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越南台商打造農業晶圓代工廠 一公斤種子值千萬[影]〉。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加上台灣金鑽鳳梨傳出被台商帶到中國海南島與廣東栽種,引發台灣農業經濟隱憂。但在越南,則有很成功的台灣農業南向例子。在異地耕耘 20 年,這位台灣之光在全球產業鏈扮演要角。(責任編輯:連柏翰)

越南台商賴宏南 打造農業界晶圓代工廠

台商賴宏南在越南大叻打造「農業界的晶圓代工廠」,幫全球蔬菜種子公司生產茄科「F1種子」。他說,最珍貴蕃茄品種,客戶端1公斤可賣到40萬歐元(新台幣1334萬元),比等重的黃金還值錢。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代工」是台商在全球產業鏈分飾的重要角色之一,越南台商賴宏南 20 多年來幫全球蔬菜種子公司代工生產茄科「F1 種子」,1 公斤要價 40 萬歐元(新台幣 1334 萬元),比黃金還貴。

越南台商生產「F1 種子」

賴宏南是林台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在 1994 年至越南林同省大叻市開拓茄科採種業版圖。歷經近 30 年耕耘,目前擁有 5 個農場、1000 座溫室、共占地 32 公頃,每年幫全球客戶生產 1 萬 2000 公斤的茄科「F1 種子」。

所謂「F1 種子」就是雜交而得的第一代種子。賴宏南舉例,假設客戶提供一種「很甜的」與另一種「很抗病」的「父母本」(原種),採種業者的任務就是將「父母本」分別栽種後進行雜交,最後從熟果中取得又甜又抗病的「F1 種子」。

賴宏南指出,幫茄科雜交的人員必須搶在花蕾未成熟時「除雄」,亦即以人工方式將雌雄同體的雄花除去,只保留「母本」的子房;再取用「父本」的花粉進行人工授粉,以生產出兼具「父母本」雜交優勢的「F1 種子」。

賴宏南說,從遺傳學來看,茄科只有「F1 種子」能兼具「父母本」雜交優勢。如果是「F1 種子」的下一代「F2 種子」,因基因重組,表現「返祖」現象,進而種出品質參差不齊的果實。因此農民每年都必須購買「F1 種子」,這也是採種業的生財之道。

賴宏南表示,品質合格的「F1 種子」,首先發芽率必須要高於 92%;之後「親子鑑定」確定種子純度在 98% 以上;再經「健康檢查」確保沒有種傳病害。若有 1 項檢測不合格就會被整批退貨,相當考驗生產管理端的能耐。

走訪林台位於大叻海拔 850 公尺至 1100 公尺的農場,每進入一座溫室,就要換一套衣服、戴手套,還要消毒、清潔,目的就是防範員工作業時將其他品種的花粉帶進不同溫室,而生出「隔壁老王的種」或感染其他病害。

林台一年要幫全球客戶代工生產 300、400 種茄科「F1 種子」,每天手上會有 30 至 40 個品種運作中。由於採種業仰賴大量人力,每一時段都會有 700、800 名員工同時作業,還必須配合種子生長期跟著 24 小時全年無休。

每一品種從育苗到收成「F1 種子」大概需要花費 7 個月,林台員工在將花蕾「除雄」後要先綁上不同顏色的毛線,授粉後再纏上鐵圈,以此作為辨識,透過細膩的管理流程降低每一環節的出錯率。

越南台商賴宏南示範除雄

越南台商賴宏南說,幫茄科雜交的人員必須搶在花蕾未成熟時「除雄」,以生產出兼具「父母本」雜交優勢的「F1 種子」。由於花蕾小到直徑只有1公分,「除雄」步驟相當考驗眼力。圖為賴宏南拿鑷子示範「除雄」。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賴宏南比喻,種子是農業之本,採種業就像是「農業界的晶圓代工」。由於大規模管理不易,因此最珍貴蕃茄品種,每粒「F1 種子」市價可達 1 歐元,客戶端 1 公斤可賣到 40 萬歐元,比等重的黃金還值錢。

代工要做得好,除了管理到位,更要取得客戶信任。賴宏南說,要讓客戶相信林台絕對不會把「父母本」外流使得客戶砸重資研發的「品種權」受侵害;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員工榮譽感與向心力,共同維護公司的種子品質與名譽。

越南台商如何管理員工

一個「外國老闆」該如何帶領千名越南員工的心,從賴宏南一口流利的越南語,就能窺見其中用心。此外,有員工私下說,賴宏南對待他們就像家人,不僅主動支應小孩學費,還曾幫即將結婚的員工購置蓋新房用的土地。

林台約有 150 名負責行政、管理的幹部,其中陪著賴宏南打江山的「第一代老臣」迄今仍有 30、40 名;近年來,還有一些「第二代」也跟隨父母腳步加入林台。

談及在越南屹立近 30 載的關鍵,賴宏南說,採種業民國 50、60 年代在台灣曾有過一段輝煌期,每年賺進 2000 萬美元外匯。但業者當時採「契作」方式發包給農民,不僅品質不易控管,還會抬價互搶契作戶,加上工資上漲,最後沒落,產業外移。

因此,賴宏南到大叻後改以「自營農產」模式經營,砸下資金自建「農業界的晶圓代工廠」;並用介質栽培植避免土地連作障礙;還打造「中央廚房」,以滴灌方式為植株輸送養分,將每一粒種子餵得頭好壯壯。

賴宏南在低緯度的大叻高原不斷向外開闢林台的國際事業版圖,坐擁全球茄科種子 15% 市占,也讓他從眾多南向企業中脫穎而出,於去年底獲頒「海外華人第 29 屆創業楷模獎」,成為閃耀海外的「台灣之光」。

見證台商南向 30 年起落,賴宏南給予其他南向農業台商一些建議。他說,農業的技術與門檻通常不是很高,若做越南本地市場很容易陷入價格戰,因此要打「世界盃」,賺取管理財才能走得長久。

越南台商賴宏南愛讀書

越南台商賴宏南喜歡讀書,在越南的書房共有 2000 多本藏書,即使工作再忙,每天都會花 3 小時左右看書。他說,採種業在實務上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書上找到答案,對事業經營很有幫助。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荷蘭菜農用無人機殺害蟲,飛蛾瞬間被絞碎成粉末

【台灣是全球海龜救星】「台灣化工阿伯」接星巴克訂單,消滅漂流海洋的吸管

社評:台灣第一家獨角獸 Appier 即將遠赴日本上市-為何台灣資本市場容不下自家的新創企業?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越南台商打造農業晶圓代工廠 一公斤種子值千萬[影]〉。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