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青年護藻礁】被抹紅歪樓反激連署爆量 綠營拆彈不慎恐再釀校園風暴〉。首圖來源:《上報》蔣銀珊攝)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人數將突破 60 萬大關,左右連署串連的,多是大專院校中的青年學生與學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往幾次大選中,這一群人多選擇與現在的執政者民進黨政府的價值站在一起,但這次的動能之大卻成為執政黨棘手難題,而顯然「護藻礁」等於「擁核」跟「抹藍」,並不是民眾要的答案。
「環保、能源、永續」這幾個關鍵字不是用來互相攻訐的價值,正如環團出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在臉書上強調,「民主成長和能源轉型,我們的確都在十字路口」,藻礁公投,答案不是二元對立。(責任編輯:白宜君)

藻礁公投連署衝破 54 萬份,成案幾無懸念。(圖片來源:上報記者蔣銀珊攝)
文/陳燕珩
藻礁公投連署衝破 54 萬份,成案幾無懸念。全台 40 多所大學自春節前低調串聯,開學迅速捲動校園連署熱潮,各大社群網絡更颳起粉紅風暴。過去多力挺民進黨的青年,這次自發串聯反三接,對蔡政府堪稱一大警訊。近日綠營開始積極接觸校園意見領袖,親自溝通想法,但不少學生對相關論述「不埋單」,甚至已著手醞釀投票宣傳,後續如何拆彈力挽青年支持,成執政黨棘手難題。
藻礁連署大爆量 學界串聯功不可沒
珍愛藻礁公投去年 12 月中展開二階連署,除了環保團體,校園僅相關科系師生關注藻礁議題,零星在校內擺攤,接著期末放寒假,連署乏人問津。當時最早擺攤的東海大學學生、全國校園連署總召謝瑞恩,為進一步發起全台大學連署,把目標放在開學首周,利用 1 個多月低調串聯,逐步牽起各校網絡。
「藻礁議題既複雜又冷門,本來預設一個連署點頂多收 20 張,沒想到後來大爆量。」謝瑞恩說,一般學生對藻礁很陌生,他先是嘗試聯繫各校生科系、森林系、景觀系等科系,以及海洋保育社、生態保育社等相關社團,從領域較接近的學生開始接觸,一個串聯一個,找到各校連署負責人,最後形成 40 多校連線,亦有不少大學未加入平台,也獨立在學校推動連署。
推手之一的東海大學生科系特聘教授林惠真等學者,也從自身學術網絡著手,請熟識的各大學教授協助當校園連署點,放寒假前就聯繫到 10 多校,藻礁議題逐漸在學術界發酵,加上各校老師分別拉人響應,協助宣傳,不斷擴大連署網絡,觸及的學生人數翻倍飆升,意外捲起校園粉紅風暴。
側翼瞎扣「護藻礁」紅帽子 激怒青年族群
一名北部大學連署負責人直言,參與連署的學生多數是民進黨支持者,這次卻「挺不下去」,站出來反三接、護藻礁,關鍵在於民進黨的資訊不清、態度傲慢,從一開始冷處理,漠視環團聲音,到經濟部推懶人包、梗圖,揭露的卻是片面的資訊,推出立刻就被專家學者搬出資料打臉,讓人覺得執政黨沒有誠意溝通說服大眾。
他舉例,像是經濟部發圖宣稱三接周圍水下無藻礁,被中研院研究員質疑,當地浪大水濁,根本看不清楚,不解經濟部如何判定;接著執政黨又大力強調三接開發面積大幅縮小到 23 公頃,已避開藻礁範圍,卻避而不提離岸的棧橋工程、海堤合攏、航道等破壞面積,「這種很輕易被推翻、質疑的論述,很難說服學生。」
再加上,藝文圈、宗教團體及在野黨陸續響應,連署量迅速暴衝,民進黨眼見苗頭不對,府院黨開始大動作滅火,綠營側翼跟著出征,操作輿論風向,硬是讓環境議題扯上政治,把連署護藻礁行動,扣上「擁核派」、「支持國民黨」、「中共同路人」等帽子,徹底激怒青年族群。
護藻礁=挺國民黨? 學生:受夠這種操作
一名北部大學連署發起人說,學生多是基於關心生態、捍衛藻礁的心態支持連署,希盼進入公投階段,相關討論可以更透明完善。即使青年世代多支持民進黨,仍有獨立思考能力,且藻礁議題牽涉面向廣,並不只有二元答案,「就因國民黨協助連署,所以不能支持,否則就是與藍營同陣線?大家已經受夠這種操作。」
更有學生直指,藻礁連署發酵前,各大社群網絡、學生交流板,均是一面倒稱讚蔡政府防疫,鮮少批評執政黨,但綠營一連串反護藻礁舉動一出,言論板迅速逆轉,民進黨青年部一度想滅火,丟出大量部會文宣、論述,並派人與校園意見領袖疏通,但為時已晚,輿論風暴已徹底炸開。
如今藻礁公投連署暴衝破 54 萬份,16 日送件前有望突破 60 萬大關,成案幾無懸念。面對 8 月將迎來投票,總統蔡英文指示強化社會溝通,民進黨年輕世代包括立委洪申翰、黨副秘書長林鶴明及林飛帆,銜命與社團及青年世代溝通,據了解,校園方面已透過黨內青年網絡,接觸部分大學意見領袖。
綠營論述學生不埋單 公投恐再掀「粉紅風暴」
不過,本周才與民進黨人士互換意見的大學連署發起人直指,目前從綠營接收到的論述,仍是主打三接不蓋,能源轉型會破功,電力將產生缺口,須增加燃煤發電,因此為了長遠的能源政策,犧牲一部分自然景觀是「不得不」的選項,「但這種說法沒有說服我」,他認為目前包括替代方案的評估、發電量盤整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執政黨提供資訊依舊不夠清楚。
「藻礁議題會愈辯愈明!」謝瑞恩說,後續半年校園部分會持續推廣,先整理出清楚論述,再透過各種講座、展覽活動及短片,讓大家更清楚整件事來龍去脈,此外各大學響應連署的學者,以及荒野保護協會培育的種子教師,也會透過專業論述,增進一般民眾對該議題的了解,各種多元管道都會嘗試。
另外,北中南各大學連署負責人,在連署告一段落後,部分已開始醞釀後續宣傳,預計在 6 月放暑假前,透過校園活動、文宣,甚至是串聯各地的跨校行動,讓更多學生加入護藻礁行列,屆時是否再掀新一波校園粉紅風暴,值得民進黨審慎關注。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藻礁連署造成社會分裂】台灣公投畸形現象:幾乎都是找執政黨麻煩、唯一左右對決的場域
動員「護藻礁」背後沒說的事 —— 面臨電力空窗期時,你是要接受核能還是忍受空污?
【養殖漁業會改善濫捕?錯!】跟海洋魚類差很多!3 個養殖魚類的福利困境,需要你關心
更多上報好文: 藻礁連署突破50萬份 公投小組:盼更多人看見台灣自然資產的價值 【賴清德拍板三接環評】「搶救藻礁」時間軸總整理 爭議始末一次看懂 【藻礁公投】大潭電廠是否有替代方案 總統府堅持:三接就是最好的方案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青年護藻礁】被抹紅歪樓反激連署爆量 綠營拆彈不慎恐再釀校園風暴〉。首圖來源:《上報》蔣銀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