栗國際音樂節售票只 2 成 開放學生參加(大紀元時報)
一直放一直放:煙火放很大,放不用錢
除了好大喜功找尋那些與苗栗八竿子打不著的國際歌手,對於台灣各縣市首長最愛騙選票的「煙火秀」,劉政鴻自然也不會錯過,光是 2012 年的國慶煙火,就被他擴大成「國慶煙火節」:連放 22 場、斥資 1.8 億元。

劉政鴻花了 1.8 億元辦的煙火藝術節,不過這錢應該是沒有花在海報的設計上(圖片來源:苗栗縣政府)
先別提放那麼多天煙火是不是想順便慶祝中國的十一國慶之類的,明眼人都明白,將國慶日等級的煙火拿去連放個 22 場,對於財政困頓的苗栗縣政府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劉政鴻面對縣民的種種質疑時,竟然再一次用神邏輯來挑戰苗栗縣民的智商:
劉政鴻解釋說,其他縣市以往放國慶煙火都只有 10 月 10 日一場,為了單單一場煙火秀,各縣市仍要花錢整理環境、重鋪道路柏油、綠美化等,既然這筆錢一定要花,只放 1 場才可惜,苗栗縣擴大 1 個多月、放 22 場煙火更符合經濟效益。 (節錄自自由時報)
簡單來說,劉政鴻就是在告訴你,既然花了錢整理或更新苗栗的基礎設施,「就要多放幾場煙火才不會覺得可惜喔,啾咪!」
一直劃一直劃:管你什麼地,通通劃成工業區
陳為廷:「大埔說是要蓋工廠,但產業用地僅需 28 公頃,卻要多徵收 136 公頃來炒地;後龍要高鐵站,就劃一大塊高鐵特定區,現在還在長草;而頭份拿一個大潤發,就堵住對整塊地炒房的質疑。」(節錄自大紀元時報)
沒錯,正是這種以開發為本位的思維,讓劉政鴻主政的 9 年來不斷在苗栗圈地鏟田,砸錢徵收、並改劃為各式各樣的工業用地。以農業為主的客家山城,已經快要變成一座被工業區慢慢侵蝕的工業大城。
根據知名社運基地《竹南咖啡店》老闆、出身苗栗的社運人士林一方所提供的數據,小小一座苗栗,在國民黨這些年的主政下,就塞了超過 2400 公頃的工業區與科技園區:
而到了劉政鴻執政時,他所主導的開發案「沒有更昂貴、只有最昂貴」,先是端出「十二項旗艦計劃」,後來再規劃 46 項「指標建設、關鍵投資」計畫,而這些工、商業區的開發除了需要砸下重金徵收土地,還得進行各項基礎建設與聯外道路工程,光這一些前置作業,就要豪邁的砸下數百億,用意還是寄望於建商與財團進駐投資,從中撈取獲利。

苗栗縣內,由劉政鴻主導並為人詬病的 10 大開發案(圖片來源:想想論壇)
問題是,劉政鴻的如意算盤有成真嗎?
我們來看看當中最為人詬病的「後龍高鐵特定區開發案」,該案中,劉政鴻就砸了 16.6 億開發「親水廊道」以及被爆出根本是中國式設計的「客家圓樓」,計畫中野串聯周遭各大科技、生技園區,吸引建商進駐投(ㄔㄠˇ)資(ㄈㄤˊ)。但如今苗栗站快完工了,仲介業者早已在當地炒作土地多時,但周遭還是荒蕪一片,劉政鴻寄望的 170 億元回收,到現在依舊是夢一場(那英音樂下)。

劉政鴻重金開發的親水廊道與客家圓樓,但周遭土地依舊荒蕪一片(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延伸連結
結論:把苗栗當成地產大亨來玩,劉政鴻敗家無上限
總而言之,苗栗這些年的開發案,幾乎都遵循著下列的 SOP 前進:
計畫擬定→劃地開發→砸錢徵收→砸錢整地→砸錢鋪路→砸錢蓋屋→等待廠商開發進駐→回收成本
但這條連結往往到了「砸錢蓋屋」這一步,就因為這些園區乏人問津而停滯不前,因為受到劉政鴻的過度開發影響,讓土地價格無法壓低,加上縣庫財源困窘,無法賠錢拋售,導致這些剷平農地而來的「園區」,多數土地依舊閒置。其中位在苗栗銅鑼的中科銅鑼園區,閒置率更是高居全台之冠,有 84% 土地毫無動靜,至今依舊只有空氣、雜草與蚊子。

靠著剷平農田、不斷舉債所開發的工業用地,閒置率超高,也讓縣庫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圖片來源: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
靠著剷平農田、不斷舉債所開發的工業用地,閒置率超高,也讓縣庫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圖片來源: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
為了填補不斷開發所造成的財政缺口,劉政鴻不斷的繼續圈地、賣地,「挖東牆補西牆」,靠著舉債建設來吸引資本市場流入,甚至不惜為了地坪的完整而強拆合法的民房,留下的只有張森文哀痛欲絕的眼淚與化成瓦礫堆的家園。

因「張藥房」被苗栗縣府強拆而悲痛萬分的屋主張森文,最終選擇離開人世(圖片來源:台灣立報)
最後,隨著外部大環境不佳、企業投資漸趨保守等因素,這些被劉政鴻視為財源的土地乏人問津,也因此形成惡性循環,留下這一座 648 億元的超級財政天坑。
而當苗栗縣政府正為了籌錢補發工程款而傷透腦筋,當基層員警因為撙節沒了勤務加給,當苗栗縣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必須扛下超過 7 萬元的人均負債時,劉政鴻正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甚至差點還可以撈到台水董事長可當。
我們還能說什麼,台灣的政治,讓這些好大喜功的政客不斷掏空我們的未來,本來就是一座世界奇觀。
世界奇觀系列
【糟了,是世界奇觀】雨下整夜,那些潮到「漏水」的台灣公共建設
延伸閱讀
苗栗破敗的背後:奢糜的前縣長、毫無能力管控的中央,與可憐的全民買單⋯
苗栗縣長徐耀昌要引進飯店、電子廠還債:劉政鴻 2.0,是你?
農田變工業區、海岸變工業區,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工業區養蚊子?
苗栗是窮怕了,但也不需要用劉政鴻之流的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