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臉書使用者個資為 app 中收集率最高。

最新研究顯示臉書使用者個資為 app 中收集率最高。圖片來源:pixabay

你有想過,使用臉書、Instagram 和 Tinder 等社交平台或各式軟體時,洩漏了多少個資給企業嗎?

數位隱私與資安公司 Clario Tech 在 10 月發布報告《哪家公司使用最多你的個資》(Which Company Uses the Most of Your Data?)。前三名為收集率達70% 的臉書、58% 的 Instagram,以及 55% 的 Tinder。

在所有企業能拿的使用者資料中,臉書收集 7 成

臉書獲得冠軍,大家都不意外。報告顯示,在所有企業能夠合法收集的使用者資料中,臉書收集了 70.59%,包括名字、地點、電子信箱、生日等,還有許多你可能不自覺給出去的資料。

為什麼臉書要收集這些個資?除了推薦使用者好友、通知好友生日、推薦加入社團等無傷大雅的「推薦」外,還有最重要的動機——推播廣告給你。廣告是臉書最大的收益來源,在臉書 2018 年的報告中,廣告幫他們賺了 166 億,也就是說,臉書收集越多個資,能賣越多東西。

Instagram 與 Tinder 佔亞季軍

收集使用者個資的亞軍與季軍 app,則是 Instagram 與 Tinder,分別收集 58.82% 與 55.88%。

臉書公司所擁有的 Instagram,收集使用者的興趣、身高、體重、性傾向等,與臉書一樣用來販賣廣告,或推薦追蹤帳戶。

Tinder 收集使用者的年紀、性傾向、身高、興趣,和有無養寵物等資料,它甚至儲存使用者的銀行資料,讓使用者更容易升級成付費會員。另外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如果使用者在 Tinder 連結了其他社交平台,與配對者的對話,包括調情內容、雙方喜好等,就會被儲存,用來投放相關廣告和產品。所以如果你收到皮鞭、蠟燭等跳出廣告視窗,或許可以想想最近的情慾生活是不是豐富許多。

資安問題要注意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給了企業這麼多個資,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2018 年,臉書就曾爆出 5000 萬個資外洩事件,導致股價大跌。2019 年又爆出超過 2.67 億臉書用戶的帳號、電話號碼和姓名在網路上曝光。今年 7 月,臉書官網坦承近 5,000 家開發商持續接收到非經常用戶的非公開資訊(原先規定,如果用戶 90 天內未登入臉書,開發商就不得存取用戶個資。)

雖然 Clario Tech 在報告中提到,有了像《一般資料保護規範》的網路資料安全規定,和其他網路安全軟體的防禦,企業能夠從我們身上搜刮的個資相對有限;除了市場規劃和網站管理,他們不太能做其他什麼事。但是看到收集使用者個資最多的臉書,連 3 年爆出驚人的個資疑慮事件,很難讓人信任企業對個資的資安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