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達斯古普塔

在烏克蘭爆發的戰爭使中國與歐洲的鐵路連接面臨風險,因為中國的大部分鐵路線路都要經過俄羅斯。 它還引發了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數十個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前景的嚴重質疑。

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戰爭很快結束,中國和烏克蘭都不會有興趣在烏克蘭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專案。

「烏克蘭的『一帶一路』專案基本上不在討論範圍內。 甚至中國也可能沒有興趣繼續在一個經濟嚴重受損的國家投資」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全球基礎設施和中國外交政策研究員雅各.馬德爾 (Jacob Mardell) 告訴美國之音。

「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礎設施專案,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專案。據估計,僅去年一年,中國就在「一帶一路」項目上投資了 595 億美元,而且自 2013 年該專案啟動以來,中國的投資超過 8000 億美元。

就在烏克蘭戰爭 2 月 24 日爆發的前一周,法國與中國同意在非洲、東南亞和東歐共同建設價值 17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 由於西方對俄羅斯的憤怒可能會蔓延到被人視為莫斯科的暗中支援者的中國身上,這一計劃可能會蒙上陰影。

中歐班列是中國出口貨物的過境路線,但它也從歐洲向中國城市運送少量貨物。 該網路共有 73 條線路,把中國與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捷克共和國、法國和西班牙連接起來。 據中國官方消息人士稱,今年第一季度,這些線路上的貨運列車共運行了 3630 趟。

專家表示,如果歐洲國家繼續孤立俄羅斯,這些列車運行的數量預計將減少一半或更多。俄羅斯處於這些路線的中間。

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高級研究員羅谷(Dexter Roberts)對美國之音表示:「俄羅斯的孤立很可能會影響中國進一步開發通往歐洲的『一帶一路』鐵路的計劃,這條鐵路的大部分穿越俄羅斯領土。 」

「這幾乎肯定會影響他們接受從俄羅斯境內進出歐洲市場的大量貨物的意願。 如果俄羅斯受到制裁,它也極不可能允許歐洲商品通過它的領土,」羅谷說。 他是《中國資本主義神話》(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的作者。

除了現有的鐵路線路,中國在歐洲還有幾條在建或仍在設計中的鐵路線路也將受到影響。

「目前,中國對鐵路互聯互通的熱情將不得不受到嚴重的抑制。在短期之外,中國必須繞過俄羅斯-白俄羅斯,或許還有烏克蘭的地理位置」位於漢堡的德國全球與地區研究所的研究員穆罕默德巴格爾.福拉夫(Mohammadbagher Forough)在《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上撰文稱。

替代路線

面對在歐洲出現的挑戰,中國可以把重點放在「一帶一路」的中亞-西亞走廊,將其與哈薩克、烏茲別克、土耳其等國家連接起來。中國的想法是通過中亞國家、里海地區、伊朗和土耳其出口更多的中國產品。

不過,這條路線也存在一些問題。

與穿越俄羅斯的鐵路相比,穿越土耳其的鐵路通道的運輸能力有限。此外,它還包括一段海上行程。總的來說,它更耗時,更昂貴,馬德爾說。

幾年來,北京方面一直希望加強中巴經濟走廊的過境路線,該走廊與阿拉伯海的瓜達爾港(Gwadar)連接起來。

然而,巴基斯坦最近經歷了政治動蕩,導致新任總理夏巴茲.謝里夫(Shehbaz Sharif)上臺。 新政府預計將在年底前面臨一次新的選舉。此外,巴基斯坦正經歷嚴重的財政危機,並在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

政治觀察人士表示,巴基斯坦可能會推遲或取消中巴經濟走廊的一些項目,因為它承擔不起更多的中國債務。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能對支援一個高負債的國家不那麼熱心。

一些分析人士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謝里夫總理以善於平衡地緣政治關係而出名。 儘管他可能會試圖與美國走得更近,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將繼續努力維持或更有可能加強與中國的關係,羅谷說。

謝里夫可能試圖進一步加強中巴經濟走廊,因為是他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在2013 年啟動的該專案。

即使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工作繼續有增無減,瓜達爾港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中國的出口商使用阿拉伯海這條線路。這解決不了中國眼下的問題,那就是:歐洲對用火車途經俄羅斯的中國貨物流通的抵制。

推薦閱讀

【習近平沒完全理解的事】俄烏戰爭結束後,中國仍有辦法靠經濟實力贏回歐洲?

【戰爭進入轉折點】割地和談或是長期抗戰?烏克蘭人已經下定決心

【足球政治學:中國篇】習近平狂買足球隊,踢著踢著就把「一帶一路」踢進歐洲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烏克蘭戰爭影響中國-歐洲鐵路前景〉。首圖來源:REUTERS/St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