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政策智庫「行動時代」今天舉辦「高房價求生攻略」講座(《編按》:1 月 15 日)。召集人、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遏止房價必須從各面向來推動,舉凡囤房、居住正義等議題都需要政府更積極處理。

今天的講座是行動時代成立後的首場公開活動,也是「機智島民生活」系列講座的第一場,主題選擇「房價議題」,邀請房仲作家陳泰源及 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與談,分析高房價衝擊和展望 2022 房市前景,以及如何有效抑制房價飆漲的可能解方。

行動時代召集人、立委王婉諭表示,行動時代發現年輕朋友最在乎的四大議題分別是:高房價、道路交通、兒少教育、以及對科技治理的想像,但近年這些議題的改善進度令人失望。

王婉諭說,遏止房價必須要從各面向來推動,包括法規面與政策面。除了房價,還有居住正義的問題,年輕世代對買房或租房都遇到瓶頸,舉凡社會住宅的增加、房價漲幅是否合理、租屋市場不透明等,都需要處理。

她指出,政府一直認為台灣囤房問題不嚴重,但這是背離民眾的想法,買房、租房已讓民眾感到十分沈重,或多或少也導致了台灣少子化的問題。

升息或許可能抑制房價,王婉諭認為,很多問題出在囤房與空屋,無法從根本解決房價問題。政府面對房價議題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改變力道微薄,看不到實際上的改變。

資深房仲作家陳泰源提醒,面對近年的房價上漲問題,台灣目前已無人口紅利情況,一旦今年美國開始升息,導致萬物皆漲、薪水卻沒漲,房貸族會更加辛苦。

陳泰源也說,今年 7 月是值得觀察的時間點,可能立法通過預售屋不得換約,將湧現恐慌性下車潮;加上年底縣市長選舉將近,若打炒房成為輿論重點,可以預見政府打炒房壓力,建議今年想買房的人可以等待時機進場撿便宜。

對於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措施,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雖給予肯定,但他也強調囤房稅 1.0 受限於地方自治條例,加上稅基不高,想要逼出囤房大戶的效果不彰。

廖庭輝指出,OURs 提出「囤房稅 2.0」新概念,比照「奢侈稅」模式,拉高為中央立法的「特別稅」,稅收專款專用於社宅興辦與租金補貼,甚至不排除推動「地方公投」,針對囤房大戶祭出「囤房稅 2.0」。

簡單來說,「囤房稅 2.0」等於是逼迫囤房大戶,在空屋稅與租賃所得稅中擇一申報,只要出租就不會被課稅,避免租金轉嫁的疑慮,有助空屋釋出。

推薦閱讀

首購族明年年中便有機會買房?專家預測:央行加碼管制與疫情變化 2 元素,有機會讓房市降溫

政府打炒房、疫情變化多,為什麼台灣房價卻越漲越高?年輕購屋族若想進場,要考慮「區位、升息」兩大因素

低利時代房貸族借滿千萬,升息來襲怎麼辦?專家:2022 是關鍵,嚴守 33 原則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遏止高房價 王婉諭:政府須積極處理囤房居住正義〉。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