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林佳龍 Facebook)

文 / 林佳龍競選團隊

新北市面向世界的名稱是 New Taipei City,代表新北市不僅是個比台北市還要新的國際城市,也是被期許能成為超越台北市的城市。但遺憾的是,新北市雖已自台北縣升格 12 年, 但仍舊無法掙脫台北縣的外殼,即便換了個名稱、預算增加一倍,這個城市沒有因應時代潮流、沒有隨著人民需求而升級。

12 年來,新北市民無法感受新台北、新首都、台灣最大城市該有的格局與志氣。擁有 400 萬人口的新北市,是北北基桃首都圈中,唯一與和其他首都城市都連接的核心城市,具有軸承轉動的雙北雙引擎、雙蛋黃、雙子星的重要戰略位置。站在這個充滿著水泥磚牆的城市中,缺少跟著世界趨勢的氣候及環境變遷思維,這樣的新北,不只是可惜,更加令人惋惜。

「新北市是台灣的縮影,城鄉的多元環境是永續韌性城市最佳示範場域」,它擁有絕佳的條件,絕對可以用韌性城市與智慧城市帶領台灣來連結全世界。我們將從低碳交通、行人路權、綠化永續、公民參與及未來城市,讓首都大格局、翻轉軸線、實現新市政願景。 

一、 打造城市低碳交通:透過政策引導減少車流 

佳龍提出新北市要透過綠色交通旗艦計畫,以政策引導市民通勤通學使用公共運輸,透過費率彈性與經費補助, 讓市民習慣使用公共運輸,打造新北市的低碳交通。而新北綠色交通旗艦計畫,包括綠色交通 500 點、敬老愛心卡擴大使用、及首都通交通月票三大具體政策,也都將在 2024 年全面落實。

首先,每位新北市民每個月可獲得 500 點綠色交通點數,可以搭乘捷運、台鐵、公車客運,及使用公共自行車,全面落實 MR. B&B (Metro, Rail, Bus, Bike) 綠色交通計畫,讓超過 300 萬的市民,每天都有意願使用公共運輸至少一 次,降低汽機車使用。

其二,將新北市敬老愛心卡增值到 600 點。目前敬老愛心卡只能使用在公車與捷運,範圍相當限縮。對於偏鄉或沒有捷運通過的區域市民並不公平。為了擴大使用量與範圍,林佳龍提出將每月 480 點的敬老愛心卡,增加至 600 點,並擴大使用在捷運、台鐵、公車客運、公共自行車、計程車以及國民運動中心,讓敬老愛心卡更好用,真正發揮該有的功能。

其三,發行首都通交通月票,讓新北、台北、基隆、桃園首都圈通行無阻。我們知道首都圈公共運輸使用率,直接影響空氣品質與碳排放量,目前雙北 1280 月票,只能使用在公車與捷運,有限的交通工具及範圍,購買率並不高。

因此,首都圈四城市如果能夠推動首都通交通月票,將可以讓北北基桃四城市的交通互聯互通,捷運、台鐵、公車客運與公共自行車,也都可使用電子月票方式收費。至於費率,則可以設計為一市或多市通行設計,市政府結合交通部公共運輸發展計畫、道路交通安全計畫、軌道相關基金及環保署空汙基金等機制,進行有感補助,讓新北市整體環境品質提升。

我們深信,藉由上述的「綠色交通旗艦計畫」,新北市空氣品質將提升 20%,大幅減少碳排放量,新北不僅將成為國家綠色運輸示範城市,低碳交通與綠色治理將徹底在新北落實翻新。 

二、 人本交通守護城市公民行的基本人權與安全 

過去佳龍擔任台中市市長及交通部部長期間,以人本交通理念推動安全友善的行人及自行車使用空間。透過「綠色交通旗艦計畫」以及更完整的公共運輸網絡,新北將會達成新北公共運輸使用率超過 50%、私人運具的使用降到 50% 以下,就可以同時達成塞車路段降低 50%、交通事故減少 50% 的目標。

