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以檢疫問題,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台灣鳳梨未來該何去何從?台灣出口鳳梨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菲律賓,一起來看看菲律賓政府與民間如何思考,獨具市場潛力的鳳梨相關的政策設定與產業發展。(責任編輯:陳怡君)
鳳梨是台灣和菲律賓的重要農產品,業者指出,鳳梨纖維全球市場規模達 4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26 億元)。台菲紡織業專家與業者今天舉辦座談會,討論產業合作前景。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台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菲律賓紡織研究所(PTRI)等單位今天舉辦「台菲紡織產業合作專家座談會」,邀請菲律賓個人防護裝備協會理事長楊克誠、菲律賓紡織研究所所長艾倫巴(Celia Elumba)、綠冠農場執行長張皓鈞發表專題演講。
張皓鈞說,台灣鳳梨農場目前面臨缺乏年輕勞動力、氣候變遷使農民收入不穩定等問題,亟待解決。為此,他們在台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協助下,開始開發生產鳳梨纖維和產品。
鳳梨葉肉、纖維超好用,市場規模高達 2600 億美元
他表示,與木質纖維相較,鳳梨纖維具有容易取得、容易種植、價格便宜、生長時間短、運輸便利等優勢。鳳梨纖維和葉肉還可製成可分解吸管、環保鞋底、植物皮革和護膚產品,大幅增加鳳梨附加價值。
張皓鈞說,以市場規模來看,原本被做為農業廢棄物的鳳梨纖維市場規模達 44億美元,鳳梨葉肉市場規模更高達 2600 億美元,發展前景看好。
菲國法律規定將熱帶植物纖維做官員制服
菲律賓紡織研究所所長艾倫巴說,菲律賓鳳梨農地面積達 6 萬 6000 公頃,香蕉、竹子和馬尼拉麻蕉(abaca)種植面積也分別達 44 萬 7900、4 萬和 13 萬2300 公頃,天然紡織原料充足,因此,菲國法律規定,官員和政府員工制服必須使用菲律賓熱帶植物纖維製成的布料。
她表示,這些植物纖維從原物料、經過預先處理的纖維、可紡纖維到細紗,附加價值將大幅增加。菲國政府因此將宿霧省(Cebu)、雷伊泰省(Leyte)、北納卯省(Davao del Norte)等 10 個省分列為「天然紡織纖維創新樞紐」,希望為本土農產品創造附加價值。
艾倫巴說,期待未來與台灣專家和業者緊密合作,以提高菲律賓天然紡織纖維產業的產量與生產能力。
菲律賓農業部纖維工業發展局(PhilFida)與會代表阿戈納(Remedios Abgona)也說,他們對台灣開發的全自動鳳梨纖維萃取裝置很感興趣,希望與台灣業者合作,以提高菲律賓農民的鳳梨纖維產量。
推薦閱讀
【鳳梨釋迦曾送我留學英國】釋迦之子訴說30年台灣釋迦史,只要改品種就是砍掉重練
【台灣鳳梨外銷日本破 6 千公噸】中共不買,讓日本人來買!日籍作家:用鳳梨解「台灣失落症」
農夫告訴你真正土鳳梨的滋味:你吃的土鳳梨,其實是日治時期進口的夏威夷鳳梨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鳳梨纖維市場規模44億美元 台菲紡織業談合作〉。首圖來源:Fiona Small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