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李濠仲專欄:她擋下 Amazon 會擋住拜登什麼〉。首圖來源:拜登、AOC 個人粉專,經編輯合成。)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拜登即位倒數,美國國內嚮往進步價值、極渴望糾正制度不公的民眾心中重燃希望,但拜登將面臨的壓制不只來自共和黨,更多是「黨內菜鳥」將挑戰他,勢力也已經風起雲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紐約議員寇特茲( Alexandria Ocasio-Crotez )。
寇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在 2019 第一次跑競選時才 29 歲,當時她一邊在餐廳打工當調酒師,一邊打議員選戰。她曾無奈地對鏡頭說:「我們市井小民要的真的不多 ,只想說政治人物可以幫我們做點什麼的話,不用過得那麼吃力了」。
這位「含淚投拜」的小蝦米,不僅誓言拒絕像拜登這種老派政客一樣,收取大企業的政治獻金, 也多次起挑戰黨內高層。民主黨內新舊潮派的爭執,眼看將在拜登上位時,席捲而來。(責任編輯:盧亞蘭)

美國紐約議員寇特茲、美國即任總統拜登,兩人皆為民主黨。圖片來源:拜登、AOC 個人粉專,經編輯合成。
很擅長使用 TikTok 等社群軟體的民主黨紐約州眾議員——寇特茲( AOC )本屆順利連任,上次選舉她以史上最年輕的眾議員受到關注,今年她和四名少數族裔女性並稱「小隊」( Squad )投入選舉,然後四席全上,對民主黨內的「進步派」有相當鼓舞作用,尤其她們堪稱川普最討厭的四個女人,這樣的結果簡直是替反川普的美國人吐了一大口怨氣。
「反川」曾團結黨內意志,但接下來將面臨「世代之爭」
不過,同時也有媒體將鏡頭從四位年輕女性議員的風采,轉向民主黨內關於「建制派」和「進步派」的路線之議。就像寇特茲自己曾說過的:「我和拜登在其它任何一個國家,根本不會屬於同一政黨。」
大致區分,競選總統的拜登和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屬「傳統建制派」,寇特茲和民主黨黨內總統初選落敗的桑德斯屬「進步派」,兩者基本政治理念和意識形態其實多有差異,卻也唯有在美國特殊政治結構下,彼此才能共存於民主黨。
簡言之,民主黨對如何贏得國會和總統選舉或許有共識,但內部的分歧還在於必須爭取什麼人的支持,以及付出什麼代價。溫和保守的民主黨人,主要希望能把之前投向川普的「中間偏右」選民拉過來,而被視為具有「左派意識」的進步派,過去都將重點著力於年輕、有色族群,或者原為政治疏離者的支持。於是,進步派爭取全民健保,以及在「BLM」族群抗議期間呼應取消警察補助,都和傳統建制派的想法不盡相同,更別提進步派在全球暖化、教育機會均等、加徵富人稅和調降大學學費等議題上如何和建制派相左,但每一次發聲,都可以讓自己獲得民主黨既有同溫層之外的關注。
這當中當然也有世代之爭。拜登和裴洛西都是年近 80 或已過 80 的上世代政治人物,「小隊」四名女眾議員平均年齡不過 30 餘歲,兩股世代的主要力量,卻又在同一時期經過一場大選齊步上揚,過去「反川普」可為彼此的共同目標,今天之後,將有很大機會轉頭望向內部的世代價值之別。
與力挺自己的黨內大老撕破臉,就為「居住正義」
一個美國疫情爆發前的例子可為參照。回溯 2018 年 11 月,美國電商巨擘 Amazon 第二總部打算落腳紐約皇后區長島市,不只當地房地產業者緊盯,很多鄰近商家也希望藉由這一波開發帶動消費景氣。當時最保守估計,全紐約至少可以增加 2 萬個工作機會。對這項開發案滿心期待的,就是民主黨籍的紐約州州長古莫和市長白思豪,理由很簡單,除增加就業,在 Amazon 挹注下,紐約將更行穩固它在全美的經濟地位。
結果 Amazon 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和古莫同黨的寇特茲,她反對理由即 Amazon 進駐勢必移入大量人口,在創造新的區域經濟之餘,將造成周邊房價上漲,長島市的房價和租金已居高不下,再上升個幾個百分點,過去 15 年間投入長島市的開發商和炒房投資客或可收割,卻無疑是變相對那些再負擔不起生活重擔的居民進行迫遷。這就完全違背她自己向支持者做出關於「正義」的承諾。
2018 年美國期中選舉,古莫曾力排眾議,捨資深黨員選擇支持寇特茲,不過,彼此之後也因價值觀相左,常有立場不合的情況,進而給了民主黨內「建制派」和「進步派」諸多矛盾示範。
在子女比父母更窮的一代,她們背負年輕人寄望
民主黨自柯林頓當選總統,開始引領出所謂「新民主黨」浪潮。對柯林頓一代而言,他們自詡是在實踐馬丁路德所倡議的「人人都可以有一個美國夢」,卻只是助長了黨結構的菁英化,但寇特茲一代則是著眼弱勢、重視平等,以及那一群長期遭民主黨忽視的藍領階層,和柯林頓將民主黨大舉導向華爾街式的經濟思維內涵並不一樣,民主黨選民當然也知道新興竄起的寇特茲等人,和拜登、賀錦麗這一輩,各自腦海浮現的美好世界會有多大不同。
桑德斯因為「太左」而在民主黨初選輸給拜登,寇特茲因為「超左」而和「小隊」一起衝上政治幕前,民主黨選民當初未給桑德斯機會,很大原因在於他所提出的政策訴求,無不建立在美國的急遽變革之上,甚而包括政治、經濟的深層結構調整,幾乎就是國家大轉型,於是不只認為時候未到,更以為美國並沒有必要變成那樣,於是拜登就成了唯一選擇。只是,年輕氣盛的寇特茲,旺盛的政治戰鬥力還在上升,紐約政治觀察家無不坐等之後民主黨進步派,將會如何挑戰民主黨的建制派。
再看寇特茲和「小隊」們於本屆選舉的募款態勢,她們幾乎各個都有透過社群媒體募資和爭取小額捐款的高超能力,光是這些新型態募款,就讓他們得到了足以打一場眾院選舉的經費,根本不必大財團背後支撐,這樣的行動,深深打動為數不少年輕世代的美國人。
尤其今天這一代美國年輕人已被認為將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比他們自己父母親更窮的一代,他們對民主黨建制派是失望的,而且期盼著美國能有重大變化,對寇特茲於是寄予厚望,在「打倒川普」後,他們也不見得都會轉而傾心拜登,因為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拜登有意對美國做出巨大的結構性調整。
寇特茲曾擋住了 Amazon,接下來她會擋下民主黨建制派的什麼,其實也是有看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GZc8ZjFY4&t=4s&ab_channel=Netflix
推薦閱讀
拒絕企業獻金而且零負評!最美 Bartender 成美國最年輕女眾議員
【在最壞的年代,最年輕的力量發芽】當美國民眾不滿盪到最高點,或許兩大黨都不是「最佳解方」
【手無寸鐵的人也是人】美國失業、確診數字頻創新高,紐約人怒吼:別再庇護億萬富翁!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28歲初生之犢撂倒10連任聯邦眾議員 美民主黨初選大驚奇 美眾議員也瘋《Among Us》!首次實況近44萬觀眾朝聖! 川普願適時離開白宮 若12月14日選舉人團票投拜登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李濠仲專欄:她擋下 Amazon 會擋住拜登什麼〉。首圖來源:拜登、AOC 個人粉專,經編輯合成。)