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鴻海、台積電洽購 BNT 幕後 美日援台關鍵轉折〉。首圖來源:總統府新聞)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鴻海、台積電各捐贈 500 萬劑 BNT 疫苗, BNT 疫苗採購經歷各種波折,台灣及德國政府、兩大企傾全力共同突破,最後在美國、日本「疫苗救援」下,中國如何從原本的政治干擾到現在「不卡台灣」,其中峰迴路轉的內幕就在此篇。(責任編輯:陳怡君)

(圖片來源:總統府新聞)
台積電與鴻海公告將各捐贈 500 萬劑 BNT 疫苗。總統府人士今天還原過程,強調政府只有「拚」、沒有「卡」,此事經台德政府、兩大企業傾全力才能突破,有沒有中國的政治力干擾不言可喻,而美、日「即刻救援」產生極大壓力,最後讓中國轉向「不卡台灣」。
府方人士指出,上海復星在 2020 年 3 月即取得 BNT 大中華地區代理權,因此,無論是去年東洋洽購疫苗,或指揮中心洽購疫苗,甚至到這次的鴻海、台積電、慈濟3項專案,在跟 BNT 原廠談判同時,都沒有迴避上海復星的代理商角色。
府方人士說,由於疫苗洽購與接種,涉及高度「公權力行使」範疇,必須符合兩岸關係條例第 5 條規範,因此,這 3 項專案的捐贈方,都同意按照蔡政府所提議,已經順利運作的「日本模式」進行。意即,每個捐贈單位都必須簽署兩份契約,第一份是「採購契約」,第二份是「捐贈契約」,採購契約給予捐贈方適度的商業行為彈性;台灣政府的公權力角色則是呈現在捐贈契約中。
府方人士指出,從契約角度來看,真正重點在於:
一、上海復星只是代理商,而非製造商,需要法律免責權的是BNT。
二、只有台灣政府有權力提供 BNT 疫苗 EUA 和法律免責權,而非中國政府,中國政府也了解此法律關係。
府方人士說,台灣政府必須堅守台灣人民的「健康權益」與「健康個資」,都受到法律契約的完整保障,也必須確保當初「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的共識,並且必須釐清所有的法律權利義務關係,「沒有意識型態問題」。
府方人士指出,從過程來看,無論是東洋或指揮中心,都是與 BNT 原廠洽談疫苗採購,也表示上海復星未必是唯一的管道。但由於鴻海、台積電、慈濟是捐贈者,捐贈者要與誰談判,政府部門予以尊重。
府方人士說,BNT 疫苗採購案遭遇多波折,需要動用到台德兩國政府,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台積電、鴻海兩間企業,以及信眾遍及全球的慈濟基金會,才能取得突破,過程中有沒有中國的政治力干擾,不言可喻。
府方人士表示,讓中國政府轉向「不卡台灣」,甚至急於退讓的真正原因在於,美、日及時援台大規模疫苗,截至目前為止,美日援助台灣疫苗已超過 487 萬劑,民主國家對台灣「即刻救援」給中國產生極大壓力,中國此時若不願放手,反而證明是中國在阻撓台灣購買疫苗。
延伸閱讀
台灣買 BNT 疫苗「無法繞過」上海復星,用 1 方法最終保障台灣主權!
【亞洲盃「新冠疫苗代工賽」】韓國擁 4 種新冠疫苗代工!台灣有條件爭取莫德納和 Novavax
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要用國際大戰略格局看,不要用狹隘的國內政治眼光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鴻海、台積電洽購BNT幕後 美日援台關鍵轉折〉。首圖來源:總統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