因為私人汽機車使用降低,新北市區道路路型就可以增加人行空間與自行車道。透過公共運輸的使用率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人本環境的空間。

三、 讓城市設計巧思減緩氣候變遷

在「綠色交通旗艦計畫」中,不僅包括綠色交通 500 點、 敬老愛心卡擴大使用、及首都通交通月票三大具體政策, 可以降低私人汽機車的使用,也同步提出規劃在 4 年內新北市府的公務車輛汰換為電動汽機車,全市增設 2,000 站公共自行車站位,並且要增加偏鄉 100 條市區公車路線、 觀光圈 100 條公車路線、通學通勤跳蛙公車 100 條,以及 50% 以上公車路線使用電動公車。希望透過更完善的綠色交通,減少碳排及空氣汙染。

此外,我們也發現新北市在天下雜誌的「幸福城市大調查」中,新北市民享有的人均綠地面積,一直是六都最低。 佳龍認為新北市必須要透過種樹來改變,不僅可以降低熱島效應,更能綠化新北市容,使其煥然一新。藉著在 2017 年台中市舉辦花博在大台中種下百萬棵樹的經驗,林佳龍提出「環境大減碳」的政見,要在新北市種植 400 萬棵樹,實踐「一市民一樹木」的目標。 

四、 公民參與,衝刺循環經濟,讓永續成為城市顯學 

林佳龍規劃的「雙港六星產業發展願景」中,將在溪北的產業塊狀帶(新泰塭仔圳、泰山楓江、林口、擴大五股都市計畫),以數位轉型與低碳轉型為兩大重點,引進系統整合 SI 產業與循環經濟產業,帶動溪北傳統產業升級,產業螺旋發展

我們將會積極檢討公有土地,並結合敦促參與政府採購公共服務的創新招商模式,讓新北的循環經濟產業逐漸上軌道。同時利用內循環經濟,培養出許多新創企業,以數位科技協助傳統產業改善製程效率與加強循環回收各種資源。

此外,我們也相信透過更多的公民參與,民間及公部門合作更加密切,新北才能真正往前邁進。因此佳龍擔任市長後,將啟動新北公民與企業參與智慧城市數位治理平台,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防災、智慧醫療、智慧施政等項目的內涵與技術,讓市民接觸更多智慧政府的效能服務。 

五、 與下一代一起打造幸福城市:邀請孩子一起思考與行動城市願景 

年輕人一直是推動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角色,從林佳龍參與的野百合學運、到民主化後的太陽花世代,年輕人已充分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林佳龍希望投票成為台灣年輕人最好的成年禮,支持將投票年齡降到 18 歲,年輕人享權利也盡義務,一起參與決定公共事務、創造時代。

在市政方面,佳龍將推動「青年事務審議會」,我們將參考市府跟議會之間的互動模式,讓市府局處提出相關專案報告,15 歲高中生即可練習質詢,並將會中通過提案列入重要施政依據。我們非常重視新北市年輕人的意見,期待透過「青年事務審議會」的設置,讓年輕族群與市府共同決策、享受民主的價值。

此外,佳龍也深深體認 20 至 40 歲是所謂的三明治世代,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面臨諸多的困難與壓力。 我們認為地方政府應該勇於承擔,和中央齊心合作,為「三明治世代」的生活有感減壓。只有具體明確的政策,才能吸引更多年輕朋友們在新北成家立業、在新北發展產業、在新北安心就業!我們承諾將研議「每戶 10 萬元的青年成家基金」,鼓勵年輕人在新北市結婚成家。要讓新北大翻新,就要從新人成家之業做起,讓年輕人願意在新北結婚、生子、育兒及養老。

在居住正義上,林佳龍上任後將與中央合作推動 4 年內 規畫動工 2 萬戶的社會住宅,包含興建捷運周邊社宅 3,000 戶。我們秉持著「建物好、生活機能好、地點好交通方便」等原則,社宅租金必須是周邊地段平均租金 7 折,才能減輕年輕族群的居住困難,共同打造新北成為幸福城市。

(首圖來源:林佳龍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