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看看台灣

1. 核四安檢正常,封存三年後就要啟動?

經濟部昨天公布歷時一年半的安檢報告,龍門發電廠(核四)一號機健檢結果「正常」。但安檢達標已改變不了核四明年將封存命運,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昨天表示, 目前封存計畫暫以三年評估,從明年起到二○一七年,所需經費不超過廿億元。他說,頭一年花費較高,估十二到十三億,之後成本將下降。

↑短評:為什麼核四安檢現在才過關,那之前政府蓋好核四之後是在做什麼?

2. 民調剩9%的總統,拉也拉不掉,原因在於鳥籠公投

太陽花學運後成立的組織「島國前進」將於明日起展開期 2 個月的全國巡迴連署行動,要求立法院補正「鳥籠公投法」,陳為廷今天說明,台灣代議政治已嚴重失衡,馬英九掌握國會形同「超級總統制」,唯有公投才能做為台灣人民最後、也是最有力的抗衡武器。

3. 超時工作、加班無薪等問題未解,在於勞基法 30 年來「始終如一」

勞基法滿 30 歲,多個勞工團體日前聚在勞動部前為它「慶生」,這個「派對」卻充滿憤怒和血淚,舉出該法的種種漏洞,期盼未來可以修正。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劉念雲說,對於 20 歲、30 歲的年輕一輩而言,出生時勞基法已經施行,「勞基法這 30 年來伴我們成長,看起來我們長大了,勞基法卻沒有長大,勞基法沒有變好,所以我們的生活也沒有變好!」

4. 別以為服貿以外的貿易協定都是良藥,TPP 的負面影響也很大

行政院長江宜樺接見台北美國商會會長范炘時表示,台灣盡一切努力準備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希望在 TPP 第二輪談判時能被優先考慮。范炘則說,美國的最大利益也是不希望看到台灣過度依賴某個區塊的經濟,雖然 TPP 第二輪談判的時間還早,不過可以先推動台美雙邊投資協定(BIA)。

↑短評:曾在 2001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Joseph  Stiglitz,他說,TPP 真正的風險在於這樣的貿易協議只讓美國金字塔頂端的富豪和全球菁英得利,代價卻是其他人承擔。這種不正義的協議竟然能列入國家選項,這證明了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導致不平等的推手,也突顯出美國對全球化的管理有嚴重疏失。想要看更多他說什麼?請點文章

 

  • 再來看看國際

1. 俄羅斯不聽話,G7 宣布與俄羅斯停止合作

G7 嚴厲批評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指俄羅斯的行為損害了「烏克蘭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此前,七國集團已經宣佈暫停與俄羅斯在各方面的合作事宜,這意味著由西方七國加上俄羅斯組成的八國集團已經不復存在。七國集團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組成。

2. 伊波拉病毒雖然離我們很遠,但還是要隨時小心

西非幾內亞、獅子山及賴比瑞亞等 3 國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延燒,已有 1201 例伊波拉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死亡率逾 5 成。衛福部疾管署指出,致病者都是與患者體液及身體直接接觸。疫情蔓延至台灣機率不高,但將幾內亞、獅子山及賴比瑞亞的「旅遊疫情」層級升至「警示」級。感染伊波拉病毒後可能出現高燒、肌肉痠痛、頭痛、咽喉痛、嘔吐、腹瀉、斑點狀丘疹與耳、鼻出血等症狀,極易引發肝臟受損、腎衰 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現階段仍無疫苗可預防感染,也缺乏能夠治癒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的方法,致死率高達 9 成。

3.在廣島投原子彈最後一人去世,生前堅稱核爆日本很必要

美國媒體 29 日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日本廣島原子彈投彈的任務組最後一名在世成員西奧多·範柯克(Theodore “Dutch” Van Kirk)28 日在美國去世,終年 93 歲。範柯克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因為這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從長期角度看是挽救生命。

(圖片來源:苦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