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編按:原文作者為中國奇虎 360 董事長周鴻禕,以下是他對於「做公益應該抱持怎麼樣的態度」所寫的文章。

” 冰桶挑戰” 一出來,因為中國有很多名人參與,上了頭條,讚賞的有,質疑的也不少。作為中國第一批玩冰桶挑戰的,我有幾個看法要說:

  • 第一,不是只有捐錢才是做公益,你讓全社會知道了,這是更大的公益

冰桶挑戰」讓 ALS 這種罕見的病症幾天時間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有的人總看在別人有沒有捐錢,沒捐錢就質疑甚至罵。這種看法很狹隘,在現代社會,要讓全社會知道一件事,成本是很高的。

名人參與冰桶挑戰,讓全社會知道 ALS,這價值比單純捐錢要大。知道的人越多,捐助的力量就越大,國內外救助 ALS 的慈善組織獲得的捐贈數量比之前多了很多,這都是因為“冰桶挑戰”的緣故。

  • 第二,不是哭天喊地,悲天憫人才是做公益

用開心的方式做公益更多的人才願意參與我們以前做公益,總覺臉上不是苦大仇深,就顯示不出自己的同情心。真實地講,沒有人願意看一張悲情交加的臉,患者看到你臉上的悲情會更不舒服,他們更願意別人把自己當成正常人看待。

  • 第三,不是有錢人參與的才是高大上

公益不分等級,本質都一樣,都是幫助別人的樂善好施像冰桶挑戰裡,那些全球富豪也只是捐款幾百美元,這樣每個普通人才能參與,這樣的公益才是門檻低,接地氣。

那些名人在裡面起到的作用,只是通過惡搞自己,娛樂他人的方式,引導社會關注公益事業。公益事業需要的並不只是錢,如果富豪們動輒幾百萬美元捐款,公益就成了富豪的攀比遊戲,那誰還真正關注公益?

  • 第四,不是國外傳進來的才是正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公益的種子

這不分什麼行貨、水貨、山寨版。冰桶挑戰最早開始於美國,但它不是奧運火炬,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只要這種方式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能起作用,能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那人人都可以成為發起者。你要是非這麼分級,非要說只有美國傳進來的才正宗,那是對公益的侮辱。

  • 第五,不是做公益就不能作秀,做公益就是要敢於秀

在英文裡,秀是 Show,是一種舞台語言,意思是誇張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這本來是個中義詞,到了中文裡面作秀就成了「不實事求是,把假的說成真的」。但你看這麼多名人玩冰桶挑戰,把自己弄得特別狼狽,這樣來吸引社會關注,把話題引導到 ALS 上。

這裡的作秀一點都沒有造假的意思,而我認為做公益就要敢於這樣秀,只有這樣秀出來才能集聚社會的目光,才能盡快的讓社會認識問題,盡快的解決問題。

可以說,冰桶挑戰是一種公益新思維,顛覆了之前我們對公益的既有認識。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我認為這樣的公益傳播模式才是現代的,才是與時俱進的。

(文章轉載自《虎嗅網》)

延伸閱讀:【特企:冰桶救公益】募得 32 億台幣的活動,怎會只是一場全球網民的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