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台灣在 1 周之內相繼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以現在的國際局勢來看,中台都會成功加入嗎?還是誰先加入後,會以成員身份,對另一方的申請投下反對票?
什麼是 CPTPP?為什麼台灣要加入?
CPTPP 於西元 2018 年 12 月 30 日生效成立,目前有 11 個經濟體,包括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總 GDP 超過 11 兆美元(占全球 13.1%)。比起世界貿易組織(WTO),CPTPP 的協定範圍更廣泛,從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勞工、環境保護、中小企業都有。
為什麼台灣要加入 CPTPP?台灣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現在想加入的國家包含英國、南韓、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如果這些國家都加入、台灣卻沒有,台灣整體經濟將受到負 0.5、0.6% 的打擊,受衝擊產業包含石化、塑膠、橡膠、鋼鐵、金屬、化學、建材與服務業等。但是如果加入了,龔明鑫說:「累積起來會有 2% 以上正成長,這落差非常大。」
在台灣申請加入前,其他人早就為台灣緊張了。《金融時報》報導,目前擔任輪值主席國的日本,一再催促台灣在日本任期內提出申請,一名日本外交官透露,日本很擔心在中國加入後,台灣會失去機會。前紐西蘭外交官,同時也是貿易談判專家的芬尼(Charles Finny)在台灣申請前就預言,中國突然的行動會引發台灣的動作。「台灣必須要在中國之前,或者至少要同時成為成員。台灣人不可能甘冒中國否決台灣申請的風險。」
中國和台灣過去也曾共處於同個貿易協定,中國大陸於 2001 年 12 月 11 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台灣則在 1 個月後的 2002 年元旦加入。但現在狀況不同,中國的影響力比起當時大上許多,使得 CPTPP 的雙方申請競逐更加複雜。
中國加入 CPTPP 的可能性
那麼,台灣跟中國誰會如願以償?《外交家》分析,中國非常不可能會加入 CPTPP,因為該組織的協定不只免關稅而已,還包括市場準入、勞工權益以及政府採購等高標準規定。這些將會挑戰中國共產黨嚴密的國家管控。
舉例而言,越南就因為加入 CPTPP,大幅修改了它的勞工法條,認可勞工成立獨立工會的權力。但從中國經常性打壓工會的狀況來看,北京仿照越南這作法的機會不大。同樣的,CPTPP 嚴格規定國有企業的補貼、資訊安全,以及政府公開補助企業與外企競爭等,這些都會挑戰中國。
此外,中國另外參與的區域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 CPTPP 有許多成員國重疊,包括澳洲、汶萊、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與越南等,他們都透過 RCEP 與中國有自由貿易的協定,因此他們可能對中國加入 CPTPP 沒多大興趣。同樣的,CPTPP 裡面的智利和秘魯,也與中國有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了。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若入會,可能會讓美國重返 CPTPP 的機會降低,而墨西哥最大的貿易夥伴就是美國,這可能降低墨西哥同意中國進入的意願。澳洲同樣對中國的申請持保留意見,因為中國對澳洲小麥、紅酒與煤礦仍有貿易限制;澳洲貿易部長特漢(Dan Tehan)表示如果這些問題仍在,將會反對中國的申請。
台灣加入 CPTPP 的助力與阻力
國際上不乏支持台灣加入 CPTPP 的聲音。8 月 27 日台灣執政黨民進黨與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舉行「外交.防衛政策意見交流會」,會中日方台灣參與 CPTPP ,對於台灣本身、區域和台日關係來說都是重要目標,日方承諾會全力協助。
8 月澳洲《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發布一篇題為〈民主國家陣營的最前線──台灣爭取納入自由貿易協定〉的報導,報導引述 3 方意見,指出對國際而言,台灣加入 CPTPP 有什麼好處。
首先,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Henry Jackson Society)在 7 月 19 日發表報告《支持台灣──讓英國面向全球的呼籲》,指出中國並非只針對台灣採取經濟脅迫手段,澳洲在去年(2020 年)也受害,CPTPP 需納入台灣,減弱中國經濟脅迫的效果,以嚇阻中國對任何國家採取同樣手段。
接著,報導提到澳洲前總理,同時是現任英國貿易委員會顧問委員艾波特(Tony Abbott),他表示台灣加入 CPTPP「對跨太平洋夥伴有利,且對團結理念相近的國家有益」。
最後,報導引用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也贊成將台灣納入 CPTPP,他表示,隨著一些國家有意加入協定,這是一個「讓理念相近,並且奉行自由貿易的國家建立聯盟的重要機會」。
但是,台灣申請加入 CPTPP 也有阻力。
可想而知,中國當然會抗議,且包括澳洲在內的多個國家均受限於「一中政策」,可能會對 CPTPP 納入台灣造成障礙。
然而,台灣這次申請加入 CPTPP 的名稱,是沿用參與各項經貿組織的「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後來台灣簽署的經貿協定,包括與紐西蘭、新加坡自由協定,也都使用這個名稱。此舉可能會減少一些阻力。
另外,台灣的日本核災區食品禁令是個關鍵。《中央社》訪問中經院台灣 WTO 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他分析,CPTPP 很多成員國是農業出口國,但是台灣很多規定一旦限制,就很難落日,因此在檢驗和檢疫方面,在程序與科學性等層面一直受到指責。李淳表示,由於日本首相將換人,今年下半年不是好的談判時機。
關於日本核災區食品禁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兼政委鄧振中強調,台灣政府會在「國民健康維護」、「依據科學根據」以及「依據國際規範」3 原則下,與日方共同找出因應之道。美國在 21 日也已經解除福島核災後的日本食品進口限制,鄧振中解釋,美國會解除禁令,一定是經過科學調查,並有把握規範的項目沒有受到核污染,才進一步開放,「這些會作為我們跟日方交涉、談判的參考」。
另外一個阻力恐來自台灣國內。加入 CPTPP,將對台灣農業部門產生衝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 2 法因應:第一,以日本、越南為例,他們的零關稅期程從 16 年至 21 年不等,可運用這段期間調整產業結構;第二,保留一定比例產品為「非零關稅」,例如越南與日本皆有幾百個產品不在零關稅範疇裡,且大部分為農產品。
推薦閱讀
美英澳「合建核潛艇」守衛印太不是很好?為何這些東南亞國家很緊張?
【立陶宛效應持續發酵】金融時報:中東歐對中關係漸冷,轉而向台灣招手!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MINCETUR Per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