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區塊鏈行業近年來的發展,許多開發者利用區塊鏈獨有的特性,發展出具「區塊鏈特色」的經濟模型和組織架構。

「石棺 DAO」是 web3 時代,使用「去中心化組織」來「自動執行遺囑」的計畫,一起來看看「石棺 DAO」如何運作,處理死後的虛擬財產或重要文件。(責任編輯:陳怡君)

富人的遺產處理向來是一個極度麻煩複雜的事情,往往依賴專業的理財機構。隨著虛擬資產成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這又該怎麼處理?現在 web3 時代有了新的方式,用「去中心化組織」來「自動執行遺囑」。

該份計畫叫做「石棺DAO」,石棺(Sarcophagus)一詞來自古希臘,而 DAO 是指去中心化組織,由佈署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所組成。「石棺 DAO」讓簽約者在逝世之後,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遺囑,不用擔心死後不知如何處理虛擬財產或重要文件。

「石棺 DAO」在 1 月 7 日,正式宣布完成募集 547 萬美金,此次募資只有面向傳統風險投資基金(VC),參與的 VC 包括 Greenfield One, Placeholder, Inflection, Lattice, Infinite, LD Capital, Hinge Capital, Blockchange, Coral DeFi Investments, Blockchain.com Ventures, Lo Enterprises, Compound VC 等。負責協助技術支持的 Arweave 也有參與投資。

在聲明當中,「石棺 DAO」表示該計畫是 100% 去中心化以及開源,最棒的部分是所有的資料都記錄在區塊鍊上,而且永遠可供公眾閱覽。「石棺 DAO」在2021 年 1 月就發行 SARCO 的代幣,石棺 DAO是該代幣在該年夏天成立的項目,佈署在以太坊 ERC-20 上。

運作方式

根據官網解釋,「石棺」的運作方式為,使用者稱為防腐師(Embalmer),存在裡面的檔案,這些可以是遺囑、合約、密碼紀錄、房產地契等重要文件,被稱為「遺體」。(這裡可以找到技術文件)

防腐師必須設定一個「復活」的時間點,而時間點到之後需要重新「包覆」裡面的文件檔案,防腐師需要每一段時間就執行一系列動作來認證他們依舊存活,若一段時間沒做,石棺上的智能合約將會自動啟動,進入所謂「復活」(Resurrection)的狀態,執行使用者當初所設定的指令。

接收者(Recipient)則是在遺體保存者過世之後,可以存取裡面資料的人。由於存取不需要支付任何代幣,方便內容要公諸於眾的需求。

第三方則被稱為考古學家(Archaeologist),負責提供維持該 DAO 運作必要的相關服務。第三方與防腐師所簽訂的合約則稱為「詛咒」(Curse),防腐師會透過詛咒支付考古學家代幣作為報酬,若考古學家未能盡責,會遭受到損失代幣的懲罰。

「石棺」不僅僅可以處理最簡單的分配財產,還可以把「遺囑」或「商業合約」存在當中,若使用者死亡後才正式讓指定的人可以讀取。「石棺 DAO」大使CryptoCherie表示,可以做的功能還非常多,暗示富豪希望處理遺產的「多種方式」。

另外「石棺」一旦創立之後,就不可能被刪除,唯一的方式是永久鎖住不啟動

隨著富豪的虛擬資產越來越多,「石棺 DAO」這將提供富豪處理虛擬資產的選擇,實際上若富豪有大量虛擬資產,若過世後後人不知道密碼或助記詞,意味著永久遺失。

「石棺」而且還可以用來儲存遺囑,不擔心實體儲存的問題。不過利用 DAO 分配財產的方式是否會面臨實際法律問題,還有待各地政府進一步推出監管規則而定,例如虛擬資產是否需要課稅等,而且該 DAO 尚未獲得安全公司審查,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推薦閱讀

5 分鐘看懂加密貨幣的 4 條遊戲規則,沒搞懂小心反被玩!

新年新希望──存款中有 1 顆比特幣!未來世界的加密貨幣帳戶,你開好了嗎?

幣圈鄉民齊發功!欲集資 500 萬美元買下百視達,時代的眼淚將成為 Netflix 未來的對手?

更多上報好文章

台灣竟有20台比特幣ATM 銀行局:將約談16家業者追查誰放的

阿聯「周休2.5天」新制上路 民眾:感覺哪裡不對勁

臉書按讚從「戳人」轉來 犧牲隱私,養出被讚數綁架的成癮世代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有錢人過世後虛擬資產怎麼繼承?「石棺DAO」加密保存遺囑、死後自動執行〉,首圖來源:Ruben Han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