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iqsels
編譯/Vivian Lai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 2020 年全球消費者在網路上的支出相較於前兩年,足足增加了 9000 億美元。
鑒於疫情趨緩,大家正逐漸回歸餐廳用餐、商店購買衣服和鞋子。儘管如此,疫情期間的消費習慣仍未消失,消費者持續透過網購填補自己的冰箱以及購買特惠商品。
數位轉型是未來潮流,即使是小企業仍可以看出成果
綜合《CNBC》、《PYMNTS.com》報導,疫情期間,由於消費者被迫困在家中,幾乎所有的電商營業額都有成長。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消費者在零售業花費 5 美元,其中就有 1 美元落入電子商務口袋。 2019 年是每 7 美元的支出中, 1 美元屬於電商的營業額。
萬事達卡首席經濟學家布里克林.德威爾接受採訪時表示,在 9000 億美元的支出中,其中約有 20% 至 30% 將持續到 2021 年以及未來數年內。德威爾表示:「當消費者因為疫情必須待在家中時,他們的錢可以走得很遠,都要感謝電子商務。這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優先考慮數位轉型的國家、公司將繼續從中獲益。我們的分析明確指出,即使是最小的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時,仍能看到成果。」
儘管如此,以長期來看,電子商務成長收益將是不平均,且取決於零售商的銷售方式。對於某些商品(例如服裝),消費者可能比較傾向到實體商店購物,因為在購買前可以先行試穿。但在某些零售類別(例如電子產品),線上購物已經佔整體銷售額的很大的成分,因此增長空間比較小。
疫情被迫數位轉型,食品雜貨、商品折扣店成長最顯著
去年電子商務中成長最顯著的是食品雜貨、商品折扣店。商品折扣店包含 1 美元商店、批發俱樂部和其他零售商,該類型店家以接近批發的價格出售給客戶。報告宣稱,在疫情大流行的高峰時期,食品雜貨大約仍保有其銷售收益的 70% 至 80% ,而商品折扣店則維持其 40% 至 50% 。
食品雜貨、商品折扣店在疫情流行前的線上消費,僅佔總營收的個位數,這更顯示疫情協助產業數位轉型,並創造商業機會。服裝店、餐廳、玩具店在疫情剛開始流行前營業額出現顯著的飆升,但後續僅維持高峰期間的 10% 至 20%。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戴季全專欄】New eID 不是洪水猛獸,而可能是台灣成為智慧民主國家之始
【疫情下的賺錢獨角獸】電商員工加班再加班:身心苦不堪言,卻沒人問我們過得好不好
【免運、滿額贈、8 小時到貨】滑網拍又滑到購物車滿爆嗎?結帳前你可以做 2 招練習!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Piqs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