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舉行12年一度的祈安清醮,屆滿120週年,場面空前盛大。

南投舉行12年一度的祈安清醮,屆滿120週年,場面空前盛大。圖片來源:南投縣政府

近日在臉書社團上出現了一則公審,內容是南投埔里的連鎖鍋貼店販賣葷食而遭到民眾圍剿,因為埔里全鎮居民正配合傳統習俗而茹素七天。不過是賣個葷食有這麼嚴重嗎?這就要從已經超過一世紀的祈安清醮開始說起。

祈安清醮——超過一世紀的祈福傳統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註解,他有各種不同的名字,太平醮、平安醮、太平清醮、太平福醮、安龍清醮、清醮、祈安清醮、天醮、春醮等。有這麼多不同的叫法,是因為除了台灣以外,在中國廣東、香港等地方也非常盛行。簡單來說,就是道教的祈福儀式,而這樣的民俗活動也因為它乘載豐富的東方文化,每次的活動都會吸引不少觀光客,也活絡當地的商機。

而台灣南投埔里的祈安清醮每 12 年舉辦一次,按照傳統習俗,舉醮期間全鎮應茹素 7 天,鎮上的餐廳也會配合只販售素食,外來的民眾也會入境隨俗配合吃素。而今年清醮法會剛好屆滿 120 年,並首度結合地方創生擴大活動舉辦「大埔城祈安清醮護國文化節」,推出祈福集印帖、文創口罩、肥皂等周邊商品。

我吃我的素,你賣你的葷

這次南投埔里的祈安清醮一度聚焦在公審連鎖餐飲店提供葷食這件事上,在這茹素的七天當中,大部分的店家也都會配合只提供素食餐飲,或許是因為店家配合度高,讓對祈安清醮有高度認同的民眾對提供葷食的餐飲店感到不滿,也引起網友論戰。

大部分的民眾當然認為,是否要遵從傳統習俗而茹素是個人的選擇,也有人說會強迫人的習俗不是好習俗。面對如此的爭議,埔里鎮公所也出面回應,雖配合祈安清醮、祈福大典而提倡全鎮吃素,但並非強迫民眾或店家一定要配合,並希望鎮民、遊客、店家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

茹素後的奇觀——吃魚、吃肉、吃炸雞

除了盛大的宗教活動,茹素七天的習俗也造成在埔里可以看到另一個奇觀,那就是在半夜時排隊買肉、吃肉。在茹素第七天的當晚 11 點,埔里就會形成一個在深夜營業的大型市場,而且還販售特別多的肉類,而在場每個民眾也都在吃炸雞、雞排、鹽酥雞。

除了肉類小吃外,埔里的速食店也會湧入大量人潮。許多民眾也表示,為了應對大排長龍的情況,會先向老闆預約取貨,11 點一到,就可以開吃。當然也有不少民眾選擇買肉回家料理,而這茹素七天造成盛況空前的奇景,根本可以列入文化資產了吧!

爭取納入無形文化資產

已經傳承 120 年的活動傳統,不論你是否認同,這都是一項重要的文化資產。鎮上民眾對活動的認同度、接受度高,也讓這項傳統超脫宗教信仰,成為全鎮的文化活動。埔里鎮公所也爭取將祈安清醮納入無形文化資產。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南投縣文化局已派 4 名審議委員進行評估,實地訪視祈安清醮法會及醮壇;而審議委員也表示評估中除了考量歷史文化面、在地廟宇籌辦狀況外,更著重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及配合,將開會確認是否納入無形文化資產。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無形文化資產包括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民俗、口述傳統及傳統知識與實踐。目前南投的無形文化資產包括布農族八部合音、漆工藝、竹編工藝、紫南宮借金、吃丁酒等。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太早收炸雞,擲不出聖杯】宮廟傳出一百盒炸雞香味!看到愛吃炸雞的神明是祂,網都笑了

【「禁燒香」反為宮廟帶來轉機】龍山寺、行天宮全面禁香會流失信徒?經濟學解析:廟方同時也挑選「堅定信徒」

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宮廟文化!通靈少女紅遍亞洲,內政部推「台灣宗教地圖」外文 APP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南投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