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填寫志願的風波鬧得群情激盪,開始有人追問一個問題:
國道收費員安置不順,演變為勞團帶領收費員在交通部前面搭營安寨
- 官民永遠站在對立面
台灣的大事小事,幾乎無一例外,都牽涉到公務員體系。在「人民自
- 官民兩超載,台灣每 46 個人民養一
個「吃財政」人士
更糟糕的是,台灣目前處於「官民兩超載」的狀態。2300 萬人口
「官府」在台灣也早已超載。中國在大清末年,平均每 72 個百姓養
台灣現在流行「相對剝奪感」的價值觀,那就是「平均主義」,只要
- 打破惡性循環從「吃皇糧」的體系下手
如何打斷惡性循環?不動手術恐怕是不可能了。那從哪裡下刀呢?當
第一刀,應該是那些「盲腸」性質的官方財團法人、基金會,也就是
第二刀,應該是國營企事業單位中的冗官冗員。第三刀,就是「公務
- 下刀之後,再來看公務體系的效率問題
三刀下去之後,把台灣調整到每 100 人負擔 1 個公務員的水準,就
可以來談公務體系的效率問題了。台灣社會變遷越來越快,但公務的 老舊體制規章不動如山,就像新身體裡面的舊器官。舊器官已經接收 不到新身體的信號,還在向無用肌理或者肥肉部位供應養分。偶有新 銳公務員想要革新,卻都落入「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尷尬境地。
處理了「官」這一面之後,就可以處理「民」這一面了。平民首先要
現下的台灣是政府、公民位置「兩不正」。官商勾結、政策失能、部
(圖片來源:James Wheel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