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韓國拚亞洲疫苗生產基地 台廠代工能量比一比〉。首圖來源:torstensimon

台灣有可能代工新冠疫苗嗎

圖片來源:torstensimon

韓國已經成功取得 AZ、莫德納、Novavax 等 4 種國際大廠疫苗代工或協議;台灣目前除已向莫德納表達意願外,日本、越南也積極探詢國際疫苗大廠合作機會。為了解決供應荒,亞洲正掀起疫苗代工競賽。

台灣爭取新冠疫苗代工,原液製造難度最高為 mRNA

國衛院日前已進行台灣量產能量的盤點,並透過經濟部積極洽談中,包括東洋、國光、台康生都是潛在合作對象。

除了向美國莫德納爭取授權生產 mRNA 疫苗外,蛋白質次單位的 Novavax 也在規劃之中。

從目前國際疫苗進展狀況觀察,如果台灣要爭取國際大廠疫苗代工,單純後端充填分裝都可以快速上線;至於前端的原液製造,最有機會快速上手的應該是同屬蛋白質次單位系統的疫苗,其次是腺病毒載體的病苗,難度最高的是 mRNA 疫苗。

不過,專家分析,若從較長遠的生醫技術發展來看,mRNA 是目前台灣最缺乏、也是各國爭相爭取授權補足的一塊全新領域,台灣不應該缺席。尤其 mRNA 技術在疫苗的成功,已吸引國際藥廠積極擴大應用在癌症及罕見疾病等領域,未來有可能取代蛋白質、小分子藥物成為新主流。

疫苗產製可分為疫苗原液(Drug Substance)與成品(Drug Product)製造兩大階段,可於不同藥廠分階段完成,一般而言,疫苗原液的技術較為複雜、競爭門檻高,其中又以 mRNA 疫苗生產製造門檻最高,製程包括提取病毒DNA並送入微生物、微生物發酵、DNA 純化、DNA 轉錄、mRNA 純化、脂質奈米顆粒(Lipid-Nano Particle)包覆等主要步驟。

東洋想搶 mRNA、國光生技適合蛋白質次單位

東洋日前即表態將積極爭取疫苗代工機會,東洋總經理施俊良表示,東洋已累積超過 20 年的微脂體劑型藥品的量產經驗及高規格的無菌生產線,在 mRNA 的技術上有很大的機會,如果國際大廠有意願授權,除了充填端外,也很有興趣爭取前端製程技轉授權。

國光生技對於政府積極洽談代工合作機會同樣樂觀其成,國光生表示,國光的核心能力就是生產疫苗,工廠也已經取得美國和歐盟的 GMP 認證,很願意,也有能力爭取國際疫苗代工,不過,依現有設備的配置,比較適合的還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包括 Novavax 等都是鎖定的方向。

國光生表示,Novavax 的疫苗進度上雖然較慢,但外界給予極高的期望值,為了因應變種疫毒,追加劑亦或混打試驗都在進行中,預期全球對疫苗的需求量仍存在缺口,期盼政府能促成代工合作的機會。

全球疫苗生產廠布局——韓國想成為亞洲疫苗生產重鎮

從目前已獲得 WHO 認可的 6 款疫苗的生產製造廠觀察,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全球經 WHO 認可的生產廠有 16 座,是生產基地最多的疫苗,且已廣布歐、美、亞及東南亞地區;其次是嬌生(J&J/Janssen)的 9 座。

輝瑞(Pfizer/BNT)生產廠也有 8 座,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瑞士及比利時,雖然韓國積極爭取,但輝瑞目前在亞洲還沒有生產基地。

至於莫德納(Moderna)的生產則在美國、瑞士、西班牙、法國及韓國,共計 6 座。

韓國已取得代工生產 4 種 COVID-19 疫苗的協議,分別是 AZ、莫德納、俄羅斯的史普尼克5號(Sputnik V),同時也取得生產最有機會獲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的第一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 Novavax。

不僅如此,由於輝瑞(Pfizer/BNT)目前在亞洲沒有生產基地,韓國也正在積極洽談代工,由此可見韓國政府成為亞洲疫苗生產重鎮的企圖心。

Novavax 預計今年第 3 季申請美國 EUA

美國 Novavax 公司開發的 COVID-19 疫苗,自 2020 年 5 月 25 日進入臨床 1 期階段,並於 2021 年 6 月 30 日發表臨床 3 期試驗結果,疫苗的防護力達 90.4%,對預防中、重症及變異病毒株都有效,Novavax 採蛋白質次單位技術,和台灣高端和聯亞公司使用相同研發技術。

Novavax 預計今年第 3 季申請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第 3 季結束前每月生產 1 億劑疫苗,在今年底前提升至每月 1 億 5000 萬劑,並參與 COVAX 配發機制。

推薦閱讀

【眼前的人都沒戴口罩,你戴嗎】解封的美國人已打疫苗、免戴口罩,駐美記者說他不敢摘!

【政府的自由日,年輕人的恐懼日】英國因為老年人打完疫苗而解封,年輕人爆怒

【他們連疫苗都沒得打】兒童新冠疫苗還沒來,Delta 變種病毒又埋伏在後!兒童該怎樣防疫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韓國拚亞洲疫苗生產基地 台廠代工能量比一比〉。首圖來源:torsten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