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澳洲大堡礁復原中但前景黯淡 恐降級瀕危世界遺產〉。首圖來源: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澳洲海洋科學院今天公布報告指出,大堡礁的珊瑚去年復原狀況良好,但生態前景仍然黯淡。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於 23 日公布大堡礁是否會因破壞而遭降級為瀕危世界遺產。

科學家:澳洲大堡礁的海洋保育前景黯淡

據法新社(AFP)報導,澳洲政府聘請的科學家今天表示,儘管過去幾年來珊瑚復育有進展,前景還是「相當黯淡」。而就在幾天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就要宣判澳洲大堡礁的世界遺產等級。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珊瑚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個月建議將這個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生態體系列入「瀕危名單」。

已監測珊瑚 35 年之久的澳洲海洋科學院(AIMS)在今天公布的「珊瑚礁狀況」年度報告中指出,2020 年到 2021 年間的珊瑚恢復狀況相對良好。

研究人員調查了 127 處地點,發現至少 69 處的硬珊瑚表面增加。AIMS 表示,在連續 10 年具破壞性的熱應力和氣旋稍微緩解後,珊瑚目前正處於恢復期。

然而由於氣候變遷的衝擊,這樣喘息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

極端氣候增加珊瑚礁保育壓力

AIMS 執行長哈迪斯蒂(Paul Hardisty)表示:「由於極端氣候事件不斷增加,以及棘冠海星數量暴增,造成更嚴重且更頻繁的壓力,使得珊瑚礁像這樣復原的機會越來越少。」

AIMS 研究計畫主任沙費爾克(Britta Schaffelke)則認為,這項最新發現帶來「一絲希望 … 顯示珊瑚礁仍有復原能力」。

但她也說:「未來前景仍舊黯淡,因為氣候變遷的危險與其它因素仍衝擊著構成珊瑚礁的有機體。」

去年 10 月發表的另一份科學研究發現,自 1995 年開始,因為一連串的海洋熱浪導致大量珊瑚白化,這個長達 2300 公里的生態體系喪失了一半的珊瑚。

為避免在世界遺產名錄上遭到降級,澳洲在最後一刻啟動遊說行動,派遣環境部長前往法國與 UNESCO 官員會面,上周甚至邀請主要國家駐澳大使參加堡礁浮潛。

澳洲政府不願承諾 2050 淨零碳排目標

UNESCO 敦促澳洲採取緊急氣候行動,但政府一直不願加入承諾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行列。

保守派政府表示,希望在不傷害澳洲依賴商品出口型經濟的前提下,盡快地達到目標,同時強調,打擊氣候變遷需全球共同努力。

澳洲政府擔心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減少觀光財

在 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大堡礁估計每年能為澳洲經濟帶進 48 億美元的觀光收入,因此澳洲擔心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可能會減少其觀光吸引力。

UNESCO 預計將於 23 日公布決定。

澳洲大堡礁 1981 年列入世界遺產名單,是全球 7 個因生態破壞、過度發展、過度觀光或安全憂慮原因而可能面臨降級風險的地點之一。

推薦閱讀

三級警戒下,登山步道回復好風景!雪霸雇原住民清山,徒步運下逾 200 公斤垃圾

新冠疫情真的拯救了大自然嗎?你不知道的是,野生動物也為此付出代價

西班牙的世代戰爭:年輕政黨鼓勵「少吃肉救地球」,執政聯盟則挺農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澳洲大堡礁復原中但前景黯淡 恐降級瀕危世界遺產〉。首圖來源: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