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研究:醫師生日當天動刀 患者術後死亡率較高〉。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自從麻醉技術及醫療器材愈來愈精進,現代外科手術發生意外的機率已大大降低。然手術不可能沒有風險,如今影響開刀失敗的原因,除了患者自身的健康狀況外,醫生的技術及體力也佔了部分因素,由於醫護工作者不充足,醫師或護理師過勞的案例時有耳聞,當一位過勞的醫生仍必須站上手術檯,不論對患者或醫師本人都不是好事。
本文所談及的研究,不僅統計了醫師生日與手術失敗率的關係,同時也指出在聖誕節或新年期間,醫療服務水準不如平日。或許這並非醫護人員心不在焉,而是他們真的累了!(責任編輯:梁雁)

圖片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日本慶應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分析美國醫師動刀與患者死亡率等醫療資料後發現,如果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動刀,患者術後死亡率會較其他日子來得高。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研究團隊說明,這是暗示外科醫師表現可能受到個人主要因素影響的首項研究,但現階段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這篇論文 12 日前已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外科醫師面對眼前手術專注力降低的主因很多,慶應大學特任助理研究員加藤弘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津川友介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則關注醫師「生日」對手術帶來的影響。
這項研究以很難選擇手術日期的緊急手術作為對象,調查 2011 年到 2014 年美國 65 歲以上高齡者約 98 萬筆手術資料,再結合執刀的外科醫師約 4 萬 7500 人資料進行分析。
經過統計分析,並排除患者年齡、性別等影響後,比較同一位外科醫師生日所進行的手術,與生日以外日期進行手術的術後 30 天死亡率,結果顯示醫師生日當天動刀的術後死亡率為 6.9%,較其他日期動刀的術後死亡率 5.6% 高 1.3 個百分點。
推薦閱讀
一場心臟手術讓我領悟:美國醫護專業不靠便宜健保,一分錢一分貨才是不滅真理
【投稿】為什麼台灣醫院願意把錢花在買儀器,卻不願幫醫護人員加薪呢?
【和平醫院封院 17 週年】悼念當年犧牲的 11 位前線醫護,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您為我們負重前行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研究:醫師生日當天動刀 患者術後死亡率較高〉。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