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首爾

宜居城市

從車道變身成人行道的「首爾路 7017」,讓每個行人安心走在首爾市的天空

COVID 疫情從 2019 年年底延燒至今,全世界防疫的態度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歐美各國早已解除「戴口罩」的規定,南韓從今年 5 月 2[...]
By yichun
2022-05-31
文化觀察

首爾漢江旁公寓的神秘設計,戰時可讓軍人埋伏,狙擊敵軍!

在南韓首爾的都市規劃中,為了防範北韓軍隊的南下侵略,早已將「戰爭」情況列為設計考量,以便戰爭發生的時候,可以馬上將公寓轉成「碉堡」使用。 公寓在戰爭時將變身成碉堡[...]
By yichun
2022-05-19
宜居城市

為什麼房價那麼高,韓國延禧洞街區老屋卻可以便宜轉租年輕世代經營特色小店?

熱播韓劇《黑道律師文森佐》[...]
By yichun
2022-05-18
定義未來生活

【高房價將年輕人趕出城外】買房租房都難,首爾年輕人口少 8.2%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全球房價上漲,無論是哪裡的年輕人,都需付出更多的居住成本。一起來看看,韓國最新調查,20-40歲間的年輕人口,是因為哪些原因搬離首都首爾!(責任編輯:陳怡君)[...]
By 中央社
2022-04-07
非讀book

韓劇裡常出現的約會場景「清溪川」,為何首爾市民對他的恨大過於愛?

《CO》編輯檯好書推薦:《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 韓國首爾市政府引以為傲的清溪川,是觀光客必踩景點之一,也是韓劇常出現的約會場景。 清溪川的管理費用每年高達 80 億到 100[...]
By 游擊文化
2022-02-16
非讀book

【為什麼連「民主」都眷顧財閥?】揭開韓國財閥的成功心法:政府奧援、取得土地、策略聯姻

《CO》編輯檯好書推薦:《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 本書挑選台灣人最常造訪的 19[...]
By 游擊文化
2022-01-28
報橘

【下個亞洲新聞中心會在哪?】紐時 3 成員工轉往首爾,3 原因讓台北不被考慮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港區國安法》生效之後,許多駐點在香港的外媒開始受到實質衝擊, 15 日《紐約時報》宣布,因員工的工作許可核發遭遇困難,將遷出 1/3 的員工到首爾去。[...]
By 美國之音
2020-07-16
報橘

為何性騷擾指控可以毀了一個人?首爾市長朴元淳自殺,遺書曝光:對所有人都很抱歉

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 9 日下午與女兒通話後失聯,報案後經警方 7 小時搜索,在首爾北部北岳山附近尋獲遺體,初步判斷為自殺,享壽 64 歲。 曾為人權律師的朴元淳,2011[...]
By 梁雁
2020-07-10
報橘

【非核家園,他們這麼做】反核可以這樣幹,看首爾官民如何聯手「減掉一座核電廠」

反核運動只能遊行、抗議?首爾市民可不這麼認為。利用公民社會的熱情,首爾市致力「減」掉一座核電廠!在「反核市長」朴元淳的大力推動下,僅花兩年就減了九十六億度電,相當於台灣核一廠一年所生產的電力。[...]
By 今周刊
2015-01-23

最新文章

  •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 比利時布魯塞爾從交通傷亡嚴重到獲得道路安全獎,他的交通大臣是如何辦到的?

  • 維也納徵詢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我們要如何照顧城市」,並撥百萬歐元讓他們參與預算運用!

  • 再專業,工作機會也會被 AI 搶走?牛津學者:未來工作將被「分解」, 專業人士恐會過時

  • 從「100年的眼光」看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設300個綠色區域儲水兼玩樂,並對抗氣候變遷!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我設計的公園和農場我光榮】瑞典馬爾默邀公民共同規劃城市轉型,打造瑞典最佳環境城市

比利時布魯塞爾從交通傷亡嚴重到獲得道路安全獎,他的交通大臣是如何辦到的?

維也納徵詢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我們要如何照顧城市」,並撥百萬歐元讓他們參與預算運用!

再專業,工作機會也會被 AI 搶走?牛津學者:未來工作將被「分解」, 專業人士恐會過時

從「100年的眼光」看城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設300個綠色區域儲水兼玩樂,並對抗氣候變遷!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