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房價節節升高,使央行 3 月閃電升息。央行理事對於升息抑制房價的看法如何?有效果?還是宣示作用,會造成什麼副作用?(責任編輯:連柏翰)
中央銀行 3 月閃電升息 1 碼,讓市場大感意外,央行今天公布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揭露背後決策思維。理事認為,升息可發出抑制通膨的訊號,且有助於避免資產價格繼續膨脹、抑制房價上漲。
央行睽違 10 年升息,為什麼?
中央銀行 3 月 17 日舉行第 1 季理監事會,會後宣布升息 1 碼,鷹派作風讓市場跌破眼鏡;這不僅是央行總裁楊金龍任內首次升息,也是央行睽違逾 10 年的升息。
央行今天公布的議事錄摘要,揭露央行決議升息 1 碼背後考量,央行理事普遍認為台灣經濟成長率相對穩健,加上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已經連續數月高於 2%,貨幣政策若能與其他主要經濟體連動,效果較佳,因而支持升息決策。
不過央行理事做出升息的決定,大多也考量到台灣房價高漲的情況,尤其台灣利率維持低水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僅誘使投機客進場炒作,首購族也為了保值,搶在房價高點時進場購屋,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低利率狀態越久,將加劇惡性循環。
對於升息抑制房價,各央行理事看法不同
有位理事指出,升息對抑制房價上漲的效果可以預期;另外理事則說,央行現在主要關注的應非經濟成長,而是物價上漲與資產價格泡沫化等問題。
也有理事認為,升息 1 碼對房價抑制的效果不大,主要在於宣示效果;儘管央行 4 度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些成效,近年國內房價屢創新高,形成房價上漲預期的氛圍,考量當前經濟金融情勢,支持調高政策利率 1 碼。
另位理事指出,台灣長期低利率環境造成資產價格膨脹,加上民眾提高通膨預期及買房抗通膨的想法,恐將進一步推升房價;升息 1 碼可發出抑制通膨的訊號,對於避免資產價格繼續膨脹也有所助益。
但有理事提醒,升息將加重第 1 戶購置住宅貸款或是以小屋換大屋的年輕人利息負擔,應多加留意,未來研擬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時也可多加考量。
推薦閱讀
【央行總裁你說說看】楊金龍 7 大關鍵問答,升息背後的決策考量為何?
升息代表房價將變低?從台灣升息歷史看,關鍵在「升多少、連續升多久」
台灣央行閃電升息 1 碼,房貸、定存和股票投資族該注意什麼?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央行揭3月升息1碼背後考量 理事盼澆熄房市熱度〉。首圖來源:ChunChe, 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